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污染地块现状及土壤污染修复建议——以原江西日久电源科技有限公司区域为例
【部分图文】:
场地土壤调查采用分区布点和网格布点40 m×40 m的方法布点[6],1储罐区及4污水处理区和应急池区需要加密布点,上述点位加密区域按20 m%×20 m网格布点,保证每个网格里至少进行1个点位的采样。考虑到场地内地面硬化较好,且场地内土质以粉质黏土为主,污染物纵向迁移能力差,确定在土壤点位深度0.2、0.8、1.5、2、3、4、5、6 m处左右选择性的钻孔采样,能全面地反应场地内的元素分布情况。采样区共分为7个区域,分别为办公区、污水处理区、储罐区、应急池区、极板车间、精品车间、装配车间,土壤钻孔点位编号分别为S1-S3、S4-S5、S6-S9、S10、S11-S35、S36、S37-S55,共采集土壤样品375个。检测指标为无机类(p H值、重金属铜、铅、镉、镍、砷、汞、氰化物),有机类(挥发性有机物、半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基本检测项目包括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表1中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等27项检测因子[7],半挥发性有机物基本检测项目包括GB 36600—2018表1中硝基苯、苯胺、萘等11项检测因子[7]。土壤采样选用SH-30型钻机进行无水钻孔。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采用非扰动采样器将土样直接推入带塑料螺纹盖,且密封于装有甲醇的40 m L小玻璃瓶(VOAvail)中。所有送检的土壤样品污染物的检出值与筛选值进行比较,污染地块土壤样品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检出值均低于检出限,未超过GB 36600—2018《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第一类用地筛选值。无机类p H值、重金属(铜、铅、镉、镍、砷、汞、氰化物)均有检出,监测点位最大值见表1。场地内土壤p H值范围为5.62~7.67,平均值为6.53;办公区、污水处理区、精品车间、装配车间、储罐区、应急池区、极板车间等7处污染区域范围的0.2~6 m处土壤铜、镉、镍、汞、氰化物等指标均有检出,但均未超过本项目确定的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对人体健康风险可忽略;办公区、污水处理区、装配车间、精品车间等4处污染区域范围的0.2~6 m处土壤以及储罐区、应急池区、极板车间等3处污染区域范围的1.5~6 m处的土壤砷、铅等指标均有检出,但均未超过本项目确定的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值,对人体健康风险可忽略;储罐区、应急池区、极板车间等3处污染区域范围的0.2、0.8 m处的土壤的铅、砷超过GB 36600—2018第一类用地筛选限值要求。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赵述华;陈志良;张太平;彭晓春;张越男;丁琮;雷国建;;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13年06期
2 张敏;蔡五田;;污染场地土壤与地下水调查的关键思路和方法介绍——以示范项目调查为例[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6期
3 余勤飞;侯红;吕亮卿;周友亚;田军;李发生;;工业企业搬迁及其对污染场地管理的启示——以北京和重庆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11期
4 骆永明;;中国土壤环境污染态势及预防、控制和修复策略[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Yan Ma;Xiaoming Du;Yi Shi;Deyi Hou;Binbin Dong;Zhu Xu;Huiying Li;Yunfeng Xie;Jidun Fang;Zheng Li;Yunzhe Cao;Qingbao Gu;Fasheng Li;;Engineering practice of mechanical soil aeration for the remediation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contaminated sites in China: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J];Frontier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 Engineering;2016年06期
2 周云;;石油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影响因素[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5年06期
3 申嘉澍;冯宇佳;王倩倩;杜欢;杨树深;;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其植物修复研究进展[J];绿色科技;2015年12期
4 朱梦杰;;污染场地土壤初步调查布点及采样方法探讨[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5年06期
5 王新秀;涂晨;张红振;高猛;;污染场地修复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11期
6 刘玲;刘海卿;张颖;吴佳欢;薛淋丹;金群林;王袁;;石灰和粉煤灰固化修复六价铬污染土试验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5年11期
7 谢森;胡伟;宋书巧;;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31期
8 杨慧娟;张琢;顾华;温晓华;余肖峰;邵超英;;3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去除土壤中农残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5年10期
9 吴爱琴;邓焕广;张菊;罗文磊;陈诗越;;山东省水岸带土壤重金属空间赋存及与国内外对比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年10期
10 杜岳;贾建和;;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筛选方法研究[J];河北工业科技;2015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约兵;徐应明;史新;王林;林大松;梁学峰;;污灌区镉污染土壤钝化修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12年08期
2 刘芳;陈娇君;刘世亮;介晓磊;化党领;刘红恩;;玉米秸秆在土壤中腐解的动态变化及其对Cu(Ⅱ)、Cd(Ⅱ)吸附-解吸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03期
