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TFP的作用
本文关键词: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TFP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生产性服务贸易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TFP) 前向溢出效应
【摘要】: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其生产率的变动将直接影响我国整体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我国已经成为了制造业大国,制成品出口额位列世界第一,但我国制造业的生产主要依靠的是物质的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生产率还比较低下,竞争力还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其核心就在于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TFP)的提升,而这又不能脱离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来单独实现,因为生产性服务主要是为制造业提供中间产品和服务,是其成本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我国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跟不上制造业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就我国引进的生产性服务对制造业生产率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探讨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是否对我国制造业生产率的全面提升产生了正面的影响,这对制造业的产业升级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非常具有研究意义的。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一)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影响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机理进行了阐述,认为生产性服务贸易是通过贸易补充效应、贸易竞争效应、价值链分工效应、规模经济效应、人力资本效应和产业协同演进效应来对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发生作用的。(二)对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从总量上看,我国生产性服务跨境贸易和商业存在之间并没有体现出此消彼长的替代现象,而是呈同步迅猛发展的态势,其中商业存在发展的速度更快,但跨境贸易的规模比商业存在大的多。两者在各自领域中的比重都超过了一半,但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却都非常的小;生产性服务贸易中传统服务贸易占的比重大,新兴服务贸易比重小,但新兴服务贸易发展的速度比传统的快;两种服务贸易方式体现出了一定的互补性。(三)利用投入产出方法,对中国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现状进行了研究,发现:(1)我国制造业是“高拉动型”产业,是拉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其他国家相比,人均增加值偏低、国际竞争力还比较弱;(2)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正在逐步上升,但是我国生产性服务业是典型的“高附加值,低拉动型”产业,即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是比较小的;虽然生产性服务主要需求对象为第二产业,但其在制造业总投入中的比例不高;(3)无论是从投入角度还是从消耗角度看,我国制造业融合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程度都大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于制造业的程度;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显著的依赖于制造业,但后者却并不显著地依赖于前者;两业共生关系正在向均衡性融合形态转变。(四)采用Fare构建的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曼奎斯特指数(Malmquist Index)法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全部30个分行业2001-2013年TFP的变化。发现在大部分的年份里大部分制造业的生产率是上升的,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改善共同促进了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其中技术进步的作用较为大一些。(五)使用面板数据和STATA12就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从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对制造业整体TFP的影响角度进行了研究,发现:(1)生产性服务的跨境贸易和商业存在的前向溢出效应都能显著促进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但跨境贸易在当期促进制造业TFP的力度是商业存在的3倍多;(2)两种生产性服务贸易提升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方式有所不同,商业存在是通过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来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的,而跨境贸易则是通过同时促进制造业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来提升其全要素生产率的;(3)跨境贸易和商业存在溢出效应对制造业生产率的某些方面存在滞后性,在提升中国制造业纯技术效率和改进规模效率方面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其次,就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对制造业分行业生产率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1)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大部分行业的TFP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2)跨境贸易无论是对我国制造业的整体还是对各细分行业的TFP当期的提升作用都远大于商业存在;(3)两种形式的生产性服务贸易都主要是通过促进技术进步来提升制造业的整体和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4)两者对提升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方面存在极大的滞后效应;(5)由于存在要素密集度的差异,使得两者对制造业三个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程度各有偏重。最后,从生产性服务分行业贸易溢出效应对制造业TFP影响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发现:(1)除了运输服务业,其他4类生产性服务业的商业存在对中国制造业TFP全部呈显著的推动作用,其中作用最大的分别是信息服务和其他商务服务;(2)除了信息服务,各分行业的跨境贸易对中国制造业TFP全部呈显著的推动作用,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运输、金融和科技服务;(3)除了信息服务和其他商务服务业跨境贸易的作用小于商业存在以外,其他分行业跨境贸易的作用均远远大于各自的商业存在。(六)对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六大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大部分的影响因素都还没有达到能促进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溢出效应的作用。(七)最后,根据现状分析和实证分析的结果结合影响因素的表现,给出了发挥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链接溢出效应,提升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贸易 制造业 全要素生产率(TFP) 前向溢出效应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2.68;F424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7
- 第1章 绪论17-29
- 1.1 研究背景17-22
- 1.1.1 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导致外需增长乏力18-19
- 1.1.2 环境和成本问题凸显19-21
- 1.1.3 生产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的支撑不足21-22
-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22-24
- 1.2.1 研究目的22-23
- 1.2.2 研究意义23-24
- 1.3 研究方法24-26
- 1.4 论文结构安排26-28
- 1.5 论文的创新之处28-29
