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民间信仰庙宇的治理逻辑与技术

发布时间:2017-05-19 04:08

  本文关键词:民间信仰庙宇的治理逻辑与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现代性的影响下,一方面人们开始理性化,对民间信仰的需求可能会有减弱的趋势,但是另一方面,也在现代性的趋力下,各民间信仰庙宇展开了一种崭新的治理模式,使得民间信仰庙宇呈现出兴盛的景象,因此,民间信仰庙宇存续呈现出了“既衰败又兴盛”的景象。针对这一现象,部分学者或从现代化角度,或从民间信仰功利性角度,或从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等角度加以了讨论。尽管既有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笔者发现,在探究“庙宇存续”问题时学者们对微观的具体民间信仰庙宇关注得还不够,即便是那些少量立足于具体民间信仰庙宇的研究也明显存在着不足,要么就是过分强调民间信仰的功能,要么就是没有形成较有针对性解释的概念,或者是对庙宇存续的“治理逻辑”、“治理技术”等方面研究的还不够。因此在我看来,从“治理”角度来探讨“民间信仰庙宇的存续问题”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本研究以湖南省的三个民间信仰庙宇为研究对象,抛弃先入为主的学科观念,采用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等方法,着力从四个方面来考察民间信仰庙宇的存续问题。首先,本研究将以盘王大庙的修建过程为例,考察庙宇如何修建、修建过程遇到哪些问题、仪式专家采取何种策略克服难题使庙宇得以产生等问题,最终是为了回答“在现代化进程中,民间信仰庙宇如何诞生”这个基本问题;其次,本研究将以华佗庙的经营情况为例,考察庙宇如何从无序经营转变成有序经营,仪式专家采取了哪些策略以及如何生产信仰产品来吸引广大信徒等问题,最终是为了回答“民间信仰庙宇如何经营”这个基本问题;再次,本研究将以戴公老庙举办的戴公菩萨1300岁寿诞活动为例,考察庙宇如何通过举办大型庙会活动,遵循何种治理逻辑,采取何种治理技术来维持或扩大庙宇的规模、获取利益等问题,进而来回答“民间信仰庙宇如何生产”这个基本问题;最后,本研究将以盘王大庙、华佗庙、戴公老庙三个民间信仰庙宇为例,揭示出“民间信仰庙宇得以存续”的“治理逻辑”与“治理技术”。 以田野材料为基石,通过对上述紧密关联的四个方面的考察,本文得出了四个主要的结论。这四个主要结论之间存在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正是因为它们才构成了民间信仰庙宇存续的基本逻辑,“集体记忆”只有被唤醒,才能成为庙宇存续的治理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上,遵循一定的“治理逻辑”以及运用一定的“治理技术”是庙宇存续的关键,庙宇存续的驱动力是“经济利益”,然而在追求“经济利益”的目的下也使得庙宇得以存续,在整个庙宇治理过程中,民间信仰仪式专家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另外,本文将话题做进一步延伸,庙宇得以存续关键在于庙宇治理,本研究从庙宇之诞生、庙宇之经营以及庙宇之生产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目的也是想通过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庙宇存续过程中的治理逻辑及其技术,整篇文章讨论的落脚点是庙宇的存续问题,而重点依然是庙宇治理。因此,本研究有意将“庙宇治理研究”发展成为民间信仰研究当中的一个新范式,这也是本文将要讨论的相关问题以及下一步将要努力的方向。 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以湖南省盘王大庙的诞生、华佗庙的经营以及戴公老庙的生产过程为背景,试图从“治理”的角度来分析民间信仰庙宇得以存续的原因,并希望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思考方向。当然,本研究在有限的经验材料与理论资源之下,也存在着些许不足之处。首先,本研究尝试就民间信仰庙宇的存续问题加以了探讨,不可否认,这种讨论是初步的和尝试性的。其次,本研究的很多学术概念有待于进一步商榷,才能形成较为成熟的“核心概念”,才能使理论的深度有所提升。最后,本研究所选取的三个民间信仰庙宇都是典型个案,从个案角度来说,本研究是较为深入地探讨了庙宇的存续问题,但是从更为宏观的角度来说,本研究还显得非常不足,只能说是通过三个典型的民间信仰庙宇个案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民间信仰庙宇 治理逻辑 治理技术 存续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11
  • 第一章 导论11-46
  • 第一节 缘起与问题11-15
  • 第二节 研究综述15-34
  • 一、古典社会学家的贡献16-19
  • 二、有关民间信仰研究的回顾19-28
  • 三、有关民间信仰庙宇研究的回顾28-34
  • 第三节 研究的难点、重点与意义34-36
  • 第四节 研究的概念、方法、思路36-46
  • 一、相关概念界定36-39
  •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获取39-41
  •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41-46