3 徐超;陈炳睿;吕高明;周航;曾敏;廖柏寒;;硅酸盐和磷酸盐矿物对土壤重金属化学固定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年05期
4 查甫生;许龙;崔可锐;;水泥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2年03期
5 郝双龙;丁园;余小芬;何春林;史蓉蓉;;粉煤灰和石灰对突发性污染土壤中重金属化学形态的影响[J];广东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6 田杰;罗琳;范美蓉;魏建宏;胡波;刘艳;;赤泥对污染土壤中Cd,Pb和Zn形态及水稻生长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2年01期
7 田宇;邓忠良;宁寻安;刘敬勇;周剑波;;制革污泥固化稳定化处理[J];环境化学;2012年01期
8 郝汉舟;陈同斌;靳孟贵;雷梅;刘成武;祖文普;黄莉敏;;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固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生态学报;2011年03期
9 杜延军;金飞;刘松玉;陈蕾;张帆;;重金属工业污染场地固化/稳定处理研究进展[J];岩土力学;2011年01期
10 王林;徐应明;孙扬;梁学峰;秦旭;;海泡石及其复配材料钝化修复镉污染土壤[J];环境工程学报;2010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波;罗文娟;;重金属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选择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9年07期
2 嵇东;孙红;;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修复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年12期
3 冉浩学;周朋;谢名淇;刘家利;何建霖;吴泽笠;王荣华;白少元;;土壤重金属污染与防治——以广西为例[J];环境与发展;2019年04期
4 纪爱玲;;治理重金属污染 破瓶颈方能见成效[J];化工管理;2013年17期
5 冯昕悦;王红;王昱璇;史加腾;卢平;;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研究进展[J];化工管理;2018年31期
6 王意锟;张焕朝;郝秀珍;周东美;;有机物料在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土壤通报;2010年05期
7 周志方;周宁馨;刘金豪;;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基金组织机制研究——基于“央地”分权视角[J];当代经济;2020年08期
8 鲁雪梅;周艳欣;;螯合剂在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7年22期
9 顾济沧;赵娟;;云南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及治理技术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10年05期
10 冯慧敏;李海渤;;粤北地区重金属污染菜地现状及土壤修复对策与建议——以韶关为例[J];湖南生态科学学报;2018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小磊;基于新型多孔碳/铋复合材料和MXenes的重金属电化学传感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年
2 王中阳;朝阳地区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与来源解析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18年
3 王利军;宝鸡长青工业园区土壤和灰尘重金属污染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4 郭蕊;环境重金属污染对花背蟾蜍繁殖对策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9年
5 甘延东;农业种植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协同评估、源贡献分析和农产品摄入健康风险[D];山东大学;2019年
6 李静;镍钴冶炼中典型重金属污染识别与防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5年
7 贾尧;工业废水重金属LIBS在线监测系统功能设计与验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8年
8 刘霈珈;县域重金属污染农用地土壤安全利用评价与调控[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年
9 李冠杰;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基层环境监管体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周洪英;徐州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与环境磁学响应[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浩;某矿区农田重金属污染工程—植物联合修复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6年
2 黄海红;改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对水中重金属和染料的吸附研究[D];湖南大学;2019年
3 周宇杰;土壤重金属(Pb~(2+)和Cu~(2+))库的有机组分与调控[D];海南大学;2018年
4 王珂;韶关市铁龙林场农田土壤污染调查及修复治理研究[D];华南农业大学;2018年
5 何超;广西喀斯特地貌区域工业区及历史采矿区河流流域的七种重金属污染程度探究[D];广西大学;2019年
6 李晓君;《湖南省湘江保护条例》中重金属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7年
7 刘倩;山东省J县农田土壤与农作物重金属污染分析[D];山东农业大学;2019年
8 牛静远;典型蟹池底泥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检测标准研究[D];延边大学;2019年
9 张军;离子型稀土矿区重金属污染调查及Pb形态转化过程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9年
10 吴会龙;纤维加筋水泥固化重金属污染土的路用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8562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ngtaihuanjingbaohulunwen/28562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