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沉默”到“言说”
发布时间:2017-04-26 11:04
本文关键词:从“沉默”到“言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现代西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宗教思想。他的思想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的提出,将宗教归为“不可言说”,主张说不清楚的就保持“沉默”;后期提出“语言游戏”、“生活形式”、“世界图景”等一系列命题,认为宗教是一种“语言游戏”、“生活形式”、“世界图景”。这表明了维特根斯坦从前期的“沉默”转向了后期的“言说”。无论是前期还是后期,维特根斯坦的思想体系都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思想,他将语言分析哲学与宗教哲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我认为对其宗教思想进一步的挖掘和梳理是很有必要的。 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文章的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国内外对维特根斯坦宗教思想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文章的开头部分。具体阐述维特根斯坦的生平简介及其宗教思想产生的背景和渊源。 第三部分,文章的主要部分。全面论述维特根斯坦的宗教思想。按照时间顺序和逻辑关联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其一,主要介绍了“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的理论,指出该理论为宗教划分了界限,把宗教归于“不可言说”;其二,,系统论述了“语言游戏”、“生活形式”、“世界图景”等命题,指出这些命题与宗教的密切关联,并阐述了“宗教是一种‘语言游戏’”、“宗教是一种‘生活形式’”、“宗教是一种‘世界图景’”;其三,重点分析了“科学”、“迷信”、“上帝”、“末日审判”等概念,指出宗教需要“信仰”的支撑,无需“理性真理”,而需“满怀激情”。这三个层次前后呼应,相互关联。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部分。对维特根斯坦宗教思想的分析与评价,重点分析了维特根斯坦宗教思想的影响、特点及其评价。 第五部分,参考文献。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 不可言说 语言游戏 生活形式 世界图景
【学位授予单位】: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561.49;B92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绪论9-16
- 维特根斯坦其人16-17
- 第一章 维特根斯坦宗教思想产生的背景及渊源17-22
- 一、 家庭背景17
- 二、 生活经历17-18
- 三、 性格因素18-19
- 四、 思想渊源19-22
- 第二章 维特根斯坦的宗教思想22-38
- 一、 宗教与“不可言说”22-25
- (一)“可言说”与“不可言说”22-24
- (二) 宗教是“不可言说的”24-25
- 二、 宗教与“语言游戏”25-29
- (一) “语言游戏”26-28
- (二) 宗教是一种“语言游戏”28-29
- 三、 宗教与“生活形式”29-31
- (一) “生活形式”29-30
- (二) 宗教是一种“生活形式”30-31
- 四、 宗教与“世界图景”31-34
- (一) “确定性”与“怀疑”31-33
- (二) 宗教是一种“世界图景”33-34
- 五、 宗教与“理性真理”34-38
- (一) “上帝”35-36
- (二) “奇迹”36-37
- (三) “末日审判”37-38
- 第三章 分析与评价38-48
- 一、 维特根斯坦宗教思想的影响38-42
- 二、 维特根斯坦宗教思想的特点42-45
- 三、 维特根斯坦宗教思想的评价45-48
- 结语48-49
- 参考文献49-54
- 致谢5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杜汉生;维特根斯坦哲学思想演化蠡评[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4期
2 王志成;论维特根斯坦的宗教哲学思想[J];浙江学刊;199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楼巍;维特根斯坦《论确定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从“沉默”到“言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83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8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