  • 第二章 庙宇之诞生——以盘王大庙的修建过程为例46-57
  • 第一节 两种信仰传统:盘王信仰与仁王信仰46-51
  • 一、祖先崇拜:盘王信仰46-48
  • 二、社区神崇拜:仁王信仰48-51
  • 第二节 “仁王庙”的筹建:“共名制”技术的催生51-53
  • 第三节 虚名成实名:“盘王大庙”的诞生53-54
  • 本章小结54-57
  • 第三章 庙宇之经营——以华佗庙的经营过程为例57-68
  • 第一节 华佗在世:华佗信仰与华佗庙57-60
  • 第二节 治理介入:从无序经营到有序经营60-64
  • 一、无序经营60-61
  • 二、有序经营61-64
  • 第三节 经营模式创新:远程信仰服务模式64-66
  • 本章小结66-68
  • 第四章 庙宇之生产——以戴公庙会的举办过程为例68-92
  • 第一节 戴公显灵:戴公信仰和戴公老庙68-76
  • 一、戴公传说与戴公信仰68-71
  • 二、戴公老庙现状与历史71-75
  • 三、戴公老庙的管理75-76
  • 第二节 戴公庙会:戴公菩萨1300岁寿诞活动76-81
  • 一、戴公庙会的基本情况76-77
  • 二、戴公庙会的盛况77-81
  • 第三节 多方共治:庙宇之生产何以可能?81-90
  • 一、基层政府的大力配合81-84
  • 二、公司企业的积极支持84-85
  • 三、当地居民的踊跃参与85-87
  • 四、仪式专家的精心策划87-90
  • 本章小结90-92
  • 第五章 庙宇存续的治理逻辑与技术92-114
  • 第一节 庙宇治理及其权力关系92-100
  • 一、庙宇治理的四个方面92-98
  • 二、庙宇治理中的权力关系98-100
  • 第二节 庙宇存续的治理逻辑100-106
  • 一、庙为了钱,钱为了庙100-104
  • 二、神要人,人也要神104-105
  • 三、热闹逻辑105-106
  • 第三节 庙宇存续的治理技术106-112
  • 一、转换技术106-108
  • 二、举办庙会108-109
  • 三、媚上策略109-111
  • 四、合作策略111-112
  • 本章小结112-114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114-129
  • 第一节 主要结论与发现114-120
  • 一、“集体记忆”:庙宇存续的治理基础114-115
  • 二、“治理逻辑及其技术”:庙宇存续的关键115-117
  • 三、“经济利益”:庙宇存续的驱动力117-119
  • 四、“仪式专家”:庙宇存续的编织者119-120
  • 第二节 相关问题的讨论120-127
  • 一、民间信仰庙宇治理研究的步骤与方法120-123
  • 二、民间信仰庙宇的管理权与派系斗争123-124
  • 三、民间信仰仪式专家权威的树立、衰落与重塑124-127
  • 第三节 结语:不足与展望127-129
  • 参考文献129-139
  • 附录139-151
  • 后记151-15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赵世瑜;国家正祀与民间信仰的互动——以明清京师的“顶”与东岳庙为个案[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文镛盛;汉代巫觋的社会存在形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陈明文;试论民间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作用[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苏全有;葛风涛;;近十年来民间信仰功用问题研究述评[J];大连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黎昕;福建宗教发展的现状、原因与趋势[J];福建学刊;1997年S1期

7 范正义;;民间信仰研究的理论反思[J];东南学术;2007年02期

8 徐姗娜;;民间信仰与乡村治理——一个社会资本的分析框架[J];东南学术;2009年05期

9 郭于华;民间社会与仪式国家[J];读书;1999年09期

10 谢金森,张国栋,张鼎如,王福梅;民间信仰误区的解读与矫正——新时期农民信仰问题的调查[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范正义;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以闽台保生大帝信仰为中心的个案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骆建建;归来之神:一个乡村寺庙重建的民族志考察[D];上海大学;2007年

3 冯霞;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汉族移民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乔婧;重建寺庙:当代乡村社会的公共空间再重塑[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民间信仰庙宇的治理逻辑与技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77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3777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a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