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西方地方治理中的协商民主制度构架

发布时间:2019-03-17 14:26
【摘要】:地方治理在国家治理的制度结构中处于基础性地位。西方应对地方治理的主要模式是地方自治。西方地方自治能够良好运行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依托于一系列的协商民主制度,这些制度成为地方自治赖以存在的根基、公民性格形成的土壤以及直接民主训练的场所。居民间协商制度、团体与政府协商制度和政府间协商制度共同构成了西方地方治理的主要制度经验。对我国而言,地方治理应构建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底蕴、以群众路线为指导的立体的协商民主制度平台,以充分发挥社会的自主力量,实现地方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Abstract]:Local governance plays a fundamental role in the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of national governance. The main model of western response to local governance is local self-government. The important reason why the western local self-government can work well is that it relies on a series of consultative democracy systems, which become the foundation of local self-government, the soil of the formation of citizenship character and the place of direct democratic training. The system of consultation among residents, the system of consultation between group and government and the system of consult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government constitute the main institutional experience of local governance in the west. For our country, local governance should build a three-dimensional consultative democratic system platform 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Confucian thought and guided by mass line,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utonomous power of society and realize the diversification of local governance subjects.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公法研究中心;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基金】:江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协商民主的宪法制度研究”(编号:12FX24)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8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卡佳;社区听证会——美国社区维权的重要手段[J];社区;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万绍红;民主的路径: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的视界[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 杨泽章;;托克维尔与自由的正当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3 杨海坤;;中国走向宪政之路——兼论“三个代表”理论和我国宪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张娟;;行政诉讼简易程序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5 韩春晖;;论行政处分对象的范围[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6 章敬平;;民意表达机制的实证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胡玉浪;;劳动报酬谈判权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郑晓华;达尔经济民主思想述评[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周军华;杨红伟;;论美国国会预算权的运作过程及功能[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10 于江;雅典民主制评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中秋;;存在一个中国道路吗?——当代中国的现代国家构建现状之辩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李炯标;;浅析后农业税时代乡村社会权威格局及其重构——合作主义的视角[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三辑)[C];2008年

4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七辑2011)[C];2012年

5 李鹏;;当代多数主义民主治理范式的危机[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6 郑家昊;;服务型政府建设背景下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陈宏彩;;公民身份、公民社会与公共秩序——社会管理创新的一种分析框架和政策维度[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徐艳晴;;健全行政问责制,构建责任型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龙静云;;民间组织在现代公民社会中的道德整合功能[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晶;希腊古典时期诉讼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颜晓闽;美国证券法律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雪樵;经济行政权法律监督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秀红;乔治·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制的初步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8 贾清显;中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彭彦强;基于行政权力分析的中国地方政府合作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秦伟江;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区域自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诗媛;我国柑橘产业化中地理标志保护与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陈志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王冲;司法赔偿制度要论[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徐晓影;论行政诉讼简易程序[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6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7 李玉玉;论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原告资格[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8 陈邈;突发事件中紧急权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畅;行政外罚程序中的秘密调查与诱惑调查之辨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春峰;;地方治理的兴起与特征[J];法制与社会;2006年16期

2 刘其君;;西方发达国家地方治理的发展及其政治文化背景[J];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10期

3 郭伟;;地方治理理论视野下的新农村建设[J];学术研究;2009年11期

4 王福先;;地方政府管理方式转型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05期

5 马得勇;张蕾;;测量治理:国外的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公共管理学报;2008年04期

6 楼苏萍;;地方治理的能力挑战:治理能力的分析框架及其关键要素[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9期

7 沙安文;沙萨娜;刘亚平;;地方治理新视角和地方政府角色转化[J];公共行政评论;2009年03期

8 史伟锋;;政府治理理论研究综述[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S2期

9 袁方成;丁传宗;;地方治理的域外经验:德国Berlin-Lichtenberg区的参鉴[J];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04期

10 张毅;郑俊田;;地方善治及其分权化改革的制度设计模式[J];中国行政管理;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汪伟全;;人际互动:研究地方政府间关系的重要视角[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彭勃;民主位置何在?——基层民主的观念更新[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王德育 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政治学系;从科学化到方法多元:反省方法的“极权主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丙宣;科层制、利益博弈与政府行为[D];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静;中西方地方政府制度改革之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苟欢迎;民主参与和地方自治制度建设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3 王益;社会资本与基层民主治理[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423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423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8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