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异质性视角下制造业出口持续时间分析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9 09:43

  本文选题:制造业出口贸易 切入点:持续时间 出处:《湖南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早已确立贸易大国的地位,扮演着世界工厂的角色。然而自金融危机以后,国内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外需市场亦萎靡不振,长期以来所依赖的“人口红利”即将耗尽。在全世界都急于走出危机的背景下,以美国、德国为代表的先进国家表现抢眼,率先走出危机,并提出重塑制造业竞争力的口号;另一方面,以印度、墨西哥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利用资源与成本优势抢占国际市场,中国的制造业出口贸易面临着双重夹逼,形势不容乐观。现有研究大都以中国自身为研究对象,缺乏国际视野和跨国的比较研究,使得对于贸易格局的认识和理解略有偏颇。同时,贸易格局和形式的演变不仅体现在总量缩减也反映为增量波动的方面。现有文献相当部分是从总量的视角研究相关贸易问题,而本文则主要从微观数据入手,从贸易关系的动态变化为出发点,首先从理论层面上阐释了传统贸易中难以解释的“零点”问题,从逻辑上厘清了导致贸易关系出现断点的因素;其次,本文在全球视角下,研究并比较了全球主要制造业出口大国贸易持续时间的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然后从中国总体、分区域、分所有制、分出口目的地、分出口产品质量、分产品核心程度和分经济类型的7个层面描述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各个分布特征;最后,利用二元离散模型实证检验企业产品异质性对制造业企业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从国家—产品—国家的匹配关系链来看:(1)从世界主要制造业大国出口贸易持续时间而言,总体上中国已经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的制造业国家在维持制造业出口贸易关系的能力方面不相上下。然而从制造业产品出口的生存函数形态或者各个时间区间生存率的累积大小等方面考察,情况出现了显著的不同。具体而言,中国制造业出口生存函数在较短的时间内倾斜程度相对不大,但是从图形的局部来看却在某个阈值之后未出现明显的趋缓,而反观其他国家则大致表现为时间较短的区间内比较陡峭,而在某一阈值以后就逐渐变得平缓的基本特征。此外,4年内中国制造业出口生存率下降的幅度很大,从70.39%下降到27.51%,累积下降幅度高达到了42.88%。与传统制造业强国相比,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仍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同时即便是已保持较长贸易关系的制造业企业,相比其他发达国家仍面临着更大的失败风险。(2)从制造业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因子来看,总体而言,无论是出口目标国的特征变量还是产品层面的特征变量对各国出口持续时间均有显著的影响,但从不同国家来看,一些自变量对制造业产品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处在明显的差异,例如中国制造业产品对那些人均收入更高的国家吸引力有限,虽然总量上关系密切,但这一关系并不稳定。从企业—产品(产品组合)—国家的匹配关系链来看:(1)从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总体特征和分样本特征分析来看,总体上,我国出口企业随着出口贸易关系持续时间的增加,生存率都呈下降趋势,但是3年以后下降的幅度明显趋缓;分区域上,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企业产品出口的稳定性更高;分所有制上,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分出口目的国上,出口到发达国家的企业出口贸易体现了较强的持久性与稳定性;分出口产品质量上,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企业出口生产率高,持续时间更长,出口产品的质量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分核心程度上,不同核心程度产品的生存时间存在显著差异,随着企业一产品核心程度上升,其出口生存概率显著提高;分经济类别上,生产类型为消费品的企业出口生存率大于生产类型为中间品和资本品的出口生存率。(2)企业产品出口质量越高,越有利于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提升。企业通过不断巩固自身的质量优势,占据技术含量和质量较高的“产品清单”,有助于持续获得出口红利;增加企业产品的种类和提高企业产品核心程度均可降低企业产品出口的失败概率,从而延长出口持续时间;东部地区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更易受到产品质量、产品种类和产品核心程度的提高的影响;此外,相较于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出口持续时间更易受到产品质量、产品种类和产品核心程度的提高的影响。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F752.62;F42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继榜;出口退税政策亟待完善[J];安徽税务;2000年09期

