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当代中国政治学学科发展状况评估——基于《政治学研究》的文本分析

发布时间:2019-01-24 11:17
【摘要】:学术史研究对于明确学科的自觉意识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政治学学科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作为中国最早的全国性政治学专业学术刊物,《政治学研究》的成果能够全面反映特定时期内我国政治学研究的热点和趋势。通过对该期刊自1985年创刊至2015年期间所发表的论文进行信息分类统计和量化分析,可以直观地概括出中国政治与政治学发展的互动关系,把握学科主题、范式和方法在时空的分布以及学术生态的基本面貌,从而判断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学科定位和发展水平。近四十年以来,中国政治学人在建立和完善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紧扣时代主题和社会焦点,为中国政治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回望历史,彼时的研究成果不仅能够解释中国政治的运行逻辑和发展趋势,而且对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进步贡献了专业智慧。展望未来,中国政治学的发展需要更精致的理论、更严谨的方法以及更开放的平台。
[Abstract]:The study of academic histor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larifying the conscious consciousness and developing direction of the subject.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has experienced a tortuous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s the earliest 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academic journal in China, the achievements of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can fully reflect the hot spots and trends of political science research in China in a specific period. Through the statistic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papers published in the journal from its inception in 1985 to 2015, t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litics and politics can be summarized intuitively, and the subject theme can be grasped. The distribution of paradigms and methods in time and space and the basic appearance of academic ecology, so as to judge the subject orientation and development level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In the past forty years, Chinese political scientists have made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to the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establishing and perfecting the subject knowledge system and keeping close to the theme of the times and the focus of the society. Looking back on history,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t that time can not only explain the logic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politics, but also contribute professional wisdom to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political theory and practice. Looking to the futur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litics needs more sophisticated theory, more rigorous method and more open platform.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
【分类号】:D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可平;;中国政治学的进程——一个评论性的观察[J];学术月刊;2007年11期

2 王邦佐;邵春霞;;中国政治学学术发展30年[J];探索与争鸣;2008年12期

3 ;走近中国政治学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蔡翠红;;科学与人文之间:一部中国政治学力作——《中国政治学:科学与人文的探索》评介[J];政治学研究;2009年02期

5 罗依平;马爱军;;变革中的中国政治学:方法与创新[J];河北学刊;2009年03期

6 ;走近中国政治学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7 ;走近中国政治学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走近中国政治学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9 ;走近中国政治学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走近中国政治学人[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范炜烽;刘小年;;关系分析:当代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新方法[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郑慧;中国政治学走过30年[N];人民日报;2008年

2 复旦大学国政系教授 孙关宏;中国政治学30年:科学与人文的考察[N];社会科学报;2008年

3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副院长、教授 苏长和;中国政治学正走出百年西制崇拜意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杨光斌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治学的学习-反思与知识转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任军锋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中国政治学的问题意识与学术自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刘建军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国家语境下的中国政治学:2011年终回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虞崇胜;构建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原则[N];光明日报;2005年

8 朱光磊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中国政治学:直面中国与世界政治发展中的新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复旦大学副校长 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系教授 林尚立;革故鼎新:中国政治学与政治发展[N];光明日报;2014年

10 南开大学副校长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朱光磊 本报记者 陈建强 整理;慎思笃政 管通天下[N];光明日报;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胡华杰;西方政治学实验研究演进及其对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启示[D];中共江苏省委党校;2016年

2 赵海军;范式的输入与原创:中国政治学学术概念的理论发展分析[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14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14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7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