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张之洞“中体西用”政治思想与晚期洋务运动

发布时间:2019-03-14 15:16
【摘要】:张之洞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张之洞大力倡导"中体西用"的政治思想,对于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发展近代工业与教育产生了较为积极的作用。
[Abstract]:Zhang Zhidong was a famous statesman, thinker and militaris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Zhang Zhidong strongly advocated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use of the Chinese body and the West", which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feudal rule of the Qing Dynasty and developing modern industry and education.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统战部;
【分类号】:D092;K25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张力群;张之洞与《时务报》[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邓红洲;张之洞“从缓”“从速”立宪论[J];近代史研究;1998年03期

3 张昭军;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张之洞对传统儒学的调适和锢蔽[J];孔子研究;2004年04期

4 喻大华;张之洞在晚清儒学没落过程中的卫道活动[J];南开学报;2000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昭军;闫长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地区近代儒学研究述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王莲英;冯红霞;;略论张之洞与晚清政治改革[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宋徽;;张之洞督鄂与晚清湖北出版[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4 彭卫民;;近代儒学凋敝下“君子儒”形象的重构——以张之洞“文格”与“人格”为视阈[J];淮海文汇;2010年05期

5 阳美燕;;张之洞与《时务报》维新派的文化关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张海鹏;1998年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概况[J];近代史研究;2000年01期

7 任放;近百年张之洞研究述评[J];近代史研究;2003年02期

8 吴春梅;张之洞与清末立宪[J];江苏社会科学;1999年06期

9 把增强;近五年来张之洞研究的新进展[J];历史教学;2003年07期

10 潘光哲;;《时务报》和它的读者[J];历史研究;200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宪明;解读《辟韩》——兼论戊戌时期严复与李鸿章张之洞之关系[J];历史研究;199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钧;洋务派的经济伦理与洋务企业的经济操作[J];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Z1期

2 胡吉军;;张之洞从清流健将向洋务殿军转变的原因初探[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黎仁凯;洋务派与戊戌维新运动[J];河北学刊;1999年03期

4 徐];;论冯桂芬的政治思想[J];学术月刊;1963年08期

5 黎仁凯;略论张之洞从清流派向洋务派的转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2期

6 赵裕忠;张之洞的“中体西用”[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0年05期

7 史春风;张之洞中西文化观的演变[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8 唐上意;张之洞督粤时期的洋务新政[J];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9 李志英;从粤筹三厂迁鄂看派系之争对洋务企业发展的影响[J];河北学刊;1991年01期

10 高建萍;张之洞洋务经济思想的爱国性[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大钧;李大宏;;辛亥革命与孙中山政党政治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黎仁凯;;试论洋务纲领[A];河北省历史学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选[C];1981年

3 周其厚;刘亚民;;洋务派与中国近代矿业的兴起[A];地质学史论丛(3)[C];1995年

4 夏辉映;;论洋务运动时期西学的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5 翁仲康;;辛亥革命前后遵义杨兆麟的政治思想[A];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1年

6 马先彦;;简析维新派对洋务派、保守派关系处理上的失误——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再分析[A];戊戌维新运动与贵州——纪念戊戌维新运动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1999年

7 陈志让;;张謇在辛亥前夕政治思想的转变[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8 谢晓鹏;;汪精卫政治思想的基本理论建构(1925—1931)[A];政党与近现代中国社会研究——“中国政党与近现代社会的变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贺渊;;辛亥前戴季陶的政治思想[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1999年卷[C];1999年

10 贺渊;;“五四”时期戴季陶的政治思想[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1年卷[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玉祥 杨龙;万山:贵州洋务与工运的发端[N];贵州日报;2011年

2 何晓明;毛泽东说:不能忘记张之洞[N];北京日报;2003年

3 陈锋 任放;“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N];光明日报;2002年

4 陈锋;张之洞与武汉早期现代化[N];光明日报;2003年

5 张亚茹 郑有才;张之洞的新政与改革开放[N];中国档案报;2003年

6 史馆文;以中学为体,,以西学为用[N];中国档案报;2004年

7 雷颐;从张之洞厌恶“日本新词”说起[N];光明日报;2002年

8 章开沅;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开拓者[N];光明日报;2002年

9 杨静;张之洞在湖北制币始末[N];中国档案报;2000年

10 高安宁;储才尤为远图[N];社会科学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永;晚清洋务派政治思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宋建民;洋务派企业管理思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董小燕;严复政治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任晓兰;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D];南开大学;2009年

5 廖志坤;中国近代政治转型的曲折反映[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何智能;湖南保路运动研究(1904-1911)[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7 董贵成;近代科学与戊戌维新[D];北京师范大学;2001年

8 孙成华;洋务运动时期海防思想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何文贤;“与狼共舞”[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10 黄小用;晚清华侨政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秦博;戊戌变法中的张之洞[D];吉林大学;2004年

2 黄燕;洋务派官员慈善公益思想及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3 魏利梅;洋务派人才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4 许胜;论张之洞对湖北旧军的整治[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朱小宝;晚清洋务派的条约观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6 把增强;张之洞备荒赈灾思想与实践[D];河北大学;2004年

7 徐碧薇;张之洞与晚清铁路[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鞠北平;论张之洞与晚清国防建设[D];河南大学;2003年

9 王向英;略论张之洞幕府[D];河北大学;2003年

10 祝婷婷;张之洞与晚清政局[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401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401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25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