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中国穆斯林集体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5 20:35
本文关键词:虚拟与现实之间的中国穆斯林集体行动研究
【摘要】:作为一种政治理论应用的尝试,本文将抗议政治①理论的解释范围拓展到以中国穆斯林为主体的虚拟网络空间中。探讨抗议政治理论中的一些过程与机制如边界激活、认同等在虚拟空间的应用,以及它在现实空间中共同对抗议主体的作用,给出虚拟空间中这些机制与过程完成的解释,即探究虚拟空间对主体存在哪些影响,并得出虚实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些努力有助于理解当下中国穆斯林的独特“辱教”抗议性集体事件的产生与发展机制,有助于补充、拓展以中国穆斯林为主体的集体抗议“辱教”行动在虚拟空间中的相关机制形成,有助于验证抗议政治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除此之外,本文借助抗议政治理论分析了与虚拟网络空间有关的新疆地区的“东突”恐怖活动,有助于更进一步地借助抗议政治理论来衡量我国制定反恐策略上的得当与否,或给予一定的参考意义或借鉴价值。
【关键词】:集体抗议 中国穆斯林 虚实之间 集体行动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前言7-9
- 1、研究问题与研究意义7-8
- 2、和本文有关的国内研究现状,包括发展水平和存在的问题等8-9
- 第一章 中国伊斯兰教在网络空间的传播9-19
- 1、虚拟空间的本体地位与本文所用的几个空间的概念问题9-11
- 1.1 、网络空间、虚拟空间、赛伯空间的概念10
- 1.2 、虚拟空间的本体地位10-11
- 2、中国穆斯林与互联网11-15
- 3、中国伊斯兰教网站、论坛人数与网站访问量排名15-19
- 第二章 查尔斯·蒂利与集体行动相关的抗议政治理论19-27
- 1、查尔斯·蒂利及其政治理论19-21
- 2、与集体行动相关的抗议政治理论21-27
- 第三章 中国穆斯林集体抗议“辱教”案例27-36
- 1、凤凰卫视主持人“辱圣”风波27-32
- 2、丹麦漫画事件与中国穆斯林的抗议活动32-36
- 第四章 “东突”恐怖活动与网络空间36-45
- 1、“东突”恐怖活动36-39
- 2、抗议政治视域下的恐怖主义及其遏止措施39-43
- 3、“东突”在虚拟空间中的活动43-45
- 第五章 结论45-47
- 致谢47-48
- 参考文献48-51
- 外文部分48
- 专著部分48-49
- 论文部分49-51
- 硕士、博士论文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继诚;;宗教传播刍议[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2 安虎生;从因特网到因陀罗网 从佛教网络到网络佛教——中文佛教网络发展历程和现实意义浅谈[J];佛教文化;2005年01期
3 马振超;;北非中东变局透视及启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4 黄少华;;虚拟穆斯林社区的社会网络[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5 赵冰;;中国宗教互联网状况简析[J];理论界;2010年04期
6 刘玉皑;;中国穆斯林网络JAMA'AT的缘起与发展研究[J];民族论坛;2009年01期
7 孟航;中国穆斯林人口分布格局浅析[J];西北民族研究;2004年04期
8 许正林;贾兵;;当前西方基督教网络传播态势及其研究视野[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9 葛壮;;沪上外来流动穆斯林群体的精神生活——关于上海周边区县伊斯兰教临时礼拜点的考察与反思[J];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10 张远来;;网络——教会事工的器皿[J];天风;2009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冰;宗教的虚拟化传播与国家安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26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626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