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明人理学文化影响下的词乐价值观
本文关键词:论明人理学文化影响下的词乐价值观
【摘要】:宋明理学把先秦儒学的礼乐思想提升到本体的高度,极为重视社会风雅教化,其中尤其强调"乐教"之功用。而明代雅乐建制的缺失及"乐教"式微的现实,激发了深受理学影响的明人兴复久已沦亡古乐的强烈愿望。正是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明人在对小词"侧艳"体性表示不满的同时,却对词所蕴含的宫调律吕等音乐属性十分看重。他们认为词为汉乐府之流变,较金元曲子古雅,更接近先秦古乐;且按照孟子"今之乐犹古之乐"的理论,沿词乐上溯,是可以恢复、振兴"古乐"的。明人对词乐的重视,并不在于振兴词本身,而是将其作为兴复"古乐"的一个媒介。究其实质,是明代理学影响下复兴儒家礼乐文化的产物。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明词 理学 词乐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词新变研究”(项目编号:14CZW029) 2011年度河南师范大学“明词与阳明心学”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1156)
【分类号】:K892.9;I207.23
【正文快照】: 1文章所谓的理学,用“理学”广义的概念,包括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二者在重视社会风教方面是一致的,只是在如何成圣的途径、方法方面有分歧。文章主要取二者之同,其差异在这个论题上可以忽略不计。2明人受理学影响,于文学多强调风雅教化功能,词以“侧艳”著称,自然被诟病,如陈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光军;词曲宫调乐理探微[D];河北大学;2000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振国;蒲松龄痴狂意象论[J];蒲松龄研究;2003年01期
2 江海;从四无说看王阳明的四句教[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3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5 胡万年;王阳明良知自律的研究——兼与康德意志自律比较[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李霞;论道家在宋明新儒学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7 叶旦捷;《聊斋志异》美学思想新探[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8 翟奎凤;;致良知与致中和——王阳明中和论思想发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杨国荣;;心学的意义之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尉利工;;论王畿与钱德洪对王阳明“四句教”的不同诠释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美宏;生生之道与圣人气象:北宋五子万物一体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3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5 张献忠;从精英文化到大众传播[D];南开大学;2010年
6 代亮;曾国藩诗文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刘军;顾宪成与晚明东林运动——传统士大夫政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德思想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邹春生;王化和儒化:9-18世纪赣闽粤边区的社会变迁和客家族群文化的形成[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黄志坚;全面报酬、敬业度和绩效的作用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庆生;;金初词乐面貌[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2 丁放;论词乐亡于元初及其原因[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杨辰宇;;词乐双生花——现代词乐关系浅窥[J];青年文学家;2011年15期
4 钱亦平;;从《愤怒的日子》看中世纪的词乐结构[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习毅;词乐关系新论[J];社会科学论坛;2004年05期
6 黄敏学;;宋代词乐的源流与演变[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7 詹仁中 ,蔡惠铬;词牌词乐的道情特点[J];交响.西安音院学报;1986年04期
8 ;宋代歌妓的演唱与词乐的发展[J];中国音乐学;1996年02期
9 沈祖h,
本文编号:674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hongguolishiwenhua/674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