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启西宗教思想与西道堂的社会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3 08:04
本文关键词:马启西宗教思想与西道堂的社会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在不断地适应社会存在而发展的。宗教适应社会存在的关系,都是通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中介环节的协调作用来实现的。 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马启西创建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临潭县旧城的一个新型宗教公社。它以本国文化发扬清真教学理,务使本国同胞了解清真教义为宗旨,创建大家庭宗教公社,共同生产生活,发展经济,重视教育,注重社会实践,产生了独特的西道堂大家庭组织形式和“西道堂”社会文化现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社会的变革,西道堂大家庭组织形式解体,西道堂作为一个宗教派别而存在。改革开放以来,西道堂发扬传统,维护民族团结,热心公益事业,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社会,走出一条既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自身传统特点的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路子。西道堂百年发展历史是伊斯兰教适应中国社会及伊斯兰教中国化的历史缩影。 本文通过对马启西宗教思想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大家庭组织的形成以及西道堂百年历史发展中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探讨伊斯兰教与中国社会相适应的问题,对现阶段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提供历史借鉴。
【关键词】:马启西宗教思想 西道堂 社会实践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B968
【目录】:
- 内容提要2-3
- Abstract3-7
- 前言7-8
- 一、马启西及西道堂的创建8-24
- (一) 西道堂创建前后的社会背景及文化环境8-11
- (二) 马启西宗教社会思想11-19
- 1、马启西及西道堂大家庭的创建11-14
- 2、马启西的宗教社会思想14-17
- 3、马启西宗教社会思想渊源17-19
- (三) 西道堂大家庭的组织结构及宗旨19-24
- 二、历史上西道堂大家庭的社会实践活动24-32
- (一) 西道堂商业经济方面的活动24-26
- (二) 西道堂在农、林、牧、副方面的经营26-27
- (三) 西道堂对文化教育的重视27-30
- (四) 西道堂在社会政治方面的交往30-31
- (五) 西道堂在民族关系方面的发展31-32
- 三、新中国成立后西道堂的适应和大家庭的解体32-34
- 四、改革开放以来西道堂的社会实践活动34-40
- (一) 新时期西道堂的特点35-36
- (二) 重建商业经济,走共同富裕之路36-37
- (三) 发扬重教传统,提高教民素质37-38
- (四) 重视民族团结,营造和谐环境38
- (五)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以尽国民之责38-40
- 五、马启西宗教思想与西道堂的社会实践的启示40-44
- 注释44-45
- 参考书目45-46
- 参考论文46-47
- 后记47-48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48-49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雪梅;孙振玉;;西道堂:作为宗教社区的社会实践功能分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马启西宗教思想与西道堂的社会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2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42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