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广西宗教界的抗战救亡活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6 07:26
本文关键词:战时广西宗教界的抗战救亡活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抗战救亡 广西 佛教 基督教 天主教 伊斯兰教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宗教信仰上也是多元化,佛教、伊斯兰教、道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都有人数不菲的信众。自古以来,宗教文化和宗教生活一直是政府和民众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样,社会关怀和社会服务也是宗教的主要社会功能。特别是在大灾大难面前,宗教界人士和其他民众一道,参与救死扶伤,共渡难关,体现了宗教界的社会关怀。在人类历史上的抗灾救灾史上,我们也可以经常了解到宗教界的参与,且占到一定的比重。宗教界的这种社会服务活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政府民政部门的作用,或者是对其功能的重要补充。 中华民族在20世纪30、40年代历经了一场重大的灾难,在国破家亡、民族危亡关头,包括宗教界在内,社会各界人士纷纷投入到抗战救国这一洪流中,体现了民族团结和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凝聚力。关于抗战史的研究,目前可谓硕果累累,层出不穷。但综观其成果,对宗教界的抗战救亡活动研究却不是很多,这不利于整个民族宗教工作的开展和研究。 本文将以广西宗教界为考察对象,以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的活动为中心,研究战时广西宗教界的社会服务活动。抗战时期,在民族危亡的刺激下,广西宗教界发扬了爱国爱教的传统,彼此不拘于宗教信仰、政治背景,不分民族,纷纷投身于救亡运动中,为死难者祈祷、为伤员、难民、灾民和孤儿提供避难场所、为前线将士输送军需,并通过医疗、捐赠和养济、组织抗战宣传、亲赴战场等方式,为广西抗战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本文试图以文献档案为依据,就抗战期间广西宗教界的救亡活动做一整体的研究,再现广西宗教界由“入世”到“出世”,并积极支持和配合社会各界,且身体力行,参与社会救亡活动的历史。 今年恰逢抗日战争爆发75周年,籍此通过史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了解和认识战时广西宗教界的爱国活动,以期进一步丰富广西抗战文化,同时学习先辈事迹,弘扬民族优良文化传统。
【关键词】:抗战救亡 广西 佛教 基督教 天主教 伊斯兰教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65;B92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6
- 目录6-8
- 一、绪论8-13
- (一) 选题缘由、研究目的和意义8-9
- (二) 研究现状9-11
- (三) 研究方法与需要说明的问题11-12
- (四) 文章的创新与不足12-13
- 二、战时的广西社会13-20
- (一) 日军的入侵与广西的灾情13-17
- 1. 遭受日军两次入侵14-16
- 2. 家破人亡,民不聊生16-17
- 3. 大量难民涌入,社会危机加剧17
- (二) 广西政府和民间对战时的抗战动员及灾难救治17-20
- 三、广西宗教界的抗战救亡活动20-38
- (一) 战时广西宗教概况20-23
- (二) 广西宗教界的抗战救亡活动表现23-38
- 1. 积极参加抗战宣传,组织和支持抗战23-30
- 2. 投身军戎30-31
- 3. 留守后方救护伤员31-32
- 4. 捐资捐物救济灾民和难民32-35
- 5. 收留和保护撤退的外国官兵35
- 6. 引领民众躲避日机轰炸35-36
- 7. 开展抗战祈福活动36-37
- 8. 战后救助37-38
- 四、广西宗教界的抗战救亡活动特点分析38-41
- (一) 由消极救助转向积极救助38
- (二) 引经据典,申明大义38-41
- 五、结语:对战时广西宗教界的社会评价41-43
- (一) 宗教界的救亡活动对安定地方社会秩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41
- (二) 与其他社会各界相比宗教界的救助力度是有限的41
- (三) 抗战救亡活动加强了宗教团体内部的团结及相互间的联系,为其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41-43
- 参考文献43-46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46-47
- 后记47-48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瑞;黑龙江教育界抗日活动述论(1931-1945)[D];齐齐哈尔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976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109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