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硕士论文 >

大连地区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22例高危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4-14 01:18

  本文关键词:大连地区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22例高危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皮肌炎是以红斑、水肿为皮损特点,伴有肌无力及肌肉组织炎症、变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血管,常伴有关节、心肌等多器官损害。各年龄组均可发病。特征性皮损表现为以眼眶为中心的眶周紫红色浮肿性斑,可累及面颊、前额、颈部、耳部、头皮等部位。Gottron征和Gottron丘疹也是皮肌炎特有的皮损,约见于1/3的患者。该病发病机制不明确,考虑与细菌或病毒感染、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及其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等有关系。国外学者Sterez于1916年首次提出了皮肌炎和恶性肿瘤的发生存在相关性的观点后,近些年有大量关于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病例报道,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总结了该病伴发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由于国内外的学者多将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一并分析,而其分析结果不能完全代表皮肌炎的特点,尤其是皮损等皮肌炎固有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仅就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伴发恶性肿瘤的认识,避免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2014年来收治的22例大连地区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合并恶性肿瘤的种类,及其与皮肌炎发病的时间关系,并以39例大连地区(1999年~2014年)未合并恶性肿瘤的皮肌炎患者为对照组,进行相关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统计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用X2检验和Fisher精确概率法对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类型有肺癌、肠癌、膀胱癌、肝癌、卵巢癌、恶性畸胎瘤、乳腺癌、胃癌、鼻咽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等。其中肺癌占比例最高。恶性肿瘤与皮肌炎的发生同时诊断者占45.45%。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的高危因素有:发病年龄40岁、男性患者、恶性红斑、皮肤异色症、吞咽困难、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升高、糖类抗原CA199及糖类抗原CA125升高等。结论:1.皮肌炎常伴发恶性肿瘤,本研究资料中大连地区皮肌炎伴发的肿瘤类型以肺癌为主。2.男性患者、发病年龄40岁、恶性红斑、皮肤异色症、吞咽困难、糖类抗原CA199及糖类抗原CA125升高等可能是皮肌炎合并肿瘤的主要高危因素。
【关键词】:皮肌炎 恶性肿瘤 高危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93.26;R730.5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前言10-13
  • 材料和方法13-14
  • 结果14-15
  • 讨论15-21
  • 结论21-22
  • 参考文献22-29
  • 综述29-38
  • 参考文献34-3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38-39
  • 致谢39-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山平,曾志勇,陈宜芳,陈瑞,郑东辉,李建国;皮肌炎伴恶性肿瘤65例临床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11期

2 陈家秀,李桂明;成人皮肌炎与儿童皮肌炎对比分析[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年01期

3 虞瑞尧;无肌炎性皮肌炎的诊断与治疗[J];罕少疾病杂志;2000年03期

4 张兴洪;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皮肌炎20例[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5 李旭;皮肌炎肺部受累的表现[J];医师进修杂志;2001年04期

6 洪少林,渠涛,马东来,俞宝田;首发表现为皮肌炎的多中心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一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1年01期

7 陈勇;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综合分析[J];华夏医学;2001年06期

8 王淳,张标;皮肌炎误诊为进行性脊肌萎缩症1例[J];四川医学;2001年02期

9 徐雅芝,从凤英,宋洪程;皮肌炎引起巨大倒置T波1例[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1年05期

10 陈勇,许素玲;皮肌炎伴发恶性肿瘤141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宇民;;皮肌炎西医治疗疗效不佳时配合中药治疗6例[A];海峡两岸中医药发展大会风湿论文集[C];2009年

2 乐宇民;;皮肌炎西医治疗疗效不佳时配合中药治临床疗效观察[A];2009中国中西医结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研究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3 张琦;;皮肌炎的护理[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4 梁丽;;皮肌炎31例临床分析[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张玉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肌炎疗效观察[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6 孙万锋;高兴华;李久宏;郭哲;;皮肌炎83例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14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周丽;陈勇;忻霞霏;黄华;;皮肌炎预后因素分析[A];浙江省医学会2008年风湿病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8 于磊;邱贤文;张堂德;张帆;王霞;;以坏死性皮肤血管炎为主要表现的皮肌炎1例[A];2009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俞晨;高琳;王雷;王刚;;以单侧眼睑肿胀为首发症状的皮肌炎1例[A];2011全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爱梅;闫淑;;皮肌炎伴肺结核临床观察及护理9例[A];中国防痨杂志2003第25卷增刊——2003年中国防痨协会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袁云;皮肌炎是一种小血管炎[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2 湘雅二医院教授 戴若玲;老人切莫忽视皮肌炎[N];大众卫生报;2002年

3 广东省中山市石岐苏华赞医院内科 苏辉;皮肤丘疹伴肌痛,警惕皮肌炎[N];医药经济报;2011年

4 上海 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曹来安;及早发现皮肌炎[N];家庭医生报;2005年

5 记者 马定科;中西医结合治皮肌炎有优势[N];健康报;2000年

6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 考希良;肌酶异常增高皮肌炎中西医结合治验[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7 袁勇勇 章米力;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炎有望早诊早治[N];健康报;2012年

8 记者 马定科;皮肌炎有癌变可能 硬皮病有多发趋势[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9 ;牛膝治疗原发性皮肌炎有良效[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10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郑宏;郑启仲治皮肌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玲;Ⅰ型干扰素系统的内源性激活在皮肌炎免疫病理机制中的作用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李們;皮肌炎临床分析及免疫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3 陈芳;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的预测因素及血清标志物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4 韩秀萍;中国北方汉族皮肌炎/多发性肌炎与HLA-Ⅰ、Ⅱ类等位基因相关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2年

5 何林蓉;多发性肌炎/皮肌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croRNA表达谱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6 张思功;NETs的调控异常与皮肌炎和多发性肌炎患者伴发的间质性肺病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新瑞;98例皮肌炎回顾性临床分析[D];郑州大学;2015年

2 许诺;三种类型幼年皮肌炎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3 谭艳平;皮肌炎160例临床分析及研究[D];南昌大学医学院;2015年

4 白艳玲;大连地区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22例高危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5 吴文雅;皮肌炎96例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6 刘越阳;皮肌炎与四种人类疱疹病毒相关性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7 钟华杰;皮肌炎163例临床分析与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常慧玲;皮肌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9 单慧;皮肌炎合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赵云;成人经典皮肌炎和临床无肌病性皮肌炎的预后及预后因素[D];复旦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大连地区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22例高危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49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mpalunwen/3049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f4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