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与宫廷之间:中晚唐道教史上的刘玄靖
[Abstract]:In the history of Tang Dynasty, Wu Zong was undoubtedly the most fanatical emperor of Taoism after Xuanzong. His policy of eliminating Buddhism ma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uddhism and Taoism very delicate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Many people believe that it was because of a group of palace Taoists that Wuzong was determined to destroy the Buddha.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Taoists were Zhao Guizhen, Liu Xuanjing1 from Nanyue and Deng Yuanqi from Loufushan. Although the origins of Zhao Guizhen and Deng Yuanqi's teachers are not clear, Liu Xuanjing is undoubtedly from the prosperous Tang Dynasty, Sima Chengzhen.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分类号】:B95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德新;;唐代火灾及防治措施[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汪婕;;避讳怪象——“父子不嫌同名”新解[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3 方胜;;晚唐诗人曹松生平事迹考略[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4 瞿林东;;中国古代史学中的比较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徐晓峰;;唐代“八科举”考论[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孙玲玲;;左传“其失也巫”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6期
7 王燕;葛洪仙道学说的统一性[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8 谭淑娟;;试论唐代科判与唐代法律的关系——以《文苑英华》中的判文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9 岳五九;;论薛能的文学思想[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石冬梅;再论隋炀帝的巡狩[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萧霁虹;;倾听自然:云南道教成因的另类解读[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2 苏慧霜;;放情咏《离骚》——唐人祖述屈骚探微[A];中国楚辞学(第十三辑)——2007年中国溆浦屈原及楚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箭;;简论《魏书·释老志》与《元史·释老传》[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黄楼;;唐宣宗朝地方政局初探[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5 黄寿成;;唐玄宗防微杜渐的又一项措施及其变化[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6 樊文礼;;唐代儒家士人华夷观研究[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7 艾冲;;唐代江南地区诸都督府建制的演变——兼论唐后期节度使府建制[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8 冯培红;;论晚唐五代的沙州(归义军)与凉州(河西)节度使——以“河西”观念为中心的考察[A];常书鸿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文集[C];2004年
9 和中浚;;道教文化对中医外科学的影响[A];第十五届全国中医药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李汝;;从《红楼梦》中跛足道人及癞头和尚的形象看曹雪芹的佛道救世思想[A];红楼纵横谈——201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第二十二分会场暨贵州省《红楼梦》研究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一霖;唐五代人的精怪想象[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范江涛;驳杂与务实:《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新研[D];南开大学;2010年
4 孙瑜;唐代代北军人群体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英卫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晓林;唐律“七杀”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彭伟;明前韦应物接受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肖红艳;《肘后方》版本定型化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汪家华;唐代长史述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文正东;儒学变迁中的师生关系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敬宇;中国道教社会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魏姗;晚唐“二曹”诗歌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赵光强;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谭玉龙;老子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思想比较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7 李振认;荆轲形象论[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8 郑兴中;早期道符功能考[D];南昌大学;2010年
9 万明凡;《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林文飞;盛唐时期假日旅游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宗诚;;赵归真[J];宗教学研究;1983年02期
2 陈立华;;唐代中晚唐文人的佛道兼信原因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3 周德茂;受人称赞的成本胜道长[J];中国道教;1990年04期
4 张继禹;;福建道教见闻[J];中国道教;1989年03期
5 徐文明;唐衡岳大律师希操考[J];船山学刊;2000年03期
6 王小明;“中国南岳千年佛教论坛”在南岳衡山隆重举行[J];法音;2003年10期
7 圣辉;站在时代的高度研究佛教,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在中国南岳佛教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
8 福湘;南岳佛教论坛:“禅宗与中国佛教文化”学术会议举行[J];佛学研究;2003年00期
9 詹石窗 ,黄景亮;中晚唐传奇小说与道教[J];宗教学研究;1990年Z1期
10 周德茂;南岳山道教今昔[J];中国道教;199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葛景春;;壶中别有日月天——李白与道教[A];李白学刊(第二辑)[C];1989年
2 孙齐;;《五岳真形图》的成立——以南岳为中心的考察[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萧霁虹;;倾听自然:云南道教成因的另类解读[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三辑)[C];2011年
4 徐晓望;;谭峭与《化书》[A];道教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研讨会第二次会议论文集[C];2003年
5 张箭;;简论《魏书·释老志》与《元史·释老传》[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贾英哲;;道教在哈尔滨地区的传播[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三[C];2005年
7 吕清义;;三明玉皇信仰文化调查与研究[A];闽台玉皇文化研究[C];1996年
8 黄桂秋;侬兵;;广西大新下雷壮族道公加冠诸仪式考察[A];宗教与民族(第六辑)[C];2009年
9 何敦铧;;福州历代道教探略[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10 杨建华;;《太上洞渊神咒经》的教学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振兴“天下第一洞天” 打造济源文化品牌[N];光明日报;2008年
2 李利安 西北大学;再现西北道教历史面貌[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郑大中;点染山水灵性 造化世俗风情[N];上饶日报;2011年
4 李亚群;崂山道乐溯源[N];中国档案报;2006年
5 之达;贵州道教[N];贵州民族报;2005年
6 吴信玄;云华学参玄蓬莱悟归真[N];中国民族报;2003年
7 刘仲宇;“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是肯定道教吗[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8 道文;道教的发展[N];中国民族报;2003年
9 李德辉;从唐代华山崇拜看文人的入世心态[N];人民政协报;2007年
10 黑龙江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博士后流动站 霍明琨;道教转型与唐人的心性修仙[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乃龙;道教与唐诗[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张鲁君;《道藏》人物图像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陈文龙;王契真《上清灵宝大法》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李伟;谭峭道教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5 杨军;宋元三教融合与道教发展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谢正强;傅金铨内丹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钟玉英;汉末魏晋南北朝道教与社会分层关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牛敬飞;五岳祭祀演变考论[D];清华大学;2012年
9 陈昭吟;早期道经诸天结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丁常春;伍守阳内丹思想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付其建;试论道教洞天福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D];山东大学;2007年
2 赵明娟;20世纪上半叶浙江道教史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宁宜;汉魏晋南北朝湖南道教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吴筱;道教与魏晋政治[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5 白雪春;唐代道教管理制度探析[D];西南大学;2007年
6 贾晓龙;明清时期兴隆山道教史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7 魏荣;明太祖时期道教政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郑兴中;早期道符功能考[D];南昌大学;2010年
9 龙又嘉;道教生态美学[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10 桑运福;明代湖湘地区民间宗教信仰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2938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2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