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节事对旅游城市品牌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1 11:14

  本文关键词:节事对旅游城市品牌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节事 旅游城市品牌 品牌联想 WSR系统方法论 品牌资产理论


【摘要】:在当前的旅游城市全球性竞争的背景下,品牌作为旅游城市获取竞争优势,吸引企业、投资、游客、居民、从业人员、各类公共机构等资源的战略工具已为国内外专家和业界所认同。节事以其巨大的形象传播聚焦效应、经济收益集聚效应和关联产业带动效应而受到旅游城市的重视,已成为政府、企业、个体向旅游者、消费者和地区居民展示自身形象、获得认同的一种重要组合工具,是旅游城市品牌定位、塑造、传播、转型和优化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品牌联想的视角出发,将节事界定为旅游城市品牌的重要来源和影响因素,提出并检验一个节事对旅游城市品牌影响的理论模型,具体而言就是检验节事所产生的品牌联想对旅游游城市品牌的相关关系及影响强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本研究在完成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节事对旅游城市品牌影响的假设模型,以三亚为例,对其标志性节事进行了问卷调查,利用SPSS17.0和AMOS21.0对所得样本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模型检验。研究发现以下结论:(1)节事产生品牌联想、品牌联想影响城市品牌的总体假设模型得到验证,节事通过品牌联想这个中介变量对旅游城市品牌产生影响;(2)节事物理要素对旅游利益联想、城市属性联想和游客态度联想分别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通过旅游利益联想和城市属性联想对旅游城市品牌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3)节事事理要素分别对城市属性联想和游客态度联想都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通过城市属性联想对旅游城市品牌有显著的积极影响;(4)节事人理要素分别对城市属性联想和游客态度联想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并通过城市属性联想对旅游城市品牌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5)节事事理要素对旅游利益联想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节事人理要素对旅游利益联想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游客态度联想对旅游城市品牌没有显著的积极影响。此外,本研究通过文本分析法对调查问卷的开放式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三亚未来需要加强休闲旅游型节事、体育赛事型节事、文艺娱乐型节事、文化庆典型等四大类型的节事引进和培育,调查问卷还推荐了前10名的节事主题依次是:海洋节、选美节、体育节、旅游节、黎苗节、美食节、婚庆节、欢乐节、音乐节、电影节等。
【关键词】:节事 旅游城市品牌 品牌联想 WSR系统方法论 品牌资产理论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592.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2
  • 1 绪论12-21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12-14
  • 1.1.1 旅游城市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平台12
  • 1.1.2 城市品牌是旅游城市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选择12-13
  • 1.1.3 节事是旅游城市品牌建设的战略工具13
  • 1.1.4 节事与三亚旅游城市品牌的成功实践经验值得研究13-14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4-15
  • 1.2.1 研究目的14
  • 1.2.2 研究意义14-15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5-19
  • 1.3.1 研究内容15-16
  • 1.3.2 研究方法16-19
  • 1.4 技术路线19-21
  • 2 文献综述21-43
  • 2.1 旅游城市品牌研究进展21-28
  • 2.1.1 城市与旅游城市的概念21-23
  • 2.1.2 旅游城市品牌的概念界定23-25
  • 2.1.3 旅游城市品牌构成研究25-26
  • 2.1.4 旅游城市品牌管理研究26-27
  • 2.1.5 旅游城市品牌文献的思考与评价27-28
  • 2.2 节事研究进展28-35
  • 2.2.1 节事的概念与类别28-29
  • 2.2.2 节事影响研究29-32
  • 2.2.3 节事旅游研究32-34
  • 2.2.4 节事研究的发现与评价34-35
  • 2.3 品牌联想研究进展35-41
  • 2.3.1 品牌联想的概念界定35-36
  • 2.3.2 品牌联想的构成研究36-38
  • 2.3.3 对品牌联想作用的分析38-40
  • 2.3.4 品牌联想的塑造路径研究40-41
  • 2.3.5 品牌联想研究的发现与评价41
  • 2.4 文献研究发现与评价41-43
  • 2.4.1 品牌是旅游城市营销的最新发展和获取竞争优势的的源泉41-42
  • 2.4.2 节事通过品牌联想对旅游城市品牌实现再现和强化42
  • 2.4.3 节事影响研究需要开辟新范式42-43
  • 3 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43-82
  • 3.1 品牌资产理论与旅游城市品牌43-49
  • 3.1.1 Aaker的品牌资产模型简介43-44
  • 3.1.2 Keller的CBBE模型简介44-46
  • 3.1.3 Aaker和Keller模型的共同点46-47
  • 3.1.4 品牌联想是旅游城市品牌和品牌资产的核心47-48
  • 3.1.5 节事是品牌联想的重要来源48-49
  • 3.2 WSR系统方法论与节事要素集成49-53
  • 3.2.1 WSR系统方法论49-50
  • 3.2.2 节事系统要素挖掘与提取50-52
  • 3.2.3 节事要素集成的结果52-53
  • 3.3 节事对三亚城市品牌影响的实践研究53-80
  • 3.3.1 三亚基本情况53-55
  • 3.3.2 三亚旅游发展情况55-58
  • 3.3.3 三亚节事发展阶段58-60
  • 3.3.4 节事与三亚城市品牌互动发展分析60-69
  • 3.3.5 节事对三亚城市品牌发展的总体特征69-72
  • 3.3.6 节事对三亚城市品牌发展的主要贡献72-80
  • 3.4 节事对旅游城市品牌的影响理论模型80-82
  • 4 量表开发82-92
  • 4.1 初始量表开发82-84
  • 4.1.1 节事要素层级测量82-83
  • 4.1.2 品牌联想层级测量83
  • 4.1.3 城市品牌影响层级变量测量83-84
  • 4.2 调查问卷设计84-87
  • 4.2.1 问卷内容安排85-86
  • 4.2.2 问卷度量选择86
  • 4.2.3 问卷调整及初稿86-87
  • 4.3 问卷预试与检验87-92
  • 4.3.1 数据收集87-88
  • 4.3.2 数据描述88-90
  • 4.3.3 量表确定90-92
  • 5 数据分析92-110
  • 5.1 数据收集与整理92-93
  • 5.2 数据描述93-94
  • 5.3 信度分析94-96
  • 5.4 模型分析与假设检验96-107
  • 5.4.1 探索性因子分析96-98
  • 5.4.2 验证性因子分析98-102
  • 5.4.3 模型修正102-107
  • 5.5 结果分析107-110
  • 6 研究启示与展望110-115
  • 6.1 研究结论与讨论110-113
  • 6.1.1 研究结论110-112
  • 6.1.2 研究创新112
  • 6.1.3 主要讨论112-113
  • 6.2 管理建议113-114
  • 6.3 研究展望与局限114-115
  • 6.3.1 研究展望114
  • 6.3.2 研究局限114-115
  • 参考文献115-123
  • 附件一: 关于三亚节事感知、品牌联想及影响调查问卷123-127
  • 附件二:深度访谈嘉宾基本情况127-128
  • 附件三:专家小组会议议程128-129
  • 附件四:1984-2000年三亚主要节事及分类129-131
  • 附件五:2011年至今到访三亚的国家领导人及外国元首(部分)131-132
  • 附件六: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境内首船活动三亚火炬手132-133
  • 附件七:三亚城市品牌定位与塑造历程133-134
  • 后记1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辽吉;;利益主体管理与节事产业化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6年06期

