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的合成及其在拟南芥中的初步定位
发布时间:2025-05-08 02:16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是一种微生物源除草物质,对马唐等杂草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为了明确其作用机理以及作用靶标,本研究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得到了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的荧光标记物,并通过小分子化合物荧光示踪技术,研究该化合物在拟南芥内的定位情况。研究结果如下:(1)在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非主要活性位点上偶联荧光基团(9-蒽甲醛),设计合成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荧光标记物LX-2,其结构采用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进行表征确证,实现了实时无损检测该化合物在拟南芥中作用通路和部位。(2)以拟南芥为试验植物,通过带药平皿法测定了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及其荧光标记物LX-2的除草活性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和LX-2均对拟南芥表现出较好的的抑制效果,IC50分别为29.84 mg/L和20.81 mg/L。采用小杯法测定了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及其荧光标记物LX-2对马唐和反枝苋的除草活性发现,当药物浓度为200.00 mg/L时,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及其荧光标记物LX-2对这两种杂草的抑制率均在...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除草活性天然产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除草作用靶标研究方法
1.2.1 生物信息学
1.2.2 荧光标记技术
1.2.3 分子对接
1.2.4 亲和层析
1.2.5 药物亲和靶标稳定性分析
1.3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除草活性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植物
2.1.2 主要试剂及药品
2.1.3 供试仪器
2.1.4 供试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LX-2的合成及结构确定
2.2.2 溶剂筛选
2.2.3 LX-2的除草活性测定
2.2.4 LX-2的荧光光谱测定
2.2.5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2.2.6 LX-2吸收动力学曲线和洗脱曲线测定
2.2.7 LX-2对拟南芥显微结构的影响
2.2.8 LX-2在拟南芥内的定位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LX-2结构的确定
3.1.1 LX-2氢谱
3.1.2 LX-2高分辨质谱
3.2 溶剂对LX-2荧光强度的影响
3.3 LX-2的除草活性测定
3.3.1 LX-2对拟南芥的活性
3.3.2 LX-2对马唐的活性
3.3.3 LX-2对反枝苋的活性
3.4 LX-2的荧光光谱
3.5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3.5.1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3.5.2 LX-2荧光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3.6 LX-2吸收动力学曲线和洗脱曲线
3.6.1 LX-2的吸收动力学曲线
3.6.2 LX-2的洗脱曲线
3.7 LX-2对拟南芥显微结构的影响
3.7.1 LX-2对拟南芥根部显微结构的影响
3.7.2 LX-2对拟南芥幼根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3.8 LX-2在拟南芥内的定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4044165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1 前言
1.1 除草活性天然产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2 除草作用靶标研究方法
1.2.1 生物信息学
1.2.2 荧光标记技术
1.2.3 分子对接
1.2.4 亲和层析
1.2.5 药物亲和靶标稳定性分析
1.3 4-羟基-3-甲氧基肉桂酸乙酯除草活性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立题背景及意义
2 材料和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植物
2.1.2 主要试剂及药品
2.1.3 供试仪器
2.1.4 供试培养基
2.2 试验方法
2.2.1 LX-2的合成及结构确定
2.2.2 溶剂筛选
2.2.3 LX-2的除草活性测定
2.2.4 LX-2的荧光光谱测定
2.2.5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2.2.6 LX-2吸收动力学曲线和洗脱曲线测定
2.2.7 LX-2对拟南芥显微结构的影响
2.2.8 LX-2在拟南芥内的定位
2.3 数据处理及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LX-2结构的确定
3.1.1 LX-2氢谱
3.1.2 LX-2高分辨质谱
3.2 溶剂对LX-2荧光强度的影响
3.3 LX-2的除草活性测定
3.3.1 LX-2对拟南芥的活性
3.3.2 LX-2对马唐的活性
3.3.3 LX-2对反枝苋的活性
3.4 LX-2的荧光光谱
3.5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和光照强度的关系
3.5.1 LX-2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3.5.2 LX-2荧光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3.6 LX-2吸收动力学曲线和洗脱曲线
3.6.1 LX-2的吸收动力学曲线
3.6.2 LX-2的洗脱曲线
3.7 LX-2对拟南芥显微结构的影响
3.7.1 LX-2对拟南芥根部显微结构的影响
3.7.2 LX-2对拟南芥幼根亚显微结构的影响
3.8 LX-2在拟南芥内的定位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件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录
本文编号:40441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boshibiyelunwen/4044165.html
上一篇:基于区块链的草原畜产品溯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