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义德的《东方学》与西方汉学
[Abstract]:What do you think of Western Orientalism? This is a very controversial issue. The most fashionable argument is the post-colonialism in the post-modern theoretical system. In the West, Sinology is a branch of Orientalism. When discussing Sinology in Germany, we cannot avoid how to look at it.
【分类号】:K207.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铁柱;;从“Confucian”到“Ru”:论美国汉学界对上古儒家思想研究的新趋势[J];文史哲;2011年04期
2 ;盛行西方的中国猎奇风[J];文史参考;2011年12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耿f;;西方汉学界对开封犹太人调查研究的历史与现状[A];中西初识二编——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之二[C];2000年
2 熊月之;;牛津学术访问杂记[A];近代中国(第五辑)[C];1995年
3 宗闾;;香港盛会 四海论学[A];近代中国(第四辑)[C];1994年
4 胡志宏;;西方汉学边疆研究的理论取向和价值关怀[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陈潮;;试论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原因[A];三条丝绸之路比较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1年
6 阎国栋;;帝俄满学的历史与成就[A];多元视野中的中外关系史研究——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曹景文;;中国学研究在英国[A];时代与思潮(7)——20世纪末的文化审视[C];2000年
8 櫖幫;;中国学术界译介瑞典汉学家高本汉(Bernhard Karlgren)篇目汇编[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9 荣新江;;梵蒂冈所藏汉籍目录两种简介[A];明清之际中国和西方国家的文化交流——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10 李孝迁;;民国时期国际汉学史研究[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小溪 编译;比利时鲁汶大学东方学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记者 熊彦青;东方学界肯定季羡林为国学大师[N];中华读书报;2006年
3 钱林森;亨利·科尔迪埃与《18世纪法国视野里的中国》[N];中华读书报;2007年
4 姚大力;西方中国研究的“边疆范式”:一篇书目式述评[N];文汇报;2007年
5 复旦大学历史系 张仲民;海外汉学掀起新文化史研究热[N];社会科学报;2008年
6 谭慧颖;一本书和两位学术巨子[N];中华读书报;2010年
7 周武;世界聚焦中国:中国学在海外[N];解放日报;2007年
8 实习记者 张以瑾;俄罗斯汉学一直靠自己的力量[N];中国教育报;2007年
9 张西平;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方法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朱政惠;美国的中国研究:历史与现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孔陈焱;卫三畏与美国早期汉学的发端[D];浙江大学;2006年
2 白云飞;苏联中国学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云靖;来华传教士与西方汉学的兴起[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2 彭传怀;论十月革命前俄国大学的中国学[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杨威;从遗忘到真实:英国汉学家庄延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黄卫华;西方汉学的思维方式与知识背景考察[D];江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辛颖;论美国汉学界对《论语》中“君子”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69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269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