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11:08
本文关键词: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唯识宗在中国的成立,实赖于玄奘及其得意弟子窥基,然玄奘一生奉献于佛教经论的翻译,故宗派之成立尤赖乎窥基。窥基的著作善于提纲挈领,建立体系,尤其是《大乘法苑义林章》,把唯识学所依一本十支和各宗不同的法义都归纳起来,依唯识今学的立场,抉择贯通,以章的形式阐明唯识教理并融摄他宗理论,成为理解唯识宗学说之指南,同时也是一部依唯识学理论抉择整个佛教法义的重要论著。而窥基立论之意,实是以弘扬纯正佛法、抉择会通诸说归于唯识为己任,务要使多元化之佛学重归于一,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中心意识。 虽然唯识宗的思想理论具有浓重的“移植”色彩,但它处于中国佛教这个大环境中,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处理便形成了唯识宗与印度瑜伽行派的相异处。窥基对佛教问题的处理不可避免地要秉承师说,但面对当时佛教界的新问题他必然要提出许多新的理论来加以梳理、会通,最终形成了窥基本人和唯识宗的独特思想。 在判教方面,面对中国佛教界众多的判教理论,窥基择要对其加以批判,多方面论证“三时”判教的正统性与合理性,更极力说明唯识学作为第三时“非空非有中道教”的殊胜。通过种种诠说,窥基一方面说明了大小乘佛教的高下层次,另一方面也充分说明了唯识学思想在佛教思想理论中所应具有的地位,意味在佛法修行等关键问题上应该以唯识学的相关理论为标准。窥基详细说明了唯识学的主要思想,并把其它经论所讲述的重要概念与修行方法都纳入到唯识学的理论体系中加以说明,通过这种方式窥基完成了对中国佛教界思想分歧的统一。 在判教的经典依据上,窥基判教所依据的《解深密经》明确宣说三时教,具有充分的经典依据,法相唯识宗比其它宗派更有优势,从此角度而说窥基所作出的唯识学判教应当可以说是最为正确的。但是这种经典优势同时也限制了唯识宗的进一步发展,因为随着佛教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当时的佛教思想界呈现出一种大融合的趋势,而唯识宗并未适应这一历史潮流,反而试图恢复和重建印度唯识学的历史语境,并没有进入与中华文化思想传统的真正对话,致使唯识宗在中土迅速衰亡 在二谛思想方面,佛教对于二谛理论有多种表述,散落在多部经论中,窥基根据自己的思考加以整合,提出了四重二谛理论,以之统摄佛教一切二谛思想。窥基四重二谛理论之成立固然是受到《瑜伽师地论》和《成唯识论》的启发,然而最根本的还在于他自己的思考,综合诸说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窥基一方面引用《涅i镁返闹种侄醒运道赐成阋磺卸幸
本文编号:328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28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