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经管博士论文 >

南非共同货币区的贸易影响

发布时间:2017-08-03 20:12

  本文关键词:南非共同货币区的贸易影响


  更多相关文章: 南非 共同 货币区 贸易 影响


【摘要】:增长是非洲政策的核心。贸易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之一,因此应该创造更多的贸易。然而,薄弱的生产力、关税和非关税措施(NTMs)阻碍了贸易扩张。关税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越来越少的关税被征收。然而,非关税措施方面的挑战依旧存在。虽然一些非关税措施容易实施,但是许多非关税措施需要复杂的结构性变化。其中一种就是利用不同国家的货币进行国际贸易,这在已经形成了货币联盟国家间可以实现。本研究实证研究了南部非洲的共同货币区(CMA)对贸易的影响,并主要试图达到五个关键目标。第一个目标是实证分析共同货币区对贸易的影响。本文使用了2001年至2013年间两组不同样本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一组样本包含158个国家,另外一组样本包含48个非洲国家。本文利用非平衡面板数据,应用了引力模型和国家间固定效应模型。研究表明共同货币区对其成员有贸易创造效应。共同货币区成员国家之间的贸易量比非成员国之间多约四倍,两组样本的结论相似。本文同时估计了随机效应模型。然而,Breusch Pagan随机效应的结论没能支持本模型的使用。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非洲国家可以利用货币联盟作为促进贸易增长的战略,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第二个目标是假设共同货币区是最佳的货币区域。自1986成立以来,共同货币区成员国的经验可以被其他非洲国家所借鉴,这些非洲国家有志于形成类似于南部非州发展共同体(SADC)、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COMESA)和东非共同体(EAC)这样的货币联盟。形成或者加入货币联盟的条件可以借鉴最优货币区理论(OCA)框架条件,这些条件包括对称冲击、灵活的工资和物价、要素流动性、高度的开放性、高水平的产品多样化、财政一体化和财政转移。因此,研究评估共同货币区的程度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部分条件相一致,在开放程度和产品多样化方面给予了高度关注。分析表明货币共同体国家拥有高度的开放程度和产品多样性,高度的开放程度暗示了适宜形成货币联盟。然而,基于产品多样化的结论不能被清晰地得出,原因是早先研究表明他们的结论是相矛盾的。高度的产品多样化也许可以作为避免特定产品冲击的屏障,使其适用于货币联盟。另一方面,高度的产品多样化需要不同的政策,使其不适用于货币联盟。第三个目标是批判性地回顾关于货币联盟对贸易效应的现有文献。现有文献拥有多种结论,一些研究表明货币联盟对于贸易有巨大影响,然而其他研究则表明其影响较小。结论因研究方法、样本大小和时期不同而不同。这一发现表明,货币联盟对贸易的影响程度对货币联盟的类型和位置因素敏感,此外,对方法也很敏感,因此本文的估计方法也十分严谨以期得到可靠的结论。第四个目标是分析货币联盟对贸易的传导机制。分析包括研究回顾解释货币联盟与贸易联系的不同理论。研究表明货币联盟有许多渠道来影响贸易,这些传到渠道包括减少交易成本,消除汇率波动风险,增加竞争;增加市场准入;降低贸易壁垒;规模经济和降低税率。分析结果表明希望通过货币联盟来提高成员之间的贸易是有基础的。最后一个目标是提出形成货币联盟的政策建议。本文从分析、结果和结论方面提取建议内容。政策建议包括,非洲国家应该支持区域经济联盟国家加入货币联盟来扩大贸易,因为从拥有类似经济结构的非洲货币联盟的经验证据已经验证了这一点。另外的政策建议是,合作程度更深的货币联盟应该考虑到所有稳定成员的经济需求。此外,本文建议成员国自己决定本国未来,并开始准备转换成一个区域经济共同体,因为如果该区域经济共同体形成货币联盟,这是他们的必然选择。研究主要做出三点贡献。第一个贡献是本研究推进了货币联盟对贸易影响的现有研究成果,特别是对很少被关注的南部非洲共同货币区。经验证据表明货币联盟对贸易创造的影响是巨大的,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国家。第二个贡献是总结了共同货币区的教训,这些教训是类似于南部非州发展共同体、东部和南部非洲共同市场这些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成员在迎接即将到来的货币联盟时可以用得到的。其中主要的一个教训是货币政策需要考虑到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第三个贡献是对最优货币区理论应该通过引入条件权重来进一步发展。矛盾条件应该被细化,同时,评估应该被适当的量化来去除理论中的模棱两可。总体上,本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方面,本研究阐明了货币联盟可以部分解决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潜在原因。另外,本研究也指出现有的最优货币区理论可以被继续发展来提高其预测能力,即预测一个国家是否适合加入货币联盟。在实践意义方面,本研究为发展中国家加入或形成货币联盟来增加潜在的贸易利益提供了证据。此外,本研究还为打算成立货币联盟的共同货币区国家和其他非洲国家提供了教训。这些教训可以使满怀抱负的国家受益,这些国家都对怎样优化货币联盟的结构并走向成功富有见解。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F754.7
【目录】:
  • DEDICATION5-6
  • ACKNOWLEDGEMENTS6-14
