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太平经》中的承负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28 13:11

  本文关键词:《太平经》中的承负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道教从立教至今,已近两千年的历史。而《太平经》要算是流传至今最早的一部重要的道教经典。承负思想作为早期道教的报应思想,是《太平经》中非常有特色的内容,是早期道教思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最早提出比较系统的道教善恶报应思想,是研究早期道教以及道教发展史的珍贵材料。本文围绕《太平经》承负说这一主题,从承负思想的内涵、渊源,《太平经》对承负思想的建构,以及承负思想的意义等角度对这一思想作一简要阐述。另外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儒道佛三种文化的并立和融合,今天我们研究早期道教的承负思想就不能够把它看作一个孤立的问题,因此本文还将它与佛教因果报应思想进行横向的比较,,以期揭示道教善恶报应思想的理论特点和理论发展脉络。
【关键词】:《太平经》 承负思想 建构 因果报应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B958
【目录】:
  • 内容提要3-4
  • Abstract4-6
  • 引言6-11
  • 1、本文的缘起和研究意义6-8
  • 2、研究现状8-9
  • 3、本文的结构和线索9
  • 4、本文研究方法和材料的获取9-11
  • 一、关于《太平经》11-17
  • 1、《太平经》成书缘由11-13
  • 2、《太平经》成书时间、作者考证13-14
  • 3、《太平经》的主要内容14-17
  • 二、承负说的内涵及渊源17-27
  • 1、“承负”的内涵17-21
  • 2、“承负”的渊源21-27
  • 三、太平经对承负思想的建构27-34
  • 1、“承负”的施行者27-28
  • 2、“承负”的对象28
  • 3、“承负”施行者和对象联系的纽带28-31
  • 4、解除“承负”的方法31-34
  • 四、承负思想与佛教"因果报应"思想34-41
  • 1、自作他受与自作自受35-37
  • 2、“失天道”与“业”37-39
  • 3、五代十世与三世因果39-41
  • 五、承负说的意义41-47
  • 1、承负说的生命伦理意义41-42
  • 2、承负说的社会伦理意义42-44
  • 3、承负说的生态伦理意义44-47
  • 结语47-49
  • 毕业论文参考书目49-51
  • 后记51-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2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广义;《太平经》伦理思想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靖娴;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报应观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太平经》中的承负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02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6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