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理解作为一种辩护方法的政治建构主义

发布时间:2019-01-20 08:08
【摘要】:政治自由主义的公共辩护承诺以及合理多元性事实的存在,使得运用建构主义制定正义原则成为必要。罗尔斯通过阐发和改造康德的道德建构主义,发展出一种适合用来建构自立的政治性正义原则的政治建构主义;它从一些成为自由民主社会共识的实践理性的观念出发,运用体现所有实践理性相关要求的代表性设施即原初状态,公开地展示对诸种政治价值的一种有序排列并以一个(组)正义原则的方式表达出来,以求获得全体自由平等公民的接受。在此意义上,政治建构主义承担起了公共辩护的核心工作。
[Abstract]:The public defense commitment of political liberalism and the existence of reasonable pluralistic facts make it necessary to use constructivism to formulate the principle of justice. By elucidating and reforming Kant's moral constructivism Rawls developed a kind of political constructivism suitable for constructing the political justice principle of independence.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 of practical rationality that has become a consensus in a free and democratic society, it uses the representative facilities that embody all the relevant requirements of practical rationality, that is, the original state. A public display of an orderly arrangement of political values and expressed as a principle of justice in order to be accepted by all free and equal citizens. In this sense, political constructivism undertakes the core work of public defense.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分类号】:D08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燕;;女性主义批判自由主义正义论的理论旨趣探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2 付利利;;综述诺齐克的权利理论[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石丹丹;;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及其对当代的启示[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武永乐;;浅谈诺齐克“正义的权利理论”[J];网络财富;2010年01期

5 陈刚;当代西方的理性主义[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3期

6 宋建丽;;西方两种公民资格观的比较和反思[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12期

7 姚大志;;作为道德原则的正义[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2期

8 陶学茹;;正义:共同体的建构原则——柏拉图《理想国》的政治哲学解读[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年02期

9 罗海;;对《正义论》中“天赋共有”之反思[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10 王思琦;;正义的实现次序——一个公民权利框架[J];学术交流;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小明;吴兴顺;;正义运行发展的四大原则——从差异与同一辩证统一之角度来考察正义[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杨明伟;;正义:政治与法的核心价值[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吕晓明;;公平正义价值的确立[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顾肃;;当代西方道德与政治哲学研究的若干热点[A];全国外国哲学学术研讨会——纪念“芜湖会议”暨“两学会”成立30周年论文集[C];2008年

5 李建森;;价值预设与叙述技术:罗尔斯“一般正义观”解读[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价值哲学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蒲启华;;程序正义与社会主义民主[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林国雄;;论规则与权威[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吴安春;;西方“德性论”哲学视野中的创造观及其教育价值——兼论西方“德性论”哲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嬗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童世骏;;多元主义文化条件下的普遍主义政治何以可能?——尤根·哈贝马斯政治哲学的核心问题[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10 汪伟全;;公共理性刍议[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生;平等主张与主张不平等[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2 李义天 中央编译局;无知之幕:发现还是检测正义原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林波;罗尔斯:基于正义原则的平等观[N];学习时报;2006年

4 张伟;分配正义的政治哲学[N];学习时报;2006年

5 水梦云;何为正义,,如何公平?[N];南方周末;2003年

6 江怡;当代英美政治哲学和道德哲学的演变[N];学习时报;2007年

7 丁东红;从新自由主义的论争看西方政治哲学的新主题[N];学习时报;2004年

8 刘芳;“以人为本”:从哲学理性走向实践理性[N];解放日报;2006年

9 张国清;打造中国的罗尔斯产业[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10 桑玉成;确立辩证的公平正义观[N];文汇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畅;多元社会的正义事业[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李丹;作为政治建构的公共理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立;平等的范式[D];吉林大学;2006年

5 郭玉芳;新自由主义:自由与平等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9年

6 陈景云;政治与多元善观念[D];吉林大学;2010年

7 李伟;桑德尔政治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李先桃;当代西方社群主义正义观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曹海军;文本与语境:罗尔斯正义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文长春;逻辑在先的个人权利[D];吉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焉晓琳;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中康德哲学的因素[D];辽宁大学;2011年

2 赵双剑;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D];吉林师范大学;2012年

3 赵子旭;罗尔斯正义原则及对我国社会公正建设的启示[D];河北大学;2012年

4 陈莉;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实践理性转向[D];合肥工业大学;2013年

5 惠永照;建构的正义——对罗尔斯政治建构主义的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姚萍;罗尔斯的社会正义理论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王雅林;论罗尔斯的正义原则对转型期中国社会公正问题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定友;从康德式“道德建构主义”走向“政治建构主义”[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9 杨健潇;契约论方法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建勋;罗尔斯的权利思想及其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118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118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8e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