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齐玺整理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31 10:30
齐国作为先秦时期的大国,从齐桓首霸以来一直是一股重要的东方势力。虽经历了田氏伐齐的变奏,在战国时期齐国延续了其霸主地位。沿海的地理位置、优越的自然环境为齐国提供了发展的沃土,也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本文关注的地域就是从山东沂蒙山以北、河北东南、河南东到江苏北的广大地区,关注的重点就是以齐国为中心的齐系玺印,试图以分域研究的方法探讨战国时期齐国的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战国时期文献资料匮乏,虽能从《管子》管窥齐国的官制与行政,但在礼崩乐坏的时代中,管仲改革的遗存在战国还有多少残留也未为可知。战国齐玺作为第一手史料,成为了研究战国时期齐国官制、地方行政的主要途径。从齐玺之中的官名、地名、姓氏和箴言,可以获取大量关于齐国政治制度和风土人情的宝贵信息。本文着重整理和研究齐国官玺。通过厘清齐国官制之中司马和司徒的职守与设置,以及从中央到地方的职官系统,可以发现齐国以文武分治的特点的行政制度已经趋于成熟。同时,齐玺之中涉及宫官制度、虞衡官制的玺印也很好地填补了现有研究的空白,为后世展现了更多的历史侧面。其中,虞衡官不仅征收山林池泽的税收,也负责山川特产的开发,其“因时而治”的管理理念对今天仍有很重大的意义。齐国以工、商立国,是战国时期远近闻名的工业大国。现存的齐玺之中有大量主管工业生产的工师玺,这些史料与《考工记》一起提供了关于齐国工业发展的诸多细节。在玺印材料之中可见,齐国工师体系完备,在中央分设左、右工师,并设立负责专门工种的工官,比如左工师下的漆官。齐国还有很多具有特色的专业工官,比如掌管染草上色的职篮,掌管缝纫的司凿以及主持修路的尚路等等。齐国亦有着繁荣的商业。以渔盐起家,齐国的商品交易非常发达,不少大城市由此兴起,城市内的市场设置也很完善。在齐玺之中存在大量“市”玺和“市官”玺,亦是齐国商品经济发达的佐证。齐玺之中有“大市”玺和“大市九月”玺,说明齐国市场有分类设置。“市”内还有市量,市量还需要专人监造,市场体系的完善可见一斑。齐玺之中存在大量的地名玺,其中很多包含了地方行政制度的大量信息,据此可以了解齐国的地方行政制度。《管子》记载,在管仲改革后齐国采用国鄙分野的政治模式,国内分为二十一乡,分设连、里、轨三级行政单位;鄙分为五属,属下设轨、邑、率、乡四级行政单位。在齐玺之中所见包括都、乡、里、邑、亭,通过对齐玺所见基层行政单位的梳理,可以认识到从春秋到战国的地方行政制度转变。都邑的发展使齐国从一个中心城邑到多个中心转变。同时,乡的地位下降,并与里混同,都内下设遂、(乡)里、亭,都外设置城邑和郊区。地名玺之中也有很多门和丘关,这与齐国关门市税的征收有关。齐玺之中私玺数量很多,本文主要关注姓名玺和成语玺。在战国时期的齐地,姓氏大多为单姓,来源多是以国为氏、以官为氏。私玺中所见姓名多有寓意,以寓意幸福美满、健康长寿为多见,也有以疾病名称为名的,可能是处于防范疾病的考虑。玺印是战国时期人们随身佩戴的印信,因而具有了辟邪、警示的含义。人们将祝福的内容或是座右铭篆刻为玺印随身佩戴,即为吉语玺和箴言玺。从玺印内容来看,箴言多是劝诫自己谨言慎行、珍惜时间、不要贪婪奢侈等,吉语多是祈求健康和生育。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K231
本文编号:2808677
【学位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K2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高明;;说“■”及其相关问题[J];考古;1996年03期
2 李家浩;齐国文字中的“遂”[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3 黄盛璋;战国“江陵”玺与江陵之兴起因沿考[J];江汉考古;1986年01期
4 裘锡圭;;战国文字中的“市”[J];考古学报;1980年03期
5 李学勤;;战国题铭概述(上)[J];文物;1959年0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建峰;战国玺印文字构形分域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陆德富;战国时代官私手工业的经营形态[D];复旦大学;2011年
3 赵晓斌;春秋官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朱疆;古玺文字量化研究及相关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孙刚;齐文字编[D];吉林大学;2008年
2 卫松涛;新泰出土陶文及相关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086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28086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