-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及文献综述29-42
- 2.1 相关概念29-33
- 2.1.1 生产性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29-31
- 2.1.2 生产性服务贸易定义及相关分类31-33
- 2.2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33-36
- 2.3 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与制造业生产率关系36-38
- 2.3.1 进口贸易溢出效应和生产率的关系36
- 2.3.2 FDI溢出效应和生产率的关系36-37
- 2.3.3 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与制造业生产率的关系37-38
- 2.4 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提升制造业生产率的渠道38-39
- 2.5 实证方面的研究进展39-40
- 2.6 文献评述40-42
- 第3章 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机理42-52
- 3.1 溢出效应42-43
- 3.2 相关理论43-47
- 3.2.1 经济增长理论43-45
- 3.2.2 国际贸易理论45-47
- 3.3 生产者服务贸易促进制造业生产率提升的机制47-52
- 3.3.1 贸易补充效应47-48
- 3.3.2 贸易竞争效应48
- 3.3.3 价值链分工效应48-49
- 3.3.4 规模经济效应49-50
- 3.3.5 人力资本效应50
- 3.3.6 产业协同演进效应50-52
- 第4章 中国生产性服业和制造业互动发展现状52-88
- 4.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52-66
- 4.1.1 生产性服务业范围的界定52-56
- 4.1.2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概况56-62
- 4.1.3 生产性服务业存在的问题62-66
- 4.2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现状66-77
- 4.2.1 世界及中国服务贸易概况66-68
- 4.2.2 生产性服务贸易范围的界定68-69
- 4.2.3 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现状69-77
- 4.3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77-83
- 4.3.1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77-80
- 4.3.2 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经济联系80-81
- 4.3.3 存在的问题81-83
- 4.4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与互动发展现状83-86
- 4.4.1 融合度指标83-85
- 4.4.2 两业融合的特点85-86
- 4.5 本章小结86-88
- 第5章 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对中国制造业TFP影响的实证研究88-123
- 5.1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89-100
- 5.1.1 全要素生产率(TFP)测算方法89-91
- 5.1.2 中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91-100
- 5.2 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对制造业整体生产率影响的实证100-105
- 5.2.1 回归方程的确定及说明100-101
- 5.2.2 指标和数据的处理及说明101-102
- 5.2.3 估计和检验102-105
- 5.3 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对制造业分行业TFP的影响105-112
- 5.3.1 制造业分类标准及回归方程的设定106-107
- 5.3.2 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技术溢出对制造业分行业生产率的影响实证107-112
- 5.4 生产性服务分行业贸易溢出效应对制造业TFP影响的实证112-122
- 5.4.1 数据处理及方程设定112-113
- 5.4.2 生产性服务分行业贸易对制造业生产率影响实证113-122
- 5.5 本章小结122-123
- 第6章 影响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TFP前向溢出效应的因素分析123-139
- 6.1 生产性服务贸易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及其影响机理123-127
- 6.1.1 经济发展水平124
- 6.1.2 经济开放度124-125
- 6.1.3 市场化水平125
- 6.1.4 人力资本水平125-126
- 6.1.5 研发(R&D)水平126
- 6.1.6 金融发展程度126-127
- 6.2 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研究127-137
- 6.2.1 经济发展水平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的影响127-128
- 6.2.2 经济开放度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的影响128-130
- 6.2.3 市场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的影响130-132
- 6.2.4 人力资本水平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的影响132-134
- 6.2.5 国内的研发水平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的影响134-136
- 6.2.6 金融发展程度对生产性服务贸易前向溢出效应的影响136-137
- 6.3 本章小结137-139
- 第7章 结论及政策建议139-149
- 7.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139-140
- 7.2 发挥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TFP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整体思路140-141
- 7.3 发挥生产性服务贸易对制造业TFP前向技术溢出效应的具体思路141-148
- 7.3.1 继续扩大生产性服务的进口贸易141-144
- 7.3.2 鼓励制造业服务外包的发展144-146
- 7.3.3 充分考虑各影响因素的作用146-148
- 7.4 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展望148-149
- 参考文献149-160
- 致谢160-16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161-1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蒙英华;黄宁;;中美服务贸易与制造业效率——基于行业面板数据的考察[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2 吕政;刘勇;王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产业互动的研究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08期
3 蒋昭乙;;服务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影响机制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3期
4 顾国达;周蕾;;全球价值链角度下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水平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方法[J];国际贸易问题;2010年05期
5 汪应洛;;创新服务型制造业,优化产业结构[J];管理工程学报;2010年S1期
6 毛日f;魏浩;;所有权特征、技术密集度与FDI技术效率外溢[J];管理世界;2007年10期
7 邱爱莲;崔日明;;生产性服务贸易对中国制造业TFP提升的影响:机理与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和分行业进口的角度[J];国际经贸探索;2014年10期
8 郑春霞;陈漓高;;国际分工深化中生产者服务贸易的增长及对我国的启示[J];世界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9 尚涛;陶蕴芳;;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开放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关系研究——基于脉冲响应函数方法的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10 李晓青;宋治涛;;国外服务业理论研究述评[J];经济论坛;2010年08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楠;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日本案例[D];辽宁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29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12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