  • ABBREVATIONS14-15
  • ABSTRACT15-19
  • 摘要19-21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21-39
  • 1.1 Background21-26
  • 1.2 Motivation26-34
  • 1.3 Innovation areas34-36
  • 1.4 Objective36-37
  • 1.5 Research Questions37
  • 1.6 Hypothesis37
  • 1.7 Structure of the paper37-38
  • 1.8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38-39
  • CHAPTER TWO AN OVERVIEW OF THE COMMON MONETARY AREA AND THE THEORY OF OPTIMUM CURRENCY AREAS39-81
  • 2.1 Introduction39
  • 2.2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CMA39-42
  • 2.3 Economic Structure of the CMA42-55
  • 2.4 Theory of the Optimum Currency Areas55-61
  • 2.4.1 Shortfalls of the Theory of OCA57-61
  • 2.6 Is the Common Monetary Area an Optimal Currency Area?61-77
  • 2.6.1 Trade Structure in the CMA64-73
  • 2.6.2 Intra-Trade Evolution by Country73-77
  • 2.7 Conclusion77-81
  • CHAPTER THREE LITERATURE REVIEW ON TRADE AND MONETARY UNIONS81-98
  • 3.1 Introduction81
  • 3.2 Evolution of Literature on Trade Effects of Monetary Unions81-89
  • 3.3 A survey of Literature on the Effects of Monetary Unions on Trade89-96
  • 3.4 Conclusion96-98
  • CHAPTER FOUR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LINKAGE BETWEEN A COMMON MONETARY AREA AND TRADE98-112
  • 4.1 Introduction98-100
  • 4.2 Theories of Monetary Union and Trade100-111
  • 4.2.1 Reduced Transaction Costs100-102
  • 4.2.2 Reduced Exchange Rate Volatility102-108
  • 4.2.3 Other Channels108-111
  • 4.4 Conclusion111-112
  • CHAPTER FIVE 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A COMMON MONETARY AREA ON TRADE112-133
  • 5.1 Introduction112-113
  • 5.2 Methodology and Data113-126
  • 5.2.1 Gravity Model114-117
  • 5.2.2 Estimation Method117-121
  • 5.2.3. Data and Variables121-122
  • 5.2.4 Descriptive Statistics122-123
  • 5.2.5 Data Correlation123-126
  • 5.3 Estimation Results126-131
  • 5.3.1 Main Sample (158 Countries)127-129
  • 5.3.2 Small Sample (48 African countries)129-131
  • 5.4 Conclusion131-133
  • CHAPTER SIX POLICY RECOMMENDATIONS133-135
  • CHAPTER SEVEN CONCLUSION135-139
  • REFERENCES139-149
  • APPENDICES149-157
  • 1. Trade Composition in the CMA149-150
  • 2. Test for Random Effects150-151
  • 3. Test for Fixed Effects151-152
  • 4. Unit Root Test152-153
  • 5. List of countries in the sample153-156
  • 6. Variable Definition and Data Sources156-1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保罗·德格劳韦;胡强;;欧洲货币联盟的政治经济[J];世界经济译丛;1994年03期

2 轮航;;艰难的欧洲货币联盟进程[J];国际金融;1996年06期

3 李,

本文编号:6161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jjglbs/6161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e11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