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
发布时间:2017-03-31 00:10
本文关键词: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不是马克思一生研究的主要问题,但马克思思想的起点则开始于对宗教和政治的批判,其宗教批判理论影响可以说是令人瞩目的。我国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论文主要思考的就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内涵和在和谐社会视野下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 本论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第一部分梳理了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形成,主要阐述的是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理论渊源和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理论渊源主要是从唯理论和经验论,黑格尔宗教批判理论和青年黑格尔派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这些理论与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形成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形成历经了有神论到与有神论的决裂再到唯物主义的无神论阶段。早年的马克思是一个坚定的有神论者,读大学期间马克思的宗教观开始有了变化,开始与早前宗教有神论分道扬镳,虽然马克思宗教批判的理论基石还是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但无神论的立场已基本确立。当马克思从书斋进入实践领域的时候,他的宗教思想彻底转变,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宗教批判理论,其宗教批判思想在《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等文章中都有详细的论述;文章的第二部分分析了宗教批判理论的时代差异和中西差异,阐述了我国宗教的实情,说明我们要结合中国国情去解读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文章的第三部分阐述了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对我国和谐宗教的建设普遍的指导作用,指出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仍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宗教发展的主流是积极引导宗教与和谐社会相适应,文章最后对和谐宗教的建设做了四个方面思考——从党和政府的角度、从宗教本身的角度、从信教徒的角度、从宗教研究者的角度等方面。
【关键词】:马克思 宗教批判 和谐社会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A811;B92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绪论8-15
- 一、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形成15-36
- (一) 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形成的理论渊源15-24
- 1. 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宗教理论16-18
- 2. 黑格尔的宗教理论18-19
- 3. 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理论19-24
- (二) 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形成过程24-36
- 1. 马克思青少年时期宗教思想的转变24-27
- 2. 《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27-32
-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宗教批判思想32-35
- 4. 《共产党宣言》中的宗教批判理论35-36
- 二、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36-50
- (一) 我国宗教的特点与现状36-41
- 1. 我国宗教的特点36-39
- 2. 我国宗教中的积极因素39-41
- (二) 时代、中西差别不容忽视41-45
- 1 难以忽视的时代差异42-44
- 2. 难以忽视的中西之别44-45
- (三) 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理论和现实价值45-50
- 1. 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理论价值46-48
- 2. 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现实价值48-50
- 三、在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建设和谐宗教的思考与建议50-56
- (一) 从党和政府的角度——用和谐的理念做好宗教工作50-53
- (二) 从宗教本身的角度——建立和谐宗教53-54
- (三) 从信教徒的角度——自觉拥护和谐,维护统一54-55
- (四) 从宗教研究者的角度——用宗教理念促进宗教与社会和谐发展55-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59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59-60
- 后记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湘;药品与毒品──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2 王冬丽;;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3 刘啸霆;;每一个人都应当有可能满足自己的宗教需要——卡尔·马克思的宗教理论及其形成基础[J];理论探讨;2008年04期
4 陈纪鸾;郑鹏程;黄汉江;;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思考[J];民族论坛;1989年02期
5 庞晓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当代意义[J];青海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6 熊锡元;宗教本质及其社会作用新探[J];思想战线;1987年02期
7 余源培;对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的思考[J];探索与争鸣;2005年11期
8 赵志毅;宗教本质新论[J];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04期
9 赵林;黑格尔宗教哲学的理性基础与逻辑结构[J];世界宗教研究;1998年04期
10 张秀华;;基督教与西方和中国的现代性[J];学习与探索;2008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和谐社会视野下的马克思宗教批判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78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