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宗教论文 >

《三天内解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4 22:24

  本文关键词:《三天内解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三天内解经》 六天 三天 三道 老子神化


【摘要】:在道教史上,魏晋南北朝时期是道教发展变革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道教兴起了道经造制的高潮与清整运动,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为天师道造经成果之一的《三天内解经》于刘宋时期问世了。对于在教义方面仍稍显粗糙的天师道来说,这部道经阐述了多个那一时期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它的出现,对于丰富天师道的教义教理,促进道教理论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讨论经文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六天”与“三天”。《三天内解经》虚构了一段“六天”与“三天”交替的历史。据其描述,“六天”之治原是积极正面的,民间宗教祭祀的泛滥与佛教的传入导致了它的混乱。因此,要以新的“三天正法”取代“六天故气”。经文的造作者将这一场清整运动倒溯至汉末张道陵时期,并将刘宋时的一些清整设想也假托为老君授予张道陵之法。对于该被罢废的“六天故事”,道教采取了自我批判的态度,试图与其划清界限。在以“‘三天’代替‘六天”’的理念指导下,道教得以合理地推进自身的清整运动,从而建构起自身的宗教神圣性。 第二,老子的神格化。东汉时期,老子的神格化已见诸于文字。时至魏晋,老子的降生、形象与“世为圣者作师”三方面都被进一步神化。《三天内解经》中老子的神格化,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老子的“气化形成说”与老子的造立天地。经文称老子由玄元始三气相互作用而生,并将孕育老子的“玄妙玉女”与“李母”都描述为气化之身。如此一来,便使得老子从根源和本质上彻底神化。经文中老子布散三气形成天地万物。原先道家由“气”直接化生万物的宇宙观,到了《三天内解经》中,变为老君控制万物化生的观念。老君无疑成为了开辟天地的造物之神。 第三,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三天内解经》对道教与佛教的关系论述颇多,最主要的是“三道说”与“化胡说”。老君以“无为大道”、“佛道”、“清约大道”分别教化中原、胡国、楚越三地的人民,“三道”的运行法则是“各专其真,不使杂错”。但后来佛道传入中国,使得“三道交错”、“六天气勃”。经文声称老君要罢废“六天三道”的制度,但最终又对“三道”做出肯定,指出它们都是太上老君所传之法。“三道”一说强调了道佛同源,但最根本的源头仍是道。道教借此名义吸收佛教教义以充实自身,而对于佛教而言,则成为另一种形式的本土化宣传。 《三天内解经》中的“老子化胡说”,相较此前诸说,情节更为丰富。主角由老子一人变为老子、尹喜二人,过程也发展为“厨宾化胡”与“天竺化佛”两个阶段。并且在“天竺化佛”时,由原先的“老子化佛陀”变为“尹喜化佛陀”。由此,老子的地位得以提升,道优于佛的思想更为凸显。
【关键词】:《三天内解经》 六天 三天 三道 老子神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958
【目录】:
  • 内容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部分 《三天内解经》研究12-92
  • 绪论12-19
  • 一、问题的缘起12
  • 二、研究现状分析12-17
  • 三、本文的任务17-19
  • 第一章 《三天内解经》造作的时代背景19-33
  •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造经运动19-24
  • 一、上清派的造经19-21
  • 二、灵宝派的造经21-24
  • 三、天师道的造经24
  • 第二节 东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清整24-33
  • 一、清整运动产生的原因24-28
  • 二、北朝的道教清整28-30
  • 三、南朝的道教清整30-33
  • 第二章 论“六天”33-47
  • 第一节 “六天”观念的由来33-38
  • 一、小林正美的“六天”由来说33-35
  • 二、王宗昱的“六天”由来说35-38
  • 第二节 《三天内解经》所见之“六天”38-47
  • 一、从“六天治兴”到“六天气勃”39-41
  • 二、从“罢废六天”到“六天故事”的依旧杂错41-45
  • 三、“六天”意义的确指45-47
  • 第三章 论“三天”47-59
  • 第一节 “三天”思想的形成——以小林正美的研究为讨论重点47-52
  • 一、“三天”观念的由来47-50
  • 二、“三天”思想的形成50-52
  • 第二节 《三天内解经》所见之“三天”52-59
  • 一、“新出太上”与“新出老君”52-54
  • 二、“三天正法”的实行54-57
  • 三、“三师”之后的“六天故事”与刘宋时期清整的重续57-59
  • 第四章 《三天内解经》中的老子神格化59-75
  • 第一节 汉代的老子神格化59-65
  • 一、先秦、西汉时期书籍中的老子59-60
  • 二、东汉时期老子的神化60-65
  • 第二节 魏晋时期的老子神格化65-67
  • 第三节 《三天内解经》中的老子神格化67-75
  • 一、对老子降生的神化67-70
  • 二、老子造立天地万物70-72
  • 三、老子“国师说”与“化胡说”72-75
  • 第五章 《三天内解经》中的道佛关系75-89
  • 第一节 “三道说”的提出及其体现的道佛关系75-81
  • 一、道教“三道说”出现的背景75-76
  • 二、《三天内解经》中的“三道说”76-80
  • 三、由“三道说”所体现的道佛关系80-81
  • 第二节 老子西迁化胡中的道佛关系81-89
  • 一、“化胡说”的出现81-85
  • 二、《三天内解经》的“化胡说”85-88
  • 三、“三道”背景下的“化胡说”88-89
  • 结语89-92
  • 第二部分 《三天内解经》注92-268
  • 凡例92
  • 一、《三天内解经》(卷上)92-205
  • 参考媜文199-205
  • 二、《三天内解经》(卷下)205-268
  • 参考媜文265-268
  • 参考文献268-277
  • 后记27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益;三张“二十四治”与东晋南方道教“静室”之关系[J];东南文化;2001年11期

2 赵益;东晋南北朝古道经研究简述及分析[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4年04期

3 张维佳;余植;;略析《三天内解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4 陈中浙,刘钊;儒家“六天”说辨析[J];孔子研究;2002年03期

5 刘琳;;论东晋南北朝道教的变革与发展[J];历史研究;1981年05期

6 张泽洪;20世纪以来日本的道教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7 赵益;;南朝道经《三天内解经》再探[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8 苏宁;;《三天内解经》道教自然生态观的审美思维模式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9 刘屹;近年来道教研究对中古史研究的贡献[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4年08期

10 曾召南;;天师道名称小议[J];宗教学研究;1985年S1期



本文编号:794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zjlw/794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8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