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的邻居:仍不熟悉的俄罗斯东正教
[Abstract]:In the current patter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ussia seems to be the most cordial to China. This affinity is not only driven by the interests of regional politics, but also supported by the world knowledge system constructed by China, such as the Chinese people generally think that Russian literature and art is particularly great. When it comes to Russian literature and art, it is influenced by the Orthodox Church just like Russia as a country. However,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is very unique in the Christian world, and the history and theology of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cannot be replaced by the general knowledge of Christianity. The lack of such expertise is just as incomprehensible a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Russia and Europe, why Russians are obsessed with communism, and cannot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ssian literature and art and intellectuals. Because of the lack of knowledge of the Russian Orthodox Church, the perception of Russia is far from that of the Russian judgment on China. Unexpectedly, it echoes the Russian knowledge system by incorporating knowledge about China into the specialized "Sinology". China and Russia, which seem to be interacting, are actually familiar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neighbor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世纪初俄罗斯思想史”(11JJDGJW007)
【分类号】:B97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小华;;俄罗斯东正教会封圣史发展概述?[J];俄罗斯研究;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戴卓萌;;索洛古勃长篇小说《编织的传说》中的两个世界[J];俄罗斯文艺;2012年02期
2 郑伟;;圣像之殇与人的复活 背道而驰的俄罗斯东正教圣像画与文艺复兴天主教绘画[J];俄罗斯文艺;2014年02期
3 王化学;宋伟杰;;作为政治哲学艺品的莎士比亚史剧与悲剧[J];武陵学刊;2014年04期
4 张璐;;思想家和艺术家之外的托尔斯泰——宗教哲学家别尔嘉耶夫眼中的托尔斯泰[J];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5 徐凤林;;善的理念与真的生活——舍斯托夫论苏格拉底[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6 周来顺;;德国神秘主义对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影响[J];学理论;2011年12期
7 魏韶华;;购读兴趣的延续与鲁迅的“精神本体”——鲁迅藏书中的索伦·克尔凯郭尔和列夫·舍斯托夫[J];鲁迅研究月刊;2013年06期
8 阎国栋;;18世纪俄国汉学家的中国历史文化观[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7期
9 魏雪娥;;重现拜占庭艺术——失而复得的东正教圣像[J];美术;2014年11期
10 段德宁;;文学图像学溯源及其中国语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耿海英;别尔嘉耶夫与俄罗斯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萍;俄罗斯白银时代宗教哲学的文化批判与重建[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周来顺;白银时代宗教哲学家视野中的俄罗斯现代化之路[D];黑龙江大学;2010年
4 夏林玉;理性立法与意志自由[D];复旦大学;2012年
5 杨振宇;悲剧与拯救[D];黑龙江大学;2012年
6 郑伟;基督宗教传播的视觉媒介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程倩;末世论关怀下的小说《我们》[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军祥;尼采美学的基督教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3 戴小清;救赎之路[D];云南大学;2010年
4 唐猛;哲人与义者[D];青岛大学;2013年
5 钟艳如;视觉文化语境中拜占廷时期圣像破坏运动研究[D];西南大学;2014年
6 俎松松;对塔可夫斯基电影中宗教因素的探求[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席博;;试析戈尔巴乔夫时期苏联的宗教政策[J];西伯利亚研究;201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骆晓会;论俄罗斯东正教对中国的影响[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戴桂菊;;中国的俄罗斯东正教研究[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6年05期
3 张梅;;当代俄罗斯东正教复兴情况研究[J];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01期
4 张梅;;浅论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与俄东部地区的旅游资源[J];西伯利亚研究;2008年02期
5 萧净宇;;俄罗斯东正教在中亚五国[J];俄罗斯研究;2009年06期
6 戴桂菊;;关于俄罗斯东正教文化教学的方法论思考[J];中国俄语教学;2012年02期
7 乐峰;俄罗斯东正教现状[J];世界宗教文化;1995年04期
8 戴桂菊;俄罗斯东正教礼仪漫谈[J];俄语学习;1997年04期
9 郭清;戈尔巴乔夫与俄罗斯东正教复兴[J];世界宗教文化;1999年01期
10 赵小华;;俄罗斯东正教会封圣史发展概述?[J];俄罗斯研究;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美芬;;赞美马利亚—俄罗斯东正教文化中的圣母崇拜[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佟洵;;元朝以来俄国东正教在北京地区传布的历史考察[A];北京学研究文集2007[C];2007年
3 柳若梅;;中俄初识——谈中俄两国早期的相互认识[A];中国首届“海峡两岸俄语教学与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4 焦应达;;东正教对俄罗斯法律发展的影响[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法与宗教的历史变迁[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石墨;俄罗斯东正教的分合之路[N];南方周末;2007年
2 记者 常春晖;孙永波会见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N];黑龙江日报;2013年
3 乐峰;东正教研究的重要性与我国近年来的有关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财经新闻项目主任,美国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 周乃菱;俄罗斯东正教会新牧首[N];经济观察报;2009年
5 ;国外邪教面面观[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6 ;俄近年离婚率高达80%,年轻人怕结婚[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7 钟晨;俄罗斯全境对中国游客开放[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8 记者 赵成;习近平会见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N];人民日报;2013年
9 周泓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圣灵信仰:白俄罗斯的文化根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10 张志鹏;东正教大牧首访华展示主权平等下的宗教外交走向[N];中国民族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沈影;析当今俄罗斯东正教的复兴现象[D];四川大学;2004年
2 王峗鹏;俄罗斯东正教与犯罪控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周锦雯;俄罗斯东正教思想文化对绘画艺术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4 杨春娟;试论俄罗斯独立后东正教的复兴[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包桂川;当代俄罗斯教育体系中的东正教文化植入[D];四川外语学院;2012年
6 张玲;传统宗教思想对俄汉民族文化的影响[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7 孙宝艳;论20世纪早期东正教对哈尔滨民众生活的影响[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2553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255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