2 戴光全;张骁鸣;;关注大型节事活动对于节事学科与节事教育的影响[J];旅游学刊;2009年01期

3 刘少和;李秀斌;;大型节事的文化展示与文化传播[J];旅游学刊;2009年03期

4 刘亭立;王诚庆;;重大节事的经济效应实证研究——以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反应为切入点[J];旅游学刊;2011年05期

5 戴林琳;;从城市到乡村:节事及节事旅游在乡村地域的发展动因及其应用前景[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年06期

6 廖俊;花莲莲;戴光全;;国内外阈限研究综述及其对节事阈限研究的启示[J];旅游论坛;2013年01期

7 戴林琳;;乡村节事的发展态势及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13年06期

8 王晓敏;戴光全;;旅游节事的“全球地域化”[J];旅游学刊;2013年06期

9 张文凤;;基于整合营销观念的的辽宁省节事营销[J];商;2013年04期

10 刘丽萍;李莉娜;袁莉;;武汉城市圈背景下节事营销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涛;;节事动机研究述评与展望[A];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肖璐;戴光全;;基于区域联系的节事游客地方认同的扩散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3 李金玺;;新城建设背景下的通州节事发展研究[A];《2013北京文化论坛——节日与市民生活》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卢晓;大型节事的市场化运作管理[N];中国旅游报;2012年

2 陈瑜;以职业手笔“点化”文化节事[N];解放日报;2003年

3 陈民宪;宁波节事发展报告[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中国会展节事财富论坛引领会展节事新趋势[N];国际商报;2009年

5 河南省许昌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高洪涛;河南花卉旅游节事比较研究[N];中国旅游报;2013年

6 记者 陈峰华;接轨“世博”:嘉兴开打会展节事牌[N];嘉兴日报;2009年

7 郑兵兵 郭飞;好客山东贺年会打造全国顶级节事品牌[N];中国旅游报;2011年

8 吴丹;节日庆典是我们的名片[N];第一财经日报;2007年

9 刘焱 娄叶;国民休闲汇全力打造幸福山东[N];中国旅游报;2011年

10 阮文生 李洪;黟县特色种植为旅游锦上添花[N];黄山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祥项;节事对旅游城市品牌的影响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春鼎;游客的节事场所依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廖俊;吉祥符号对节事形象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3 顾宗欣;基于事前视角的居民对节事的区域影响感知与态度[D];南京大学;2013年

4 刘峰;山东农业节事品牌虚拟代言人设计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5 谭健萍;传统物产型节事形象的测量探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6 郝臻;论节事转型中的市场定位切换[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肖璐;节事感知与地方认同的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8 花莲莲;地方性节事游客的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9 常茜;休闲时代背景下上海节事旅游发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崔宴芳;河南节事旅游开发研究[D];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265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1265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e92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