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密尔《论自由》及其对中国社会转型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9-01-21 16:56
【摘要】:《论自由》具有明显的社会问题面向,反映了密尔对19世纪英国社会发展的思考,其中三个概念的提出构成了其社会发展观的主轴,但我国学者经常未予关注,即伤害理论(harmprinciple)、自由平等地讨论(freeand equal discussion)、自担风险(at your risks)。密尔认为,在上述三个概念的逻辑结构下,保障个人自由和发展个体性,才能使社会进步得以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进步成为密尔式社会发展观的两大主题。由此反思我国社会转型期在个人自由、多元社会文化发展、全能政府改造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将得到有意义的启示。
[Abstract]:"on Freedom" has an obvious social problem orientation, which reflects Mill's thinking on the social development of Britain in the 19th century. Three of the concepts constitute the main axis of his social development concept, but Chinese scholars often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m. That is, the harm theory (harmprinciple), discusses (freeand equal discussion), at its own risk (at your risks). Freely and equally. According to Mill, under the logic structure of the above three concepts, social progress can be realized only by protecting individual freedom and developing individuality. Individual freedom and social progress are the two main themes of the Mill-style social development concept. From this reflection on the problems of individual freedom, pluralistic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all-powerful government in the period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in our country, we will get meaningful enlightenment.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分类号】:D0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徐信贵;高长思;;密尔自由主义思想对我国宪政建设的启示[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童中平;;密尔自由主义思想述评[J];兰州学刊;2005年06期

3 王彩波,靳继东;西方近代自由主义传统:从霍布斯到约翰·密尔[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1期

4 朱建华;;浅论密尔自由主义政治思想的内容及形成原因[J];文教资料;2006年08期

5 王连伟;密尔自由主义政治思想论析[J];学术交流;2004年04期

6 王秋梅;;伟大的折衷:论密尔的自由主义思想[J];学术论坛;2005年12期

7 龚刃韧;;重读密尔《论自由》[J];政法论坛;2010年04期

8 吴春华;密尔政治思想的自由主义特征及其形成[J];浙江学刊;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陈明珠;约翰·密尔的自由观及其对中国的现代启示[D];华侨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洪禹;16~18世纪法国政治思想观念的演进[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徐希军;华盛顿政治思想散论[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2年03期

3 周少来;亚里士多德政治逻辑的当代释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杨晓东;马俊峰;;政治正义的哲学传统与马克思的正义观[J];北方论丛;2009年01期

5 李霞;明辉;;对法治政府理论的法理分析——解读洛克《政府论》中的有限政府理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6 李道军;古代思想家对法的应然与实然问题的追寻[J];比较法研究;2001年02期

7 张广辉;;意识形态合法性面临的困境及其超越[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2期

8 牛廷伟;;加强领导干部耻感文化建设刍议[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9 李文胜;马金广;;罗马共和晚期刑事诉讼模式探微——以西塞罗为克鲁恩求斯辩护为中心[J];滨州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李俊方,李惠娟;民主与为民作主——古代雅典民主与中国古代民本比较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倪稼民;郝宇青;;从建构到失语——社会变迁中布尔什维克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A];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2007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邹小站;;自由主义若干思想观念的早期输入[A];中国近代史上的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于明;;《柯克报告》与英国判例法文化[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多元的法律文化[C];2006年

4 何柏生;;公理法:构筑法学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混合的法律文化[C];2007年

5 时亮;;“以色列共和国的宪法”——从犹太—基督教文化史论《宪政古今》中一处严重译误[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5 关晓铭;财产权利的政治逻辑[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孙一平;组合式运气平等[D];吉林大学;2011年

7 聂兴超;自由主义中立性研究:辩护与批判[D];吉林大学;2011年

8 付刚;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徐伟;超越与救赎:神秘主义精神气质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丹怡;解读约翰·密尔的自由观[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天瑞;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汤U喎,

本文编号:24128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128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25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