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治学论文 >

中国传统节约思想的现代嬗变

发布时间:2017-08-11 03:25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节约思想的现代嬗变


  更多相关文章: 传统语境 节约思想 崇俭禁奢 国家建设


【摘要】:节约作为我国重要的一项道德伦理和消费观念,在传统与现代两个不同社会背景下表现出不尽相同的内涵,并发挥了不同的政治与社会功能。在传统社会,以儒家的节俭观为主的黜奢崇俭思想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节俭作为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和良风美俗被提倡。鸦片战争以后,为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救国家于危难,一些新型知识分子开始对过去视为天经地义的黜奢崇俭思想进行反思和批判,提出一种近似"去伦理化"的经济理念,要求人们注重消费对生产的作用,使节约思想焕发出新的时代内涵。在我国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由于面临险恶的国内外环境,无论是国民党政权还是共产党政权都十分重视提倡和践行节约理念。传统节约思想的内涵和功能在现代国家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从传统向现代的转换。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传统语境 节约思想 崇俭禁奢 国家建设
【分类号】:D092;D64
【正文快照】: 一、我国传统语境下的节约思想在中国传统消费伦理中,对奢俭关系的分析和判断一直是历代思想家阐述和争论的焦点。古人关于节约意涵较早的记载见诸《周易·节卦》:“节,亨。苦节,不可贞。”意思是节制可致亨通,但过分节制也不可取,应当适中。先秦时期是节约思想发展的高峰期,

本文编号:654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engzx/654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f2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