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政体理论重述

发布时间:2019-03-18 13:38
【摘要】:与古代城邦社会相比,现代国家的结构已经空前复杂化,但是,现代人却用更加简化的政体二分法来认识现代国家。政体理论不但包括谁统治,还有包括代议制、三权分立、总统制—议会制、单一制—联邦制等如何统治问题上的"政权的安排";在方法论上,古典政体理论将不同的政体视为一个连续性的光谱,彼此很容易发生转换。但是,因为政治斗争的需要,这种基于事实的客观的多元论政体理论逐渐最终经历了两次蜕变而面目全非:基于事实的多元政体分类演变为基于观念之争的二元对立政体理论;以政体中的一个面向即以选举制为基础的民主面向代替长期积累起来的棱镜式混合制,理论上的误区最终导致很多转型国家的政治建设困境。政体理论需要正本清源,不但应该回到亚里士多德那里,还应该沿着政治与市场关系、新型国家-社会关系两个方向拓展,因为它们都构成了事实上的"政权的安排"。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ancient city-state society, the structure of the modern state has become more complicated than ever. However, modern people use a more simplified dichotomy of government to understand the modern state. The theory of government includes not only who ruled, but also the "arrangement of political power" on how to rule on representative system, separation of three powers, presidential system-parliamentary system, unitary system-federalism and so on. In methodology, classical polity theory regards different regimes as a spectrum of continuity, which is easy to change with each other. However, because of the need of political struggle, this kind of objective polity theory based on facts gradually experienced two transformations and became completely different: the classification of pluralistic polity based on fact evolved into the theory of dualistic opposites based on the dispute of ideas; The misconception in theory leads to the dilemma of political construction in many transition countries, which is oriented towards democracy based on election system, which replaces the long-accumulated prism-type hybrid system in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The theory of polity needs to be original, not only to Aristotle, but also along the two directions of political and market relations, new state-social relations, because they all constitute the de facto "regime arrangement".
【作者单位】: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部;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专项项目“国家理论的反思与重建”(10XNL015)
【分类号】:D03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光斌;;政体理论的回归与超越——建构一种超越“左”右的民主观[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述红,黄仕红;应对WTO挑战的司法审查制度改革[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2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5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6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7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9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张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吴薇;鄱阳湖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磊;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2 杨光斌;;民主的社会主义之维——兼评资产阶级与民主政治的神话[J];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雪华;论西方国家政体与政体理论的演变[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谢天;;关于政体的随感[J];法制与社会;2006年21期

3 肖滨;政体理论如何支撑立宪选择——基于麦迪逊与亚里士多德的虚拟对话[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闫家深;代先祥;;政体与价值——孟德斯鸠政体理论述评[J];法制与社会;2008年10期

5 郝彤;;波利比乌斯混合政体理论之局限[J];史学史研究;2009年03期

6 梁横江;;论公共事务治理的二元对立特征及其缺陷[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7 陈振华;;林伯渠新民主主义政治思想述论——纪念林伯渠同志诞辰120周年[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8 罗御;谢超;;论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周菁;;论柏拉图政体理论的转向[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3期

10 孙守春;亚里士多德、孔子政体理论和治国主张比较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06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舒国滢;重新思考权利与权力[N];法制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智宏;隐喻与反讽:罗蒂的自由主义乌托邦理论[D];黑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文峰;公共事务治理:从二元对立到多元化[D];四川大学;2005年

2 蔡乐钊;君主政体的专制与法治[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李玉华;亚里士多德的优良政体理论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鲁力;“民主”与“共和”:从相异到融合[D];外交学院;2011年

5 王小平;从混合制衡到分权制衡[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骁;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政体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7 李平;论霍布斯的绝对君主政体及其人性理论基础[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何冠彬;论亚里士多德的共和政体[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志强;柏拉图的政体理论初探[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10 陈晔;自然状态说对现代政体建构的贡献[D];山东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42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42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c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