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梯田祭祀变迁的民族生态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23:08
本文关键词:哈尼族梯田祭祀变迁的民族生态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元阳县果期村属元阳哈尼族梯田核心区,由于交通条件等各因素的影响,该地尚未成为元阳梯田旅游的主要景区,因此一直发展较为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变,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该村还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本村哈尼族的传统梯田生态文化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尤以祭祀方面最为突出。笔者在发现这一问题之后,对该村哈尼族梯田祭祀仪式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尽可能的还原这个系统的本来面貌;借以阐明果期村哈尼族的梯田文化是如何变迁的,造成其变迁的根本原因。 本文研究的关键不仅在于描述一个村寨由封闭到逐步走向开放,也不仅在于描述他们的传统农耕祭祀文化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而是试图把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面对发展和传承,他们应该如何平衡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一个大问题放到一个具体的少数民族社区之中。 论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在这一章中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以及选题的意义,并且就论文中所提到的理论借鉴了国内外的理论研究。第二部分介绍了果期村田野点概况与研究理论,这其中包括了果期村的行政区划、田野调查经历、以及研究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系统介绍了果期村哈尼族传统梯田祭祀的仪式系统及其功能,在这一部分中首先介绍了果期村中关于梯田方面的祭祀活动,梯田祭祀仪式的文化功能。第四部分主要描述了果期村哈尼族传统祭祀的现代变迁,从仪式的变迁过程分析出梯田祭祀变迁的特点,并对其变迁的原因进行系统的多方面的研究分析探讨。第五部分,则是在上述材料的基础上对哈尼族梯田祭祀文化的前景进行探讨,提出了梯田祭祀文化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困境和可发展的优势,并且对于梯田祭祀文化是消失还是传承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一些探讨。最后在结论部分,提出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果期村哈尼族梯田祭祀文化的变化是无法避免的。但是,其自身对于整个果期村哈尼族人都有着极其高的存在价值,因此如何在变化中保留其传统,传承其精华,是我们亟需探讨的另一主题。
【关键词】:哈尼族 梯田祭祀文化 变迁 民族生态学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93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导论8-20
- 一、研究缘起及其意义8-9
- (一) 研究缘起8
- (二) 选题意义8-9
- 二、文献综述9-20
- (一) 关于生态人类学研究9-14
- (二) 仪式研究14-16
- (三) 关于变迁的研究16-18
- (四) 关于哈尼族梯田的研究18-20
- 第二章 果期村田野点概况与研究理论20-28
- 一、果期村行政区划20-22
- 二、田野调查经历22-23
- 三、研究理论与方法23-28
- (一) 研究理论23-25
- (二) 研究方法25-28
- 第三章 果期村哈尼族传统梯田祭祀的仪式系统及其功能28-32
- 一、果期村哈尼族传统梯田祭祀仪式系统28-29
- 二、梯田祭祀仪式的文化功能29-32
- (一) 对农业的指导作用29-30
- (二) 文化记录与传承的作用30
- (三) 刺激物质消费与满足村民精神需求的作用30-32
- 第四章 果期村哈尼族传统梯田祭祀的现代变迁32-50
- 一、果期村梯田祭祀现代变迁32-42
- (一) 保存较完整的仪式32-36
- (二) 简化的仪式36-41
- (三) 正在消失的仪式41-42
- 二、梯田祭祀变迁的特点42-44
- (一) 祭祀节日从娱神向娱人转变42-43
- (二) 一般风俗性节日向经济文化交流会的转变43-44
- 三、果期村梯田祭祀文化变迁的民族生态学分析44-50
- (一) 生态环境的影响44-45
- (二) 政治因素的影响45-46
- (三) 经济因素的影响46-47
- (四) 教育因素的影响47-48
- (五) 交通及传媒因素的影响48-50
- 第五章 哈尼族梯田传统祭祀文化的前景的探讨50-57
- 一、果期村哈尼族梯田祭祀文化的现状分析50-54
- (一) 梯田祭祀文化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50-52
- (二) 果期村哈尼族梯田祭祀文化存在发展的优势52-54
- 二、哈尼梯田传统祭祀文化的生存前景——消失或是传承54-57
- 第六章 结论57-59
- 附录:调查地照片59-63
- 参考文献63-66
- 致谢66-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国英;生态人类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J];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05期
2 罗康隆;谭卫华;;侗族社会的“鱼”及其文化的田野调查[J];怀化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姜南;付广华;;当代生态人类学理论面临的挑战[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5期
4 杨庭硕;论地方性知识的生态价值[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罗康隆;生态人类学述略[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游俊,吴正彪;生态人类学田野调查纲要概说[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7 崔明昆;云南新平花腰傣野菜采集的生态人类学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8 罗康隆;谭卫华;;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地方性知识反思[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9 田中二郎;杨时康;;生态人类学——生态与人类文化的关系[J];昆明师专学报;1988年03期
10 许敏,田志勇;从现代文明角度看哈尼族梯田文化[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本文关键词:哈尼族梯田祭祀变迁的民族生态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6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403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