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的别一种取径——卜松山的汉学理路
[Abstract]:The study of China by Bu Songshan, a German sinologist, is a kind of cultural study which starts from the "self" of the West, regards China as the "other" as a mirror, promotes the "self" and looks at the "difference" of China with a sympathetic understanding attitude. His research thought is similar to that of Gu Bin, another German sinologist, and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American scholars who use western concepts or academic terms to deal with China in the same way. Bu Songshan not only advocates equal intercultural dialogue with China, but also carries out this principle in his study of China.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K207.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顾彬;王祖哲;;“只有中国人理解中国”?[J];读书;2006年07期
2 顾彬;张穗子;;略谈波恩学派[J];读书;2006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谭渊;;《老子》译介与老子形象在德国的变迁[J];德国研究;2011年02期
2 易兰;;关于国际汉学中“误读”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3 冯青来;;新时期教育与文化的关系之论纲[J];湖北社会科学;2009年05期
4 庄陶;;建立外国文学研究的后殖民主义视角[J];外国语言文学;2007年01期
5 丁雁如;大众传播与媒介文明[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石鸥;石玉;;论教科书的基本特征[J];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8 徐戬;;高贵的竞赛——施特劳斯与“主义”的彼岸[J];开放时代;2009年09期
9 王彩勤;;论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J];青年文学家;2009年05期
10 朱华阳;;鲁迅与新生代作家的思想症候[J];社会科学评论;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徐文彬;喻平;;“数感”及其形成与发展[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卢永凤;社群主义视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2 冯青来;文化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琨;教育即解放[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邹振东;台湾政治文化的符号变迁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孔兆政;儒家视域中的个人与社群[D];吉林大学;2008年
6 姜志明;中国体育教学的文化反思[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迅;海外汉学中的“顾彬现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谢伟;虚实相生[D];中南大学;2007年
3 王新全;埃利亚斯·卡内蒂与中国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滕媛媛;构筑理想的文学殿堂[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5 何晓丹;迪金森的中国文化救赎理想[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6 方艺玲;美国电影里的中国人形象[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7 于北溟;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内涵初探[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博;当代中国文化与意识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薛扬;生态文明价值观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10 高帆;以文化距离理论透析沈阳与哈尔滨近代建筑现象[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海棠;;对人类的多元共生问题的探讨——以莱辛笔下的人与人关系为视角[J];理论月刊;2009年03期
2 赵建萍;;从日剧《月之恋人》解读中国人形象[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黄宇洁;;作为他者的宠儿——评莫里森的小说《宠儿》[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陈洁;;欲孕爱发 爱促欲净——论《黑王子》中爱欲的升华[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4期
5 邹飞丽;蒋君兰;;试比较弗洛伊德与拉康不同的“我”[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07期
6 陈颖;;不能动,无穷动:对《鸠摩罗什》的拉康式解读[J];青春岁月;2011年10期
7 杨永明;;“自我”与“他者”的战争——论林白小说的复调性[J];沈阳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8 罗列;;论20世纪初的中国翻译文学与性别[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王珊;;《安徒生童话》中的中国形象[J];世界文学评论;2008年01期
10 薛武;;徘徊在自我和他者中间——库切《等待野蛮人》中的道德关怀[J];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玲;;正确地认知自我与他者——对《上海孤儿》的后殖民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林文静;;罗莎的自我——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读小说《大披肩》[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5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张友庭;;多元现代性理论及其对中国研究的启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7年
4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四辑目录[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五辑)[C];2008年
5 时宇;张益肇;;微软中国研究院在普通话语音识别领域的现况和展望[A];第六届全国人机语音通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陆心宇;;我在这里——近代经济学和哲学文本空间中的自我[A];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9)[C];2011年
7 方旭东;;Modern之后:思想史研究范式的转移[A];人文社会科学与当代中国——上海市社会科学界2003年度学术年会文集[C];2003年
8 张镇;张建新;;自传体记忆与人格的关系及其个体差异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林峰;谢州艳;;青少年自我、动力系统与适应关系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王幸生;刘宇;;中学生动力系统及其与自我和适应之间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容朝;《中国研究生》杂志创刊[N];科技日报;2002年
2 郭莹;SAP网罗西部软件人才在乎“性价比”[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3 华东师范大学 朱政惠;中国学研究热的表现与原因[N];社会科学报;2006年
4 殷石;欧特克在中国[N];中华建筑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群英;IBM成长的引擎[N];网络世界;2002年
6 早报记者 张明扬;“A股稍息,年底望见5000点”[N];东方早报;2007年
7 郭莹;SAP研究院居变心不变[N];中国计算机报;2006年
8 张琦;2008英特尔中国研究论坛举行[N];科技日报;2008年
9 ;英特尔中国研究论坛在京举行[N];人民邮电;2008年
10 尚笑莉;微软中国研究院加强与港台学术交流[N];通信产业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京明;中国镜像的明与暗[D];复旦大学;2005年
2 赵海英;走向他者之途[D];吉林大学;2010年
3 张桂;教育的超越:走向他者的自我[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增田;鲍大可及其中国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胡再德;澳大利亚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梅启波;作为他者的欧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淑洁;等待不在场的他者[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8 马少甫;美国早期传教士中国观和中国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传霞;被建构的女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孙庆斌;勒维纳斯的他者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倩;论巴赫金对话理论中“自我”与“他者”的关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辛晰;抵达 于废墟之上:奈保尔《河湾》与《到达之谜》景物意象分析[D];兰州大学;2007年
3 袁琳;论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主体性思想[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李敏;走出自我,获得自我[D];河南大学;2009年
5 秦党红;西蒙·波伏娃的他者概念之探析[D];湘潭大学;2006年
6 冯运丽;掀起毛姆反殖民的“彩色的面纱”[D];中南大学;2006年
7 方国清;自我与他者: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文化认同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8 李俊蓉;他者映像中的自我建构[D];四川外语学院;2011年
9 黄曦;《印度之行》中的他者[D];四川大学;2006年
10 付红霞;靠近——由体验到画面[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3932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3932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