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中国历史论文 >

“音”部字与礼乐文化

发布时间:2021-04-01 09:58
  "音"部字可分为古音描摹类、古乐名类和古乐器类三类,反映了与传统礼乐制度相关的丰富文化内涵。"音"部字体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音""乐"的高度认知和自觉审美意识,体现了上层文化的繁荣,也是那一时期礼崩乐坏的见证。 

【文章来源】: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36(04)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音”的字形与释义
二、“音”部字分类
    (一)古音描摹类
    (二)古乐名类
    (三)古乐器类
三、“音”部字与礼乐文化
    (一)先秦时期人们对于“音”与“乐”的高度认知及自觉审美的体现
    (二)先秦时期上层文化繁荣的体现
    (三)礼崩乐坏的见证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藏于乐:礼乐文化的形态原型[J]. 王秀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1)
[2]浅谈先秦音乐的审美核心—“和”[J]. 陈亚敏.  美与时代. 2003(09)
[3]民俗文化学发凡[J]. 钟敬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2(05)
[4]汉字与文化[J]. 王宁.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1(06)
[5]谈谈先秦时代的“礼乐”制度[J]. 蒋孔阳.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4(02)



本文编号:31131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31131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1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