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政党纯洁性与主流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建构

发布时间:2019-03-27 11:41
【摘要】:纯洁性问题不仅事关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民众大都是通过党的纯洁性形象来感知、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真理魅力和实践力量的。保持党的纯洁性能够巩固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性地位,是主流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建构的一个关键维度,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二者的内在统一性。当前,党的纯洁性出现的流失和下降现象严重腐蚀着广大民众对党的信任基础,对主流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建构带来严峻挑战。探索和寻求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机制和路径,是主流意识形态社会认同建构的本质要求和必然选择。
[Abstract]:The problem of purity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Party, but also to the perception, acceptance and acceptance of the charm of truth and practical power of Marxist ideology through the pure image of the Party. Maintaining the purity of the Party can consolidate and strengthen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t ideology, which is a key dimens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identity of mainstream ideology.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intrinsic unity of the two. At present, the loss and decline of the purity of the Party seriously erode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trust in the Party, and bring a severe challeng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mainstream ideology and social identity. Exploring and seeking the mechanism and path to keep the purity of the Party i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 and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identity of mainstream ideology.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KS005)
【分类号】:D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1年13期

2 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年06期

3 李朝阳;;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警示——一些大党、老党失去长期执政地位的教训[J];探索;2012年03期

4 朱继东;;党的纯洁性建设新机制的有效探索[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耀;;论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军军事人才战略思想[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1期

2 张源超;张玮;;邓小平理论中的科学精神[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1期

3 王一彬;龚耘;;正确理解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与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辩证关系[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4 赵自力;;新时期维护中国先进军事文化安全的战略思考[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5 龙心刚;郭真;;“统筹兼顾”内涵及其地位的历史演进[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3期

6 刘天喜;;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创新[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7 王薇;郭真;;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哲学阐释[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8 彭克慧;;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正名——兼论对中国改革开放的借鉴[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年04期

9 李祯;;改革开放以来我军爱国主义教育述评[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1期

10 王邦富;谢春娅;杜中武;;我军非战争军事行动的历史考察[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王春玺;;坚持走独立自主的中国道路——以中国与拉美改革道路的选择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王锐;;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朱志敏;;新中国走向世界的历程和经验[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李曦辉;;科学发展观、微观经济理论与区域协调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沈红宇;中国行业特色研究型大学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黄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主权原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胡雪梅;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内涵与实践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赵一强;知识社会价值的道德分析[D];苏州大学;2010年

7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杨素秋;“文革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关联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张广才;大河家镇周家村家庭经济调查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10 刘宇辉;高等教育视角下的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董红刚;社会转型期我国体育公共产品的整合与开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4 孙德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5 胡志明;信息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静;大学生大爱精神培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樊新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统分结合模式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李小海;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及其与大学生个体因素的联系[D];南昌航空大学;2010年

10 任海滨;葛兰西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当代启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伟,滕丽娟;努力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J];求实;2005年04期

2 习近平;;扎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J];求是;2012年06期

3 任建明;;政党纯洁性的衡量[J];人民论坛;2012年04期

4 伍小涛;黄化;;中国共产党保持纯洁性思想的沿革[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5 郑东升;;学风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础性工程[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6 刘宗洪;;执政党纯洁性建设的挑战与对策[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年06期

7 李法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坚决维护党的纯洁性[J];求是;2012年05期

8 戴焰军;;先进性对纯洁性的关联与依赖[J];人民论坛;2012年04期

9 习近平;;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J];求是;2012年15期

10 王伟;;保持党的纯洁性 建设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J];求是;2012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习近平;[N];学习时报;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鲍江权;论毛泽东思想与邓小平理论的内在统一性[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2 李妍;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3 肖潇;;论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4 王芳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契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王涛;;析中华传统美德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统一性[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樊爱霞;;试析科学发展观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统一性[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5期

7 刘兆立;;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29期

8 宋保明;朱开君;;论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内在统一性[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张卫萍;王凤霞;;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多方面内在统一的整体[J];学术论坛;2009年03期

10 孟金;李小银;;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辩证关系[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先福;;谈医学与人文学融合的时代价值[A];第四届全国疑难病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2 易承志;;党在基层有效执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3 ;关于内蒙古发展循环经济探讨[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4 焦方义;;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A];2005年发展循环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窦玉珍;冯琳;;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年

6 田明中;武法东;张建平;王同文;吕朋菊;郑元;;泰山——地质遗迹与历史文化的完美结合体[A];中国地质学会旅游地学与国家地质公园研究分会成立大会暨第20届旅游地学与地质公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干松长;;观音文化与普陀山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浙江旅游业论文集[C];2005年

8 桂天寅;;沈德潜的诗学主张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统一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9 陈彦垒;胡竹菁;;思维的理性与非理性问题的心理学思考[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齐振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楹联文化[A];联墨艺术与时代——全国第三届联墨名家邀请展暨第二届全国对联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牛余庆 孙志坤;试论科学发展观与先进性建设的内在统一性[N];河北日报;2006年

2 李抒望;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性[N];济南日报;2007年

3 曹宣;如何理解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内在统一性[N];潮州日报;2007年

4 李抒望;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内在统一性[N];贵阳日报;2009年

5 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司 师磊;实现资源合理利用[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6 邢玉瑞;胃气概念具有内在统一性[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河北大学教授 韩振峰;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的内在统一性[N];辽宁日报;2007年

8 王忠;发展乡村旅游为建设新农村服务[N];中国旅游报;2006年

9 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 张秀香;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N];东营日报;2006年

10 叶绿林;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性[N];闽东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桂海;体育政治化历史考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3 孟绍勇;革命讲述、乡土叙事与地域书写[D];兰州大学;2006年

4 关海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车文丽;隐含作者研究[D];扬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晶;《社会契约论》的伦理解读[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马涛;公共利益的程序主义考量[D];吉林大学;2007年

3 铃木章伯;儒道两家内在统一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黄守岗;劳伦斯与沈从文主题学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张冰;文化哲学视野下的文化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8年

6 邵长虎;梁漱溟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华侨大学;2004年

7 韩春盈;浅海波导中目标声散射特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张勇;玉米LFY同源基因(ZFL1)与多叶性状(lfy)相关性研究[D];扬州大学;2005年

9 邱高会;论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10 田静;公民道德的制度规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481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24481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d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