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蒙元时期有关佛教史实考证

发布时间:2020-09-15 08:01
   促进文化传播和融合是蒙古帝国乃至元朝为人类历史上留下的一个贡献。考察孛儿只吉氏皇帝统治期间曾经发生过的文化“融合”气息,也就是“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间的互相影响,是本文出发点。对于宗教来说,“人际”关系往往是传播的关键,其中既包括高僧个人的修养、成就,也包括与之时代的配合。本文核心史料为元人留下的文集、传记,正史内容等内容,在认真研读前人研究成果上详细考察了海云、胆巴的生平事迹和在元朝文化史上有举足轻重影响的大庆寿。 文章分作三部分进行论述,即绪论、正文和结语,主要通过蒙元时期若干史实考证,说明文化“融合”中“人际”之重要。绪论介绍了本文选题及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正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在已有史料基础上,以海云法师一生为线索,说明在金、蒙交替时期,海云及其师中观沼作为临济派高僧所表现出的睿智和决断,在时代变迁中海云不仅得到黄金家族成员们的敬重,更为忽必烈讲授“佛法”即“世间法”,为忽必烈的政治艺术做出自己贡献,从而青史留名。传承临济一派的高僧有可庵朗、荜庵满、西云安、智延、溥洽,他们以元大都路庆寿寺为中心,为元朝文化放一异彩。 而在宗教方面,忽必烈最后皈依的,或者说,整个大元帝国所皈依的是藏传佛教的一支——萨迦派。八思巴是创建大元帝国宗教制度的最初、最主要的参与者,而胆巴正是其制度重要的巩固者之一。胆巴喇嘛以国师身份,在皇室中特殊地位为基础,建造寺庙、修缮寺庙,把藏传佛教在蒙古皇室中的影响力推及到与之联系的每一座寺庙,例如龙兴寺,白马寺。而寺庙实力的扩大意味着皇家、王室布施的慷慨,在元朝寺庙财力的雄厚也是与佛教至高地位相匹配的,也因为如此,胆巴也曾经卷入一场政治斗争,并因此而遭到流放。 在佛教文化传播过程中,佛教的两种不同传承,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有着各自的特点,汉传这一支深深扎根于传统儒家文化,而藏传一派注重发展密宗神力,在忽必烈建立元帝国的过程中两者发挥过各自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代表人物有海云和八思巴。入元后临济、萨迦两派受到很高待遇,只是皇室倾向藏传佛教的态度越来越被制度化。通过临济正统传承根据地大庆寿寺和对胆巴一生史实的描述中可以看到藏传佛教在文化传播中贡献是更大的。
【学位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0
【中图分类】:B94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帆;;试析忽必烈迁都大都的原因[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7期

2 张晓东;;蒙元时期蒙古人壁画墓的分期[J];华夏考古;2011年02期

3 薛正昌;;忽必烈与八思巴论[J];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05期

4 顾伯冲;;1292年,渤海湾的那场飓风[J];视野;2011年15期

5 陈冲;;说张柔[J];长城;2011年07期

6 赵文坦;;蒙元时期曲阜县尹与孔子林庙祭祀[J];齐鲁文化研究;2010年00期

7 ;藏博资讯[J];东方收藏;2011年08期

8 朱建路;;元宣授善和大师塔铭补考[J];文物春秋;2011年03期

9 朱耀廷;;忽必烈在六盘山皈依佛门与大元帝师制度[J];西夏研究;2010年01期

10 葛仁考;;元初“邢州大治”[J];邢台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樊保良;;谈忽必烈知人善任[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2 赵华富;;忽必烈以农为本的经济方针[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3 ;忽必烈时代的纸币在呼和浩特展出[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一辑)[C];2002年

4 陈学霖;;忽必烈汗对汉人治术的认识与态度(摘要)[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1)[C];1981年

5 赵永春;;关于文天祥和忽必烈的评价问题[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3)[C];1983年

6 李逸友;;忽必烈帝前期的钞法制度[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7 李逸友;;忽必烈帝后期的钞法制度[A];《内蒙古金融研究》钱币文集(第五辑)[C];2003年

8 樊保良;;论忽必烈与西北诸王的斗争[A];中国蒙古史学会成立大会纪念集刊[C];1979年

9 叶新民;;伯颜与平宋战争[A];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选集(1980)[C];1980年

10 晓仁;;让历史不再沉寂——简评电影文学剧本《长江的儿子》的出版[A];徐霞客研究(第20辑)[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焦福宝 叶红梅;浅谈忽必烈对草原文化的贡献[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2 继续;别有滋味的蒙古帝国余晖[N];中国证券报;2009年

3 武汉大学 宫哲兵 红安县委宣传部 毛红平;忽必烈所过“大城关”与红安红色文化[N];黄冈日报;2009年

4 徐进昌;忽必烈治国的儒学理念和对草原文化的影响[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吕天璐 冯倩;忽必烈时代的独特艺术[N];中国文化报;2010年

6 史清海;论忽必烈治国理念及其方略的多元性[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7 史清海;论忽必烈治国理念及其方略的多元性[N];锡林郭勒日报(汉);2011年

8 武汉大学 宫哲兵 红安县委宣传部 毛红平;忽必烈所过“大城关”与红安红色文化[N];黄冈日报;2009年

9 记者 根秋多吉;嘉绒藏区发现北宋和蒙元时期古佛塔[N];甘孜日报(汉文);2011年

10 记者 高平;元朝社会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达历史巅峰[N];光明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海平;元代军事后勤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张文平;内蒙古地区蒙元城镇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3 任红敏;金莲川藩府文人群体之文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郭晓燕;王恽著述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5 宋晓云;蒙元时期丝绸之路汉语言文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6 邱轶皓;蒙古帝国的权力结构(13-14世纪)[D];复旦大学;2011年

7 宏英;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8 张延昭;下沉与渗透: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元代教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天博;元代书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武波;元代法律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雒国盛;蒙元时期质子制度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白牡丹;蒙元时期有关佛教史实考证[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3 黄飞;论元忽必烈朝对亚洲的战争[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周小娟;蒙元时期山西人才地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5 萨茹拉;蒙元时期蒙古式汉译里关于蒙古文数词范畴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6 白哈斯;忽必烈汗“变通”思想的逻辑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7 都达古拉;蒙元时期那达慕文化特征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8 姜婷;忽必烈时期(蒙)元与高丽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袁永春;元代北方家具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10 李树国;内蒙古地区蒙元时期墓葬的初步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8187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28187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e0d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