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融券交易与证券市场质量
发布时间:2017-11-01 01:12
本文关键词:融资融券交易与证券市场质量
更多相关文章: 融资融券 证券市场质量 波动性 流动性 价格发现
【摘要】:融资融券在海外资本市场有着悠久的交易历史,国外学者对于融资融券交易影响的研究广泛而又深刻,不过,关于融资融券交易对于证券市场运行质量的影响尚未形成一致结论,甚至富有争议,融资融券交易也经常被归咎于造成股市的价格波动。中国资本市场于2010年3月31日开始引入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沪深股市从此结束了单边做多市场,开启了双向交易制度。关于融资融券交易制度对于沪深股市运行质量影响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衡量证券市场质量的核心指标为波动性、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效率,本文也基于这三个研究视角实证检验融资融券交易对于证券市场质量的影响。本文主要的研究贡献在于运用个股层面的微观数据考察了融资融券交易对于证券市场质量的影响,并实证检验了在牛市和熊市不同的外部市场环境下,融资融券交易对于个股波动性和流动性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样本期间选取自2010年3月3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基于沪深股市市场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起因果引致作用,融资融券交易是股市波动率的格兰杰因;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流动性则不起因果引致作用,融资融券交易不是股市流动性的格兰杰因。(2)基于沪深个股数据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标的股票的波动性要显著高于非融资融券标的股票,融资融券交易显著降低了个股的价格波动。融资融券标的股票流动性要显著高于非融资融券标的股;融资融券交易显著提升了个股的流动性。(3)考虑外部市场特征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牛市和熊市不同的外部市场环境下,融资融券交易对于个股波动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牛市行情中,融资融券交易降低个股波动的作用有限,反而可能会加剧个股波动;融资融券交易对于个股流动性的影响,在牛市和熊市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则不存在显著差异。(4)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实证结果表明融资融券交易提升了个股的价格发现效率。融资融券制度推行后,个股收益率负偏程度和个股收益的波动性都显著降低,股价崩盘的概率显著下降,个股流动性水平则得到显著提高。基于以上实证结论,本文认为样本期内融资融券交易制度提高了沪深股市运行质量,不过也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融资融券制度,促进融资和融券业务均衡发展,以降低其在牛市行情中对股价的冲击。
【关键词】:融资融券 证券市场质量 波动性 流动性 价格发现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832.4;F832.51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4
- 1 绪论14-28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14-16
- 1.2 相关概念界定及中国融资融券交易发展概况16-23
- 1.2.1 相关概念界定16-18
- 1.2.2 融资融券交易发展概况18-23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3-26
- 1.3.1 研究内容23-24
- 1.3.2 论文结构安排24-26
- 1.3.3 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26
- 1.4 论文的研究贡献与不足26-28
- 1.4.1 论文的研究贡献26-27
- 1.4.2 论文的不足之处27-28
- 2 融资融券对证券市场质量影响文献综述28-43
- 2.1 融资融券对股市稳定影响文献综述28-31
- 2.1.1 融资融券交易与股市波动28-30
- 2.1.2 融资融券交易与收益偏度30-31
- 2.1.3 融资融券交易与股市崩盘31
- 2.2 融资融券对股市流动性影响文献综述31-33
- 2.3 融资融券对股市定价效率影响文献综述33-40
- 2.3.1 融资融券与股价高估33-38
- 2.3.2 融资融券与价格发现效率38-40
- 2.4 文献评述40-41
- 2.5 本文研究视角41-42
- 2.6 本章小结42-43
- 3 融资融券交易影响证券市场质量的理论分析43-64
- 3.1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缘起43-44
- 3.2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内涵44-45
- 3.3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内容45-49
- 3.3.1 市场交易机制45-47
- 3.3.2 市场参与者47-48
- 3.3.3 交易指令48-49
- 3.3.4 交易规则49
- 3.3.5 信息披露要求49
- 3.4 市场微观理论的发展阶段49-54
- 3.4.1 存货模型发展阶段50-51
- 3.4.2 信息模型发展阶段51-53
- 3.4.3 看法差异模型阶段53-54
- 3.5 衡量证券市场运行质量的指标54-63
- 3.5.1 流动性54-59
- 3.5.2 波动性59-62
- 3.5.3 有效性62-63
- 3.5.4 透明度63
- 3.6 本章小结63-64
- 4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64-102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64-65
- 4.2 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A股的市场数据65-84
- 4.2.1 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65-66
- 4.2.2 变量描述统计66-69
- 4.2.3 实证分析方法69-70
- 4.2.4 实证结果与分析70-84
- 4.3 融资融券交易对个股波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A股的个股数据84-100
- 4.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84
- 4.3.2 模型构建84-85
- 4.3.3 回归结果与解释85-88
- 4.3.4 稳健性检验88-97
- 4.3.5 内生性检验97-98
- 4.3.6 考虑外部市场态势的进一步分析98-100
- 4.4 本章小结100-102
- 5 融资融券交易对股市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102-139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02-103
- 5.2 融资融券交易对市场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A股的市场数据103-112
- 5.2.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103-104
- 5.2.2 变量描述统计104-106
- 5.2.3 实证结果与分析106-112
- 5.3 融资融券交易对个股流动性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沪深A股的个股数据112-138
- 5.3.1 指标选取与数据来源112-114
- 5.3.2 模型构建114-115
- 5.3.3 回归结果分析115-118
- 5.3.4 稳健性检验118-136
- 5.3.5 内生性检验136-137
- 5.3.6 考虑外部市场态势的进一步分析137-138
- 5.4 本章小结138-139
- 6 融资融券的价格发现效率研究139-153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39-140
- 6.2 融资融券的定价效率研究140-147
- 6.2.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140
- 6.2.2 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140-142
- 6.2.3 价值高估检验142-145
- 6.2.4 公告日效应检验145-147
- 6.3 基于异质信念的价值高估检验147-149
- 6.3.1 变量说明与描述统计147-148
- 6.3.2 回归结果与分析148-149
- 6.4 事件日前后股票收益波动分布及流动性变化的影响检验149-151
- 6.5 本章小结151-153
- 7 结论及政策建议153-156
- 7.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及进一步探讨153-154
- 7.1.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153-154
- 7.1.2 关于研究结论的进一步探讨154
- 7.2 政策建议154-155
- 7.3 研究展望155-156
- 参考文献156-167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167-168
- 后记168-1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绵陛;;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研究的新进展[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王e,
本文编号:112457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124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