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至民国间新疆伊犁的东正教
本文关键词:清至民国间新疆伊犁的东正教
【摘要】:清至民国间,新疆是西方传教士传播基督教"收成最差"的地方,东正教在伊犁却有较"兴旺"的发展,这不仅因为伊犁与俄国的地缘关系,还因历史原因,大量俄国(苏联)移民迁至伊犁造成此现象,并且一些受俄文化熏染的当地人也接受东正教,伊犁旗人社会不可避免地也受到影响。本文考察清末民国间伊犁东正教徒的来源、东正教堂的分布以及各派的情况,以飨读者。
【作者单位】: 湖北民族学院民族研究院;
【关键词】: 伊犁 东正教 伊犁教区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伊犁满洲旗人社会变迁研究(1764—1949)”(14BMZ02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976.2
【正文快照】: 作为东西方文化交汇之地的新疆,宗教现象是其重要的表征。尤其是伊犁河谷,如果现有文献还无力触及其成为沟通西亚到东亚重要商路必经之地的早期面貌,那么从蒙古帝国起它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各种势力交错与消长也演绎出世界各种宗教在此竞相登台。基督教最早什么时候传入伊犁河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伊力夏提·艾沙;;新疆俄罗斯人与东正教[J];北方文学(下旬);2012年11期
2 琳达·本森;英格瓦尔·斯万伯格;沈桂萍;;新疆的俄罗斯人——从移民到少数民族[J];民族译丛;1990年06期
3 刘志霄;;察合台汗国初探[J];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03期
4 于江;;近代基督教在新疆的传播与发展[J];新疆社科论坛;199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清;;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的惩罚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金龙云;;东正教在中国研究现状述论[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徐家玲;早期拜占廷的政教关系和查士丁尼的宗教政策[J];东北师大学报;1993年06期
4 林精华;;东正教之于中国:一种声音微弱的正面诉求[J];东方丛刊;2009年02期
5 梅丛兰;;试论孙中山1912年孤身北上抒政见[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李志雄;;神的逻各斯翅膀——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对希腊正教的辩护[J];东疆学刊;2007年04期
7 冯玉军;研究俄罗斯东正教的一部力作——《俄国东正教会与国家:1917-1945》评介[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2期
8 汪宁,章自力;东正教文化能否成为俄罗斯的主流文化[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5年04期
9 戴桂菊;;中国的俄罗斯东正教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5期
10 闫美萍;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犯罪问题探源[J];俄罗斯文艺;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唐戈;;额尔古纳:一个新型的文化边区[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2 唐戈;;中俄混血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3 佟洵;;元朝以来俄国东正教在北京地区传布的历史考察[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4 肖玉秋;;宽容与进取:首届俄国传教士团来华探源[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一辑)[C];2004年
5 肖玉秋;;20世纪初俄国东正教驻北京传教士团宗教活动分析[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齐昕;宗教复兴背景下的新俄罗斯小说[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日元;公元4至9世纪拜占廷帝国基督教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赵康英;凯撒利亚的尤西比乌斯及其《基督教会史》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吾斯曼江·亚库甫;16至19世纪维吾尔族史学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丁健;民初农商部研究(1912-1916)[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伊利贵;民国时期西南“夷苗”的政治承认诉求[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袁哲;法学留学生与近代上海(清末-1937年)[D];复旦大学;2011年
8 王静;“觉醒的中国”:传教士眼中的辛亥革命[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聪明;俄罗斯企业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王宏起;布尔加科夫小说的虚幻世界[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瑶;教堂在罗斯时期的教育启蒙作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张婧U,
本文编号:10242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24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