2 乌日娜;伊盟出口产品退税突破亿元[J];草原税务;2000年06期

3 王翰铭;我国出口产品中的安全卫生环保问题[J];上海标准化;2000年03期

4 ;出口产品 诚寻加工[J];技术与市场;2001年04期

5 ;统计发布[J];家用电器科技;2001年05期

6 ;高新技术拉动出口 2001年出口额创历史新高[J];新材料产业;2002年02期

7 ;企业应抓紧注册出口商标[J];电子元件与材料;2003年01期

8 方汝宁;华烽外贸出口创历史新高[J];中国机电工业;2003年05期

9 丁兴华;山推公司产品再次出口非洲[J];建筑机械化;2003年04期

10 杨中侠;出口退税率下调对企业出口影响综述[J];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书兰;;出口退税新机制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及其对策[A];2004年对外经济财会论文选论文集[C];2004年

2 刘京平;;创汇型出口与盈利型出口[A];'92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2年

3 赵玉珍;;应对金融危机,青岛市出口企业发展策略研究[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4 徐金珍;;我省外贸出口形势分析及对策[A];青海省统计系统1998—1999年优秀统计论文选编[C];2000年

5 张跃莘;阎志军;;我国出口退税政策的经济效应及改革建议[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施炳展;;中国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4期[C];2010年

7 孙灵燕;李荣林;;融资约束限制中国企业出口参与吗?[A];经济学(季刊)第11卷第1期[C];2011年

8 叶蓁;;政策扭曲与过度竞争:关于中国出口扩张的决定因素及其绩效分析[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宋程丽;;论内外贸对接对广东出口企业的有利影响[A];第六届广东流通学术峰会暨“珠江三角洲流通业合作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材料[C];2009年

10 蔡苏文;于芳;;金融危机对青岛外贸出口的影响及对策探析[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涧君;外贸出口一路上扬 出口退税功不可没[N];中国税务报;2000年

2 本报记者 李政;出口退税 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的重要杠杆[N];中国税务报;2001年

3 徐奎松;出口退税政策应该取消[N];中国商报;2003年

4 记者  吴迪;“三降三升”:河北纺织品出口呈现新特征[N];中国纺织报;2006年

5 通讯员 张双琦邋记者 吴新光;我省农产品出口首季增长21.6%[N];河北经济日报;2007年

6 洪道兴;1至2月我市外贸自营出口增幅列全省第二[N];丽水日报;2007年

7 谭凤京 通讯员 郭凌云 戴志强;广西汽车产品出口 私企5年猛增35倍[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8 崔佳嵋邋记者 张宏;我市出口产品电子监管系统启用[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9 记者 王正喜 通讯员 楼晨 寇颖琳;上月出口退税逾2亿[N];徐州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王正喜 通讯员 李勇;我市纺织服装出口首破1亿美元[N];徐州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晓华;产业出口复杂度演进的动因与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2 刘廷涛;论出口卡特尔的竞争法规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3 阿莫洛(Grafoute Amoro);出口,出口多元化和西非国家的经济增长:来自面板数据样本的分析[D];上海大学;2015年

4 胡馨月;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与出口动态:机理与效应[D];浙江大学;2016年

5 黎谧;异质性视角下制造业出口持续时间分析研究[D];湖南大学;2016年

6 卢姗;中国出口产品品质的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09年

7 邱启东;出口退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及经济增长影响之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8 李世兰;中国出口扩张路径模式[D];浙江大学;2011年

9 冯远;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10 刘振兴;异质性企业视角下的出口动态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尹晓蓉;试论我国出口退税政策体系的完善[D];东北大学;2006年

2 阮氏秋草;越南鞋业出口竞争力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3 常晶;中国出口专业化与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4 姜甫京;中国出口对韩国制造业企业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4年

5 邓俊遒;绿色贸易壁垒对云南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及策略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年

6 顾婷;中国鱼类产品出口波动及出口潜力探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7 董勤伟;我国出口企业工资溢价现象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8 刘曼琳;企业序贯出口的动态战略及其二元边际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9 曹茂娟;外商投资企业出口溢出效应的再审视[D];山东大学;2015年

10 林蔚;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7258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17258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122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