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落叶栎类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关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0 23:10
中国暖温带的地带性植被(或称显域植被、显性植被,Zonal vegetation)是落叶阔叶林,落叶栎林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植被类型。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森林为人类生存、生产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在长期的人为作用和生态环境的变化下,地带性的落叶栎林面积在不断减少,被其他类型的森林所取代。对以落叶栎林为特征的暖温带地区森林植被的恢复以及重建工作任重而道远。森林植被恢复涉及到理论研究、树种选择、配置模式、栽培和管理技术等许多方面,其中重要的是树种选择和种植技术。在种植技术方面,国外对根际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功能已有很多研究,在盐碱地和瘠薄山地造林应用方面已有成功经验。但以栎类等乡土种类为对象进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报道很少,开展相关的研究具有理论和应用意义,可为山东省及暖温带烁林生态恢复和重建、森林资源的开发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论文以山东省落叶栎林分布较集中和典型的崂山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以暖温带典型落叶栎林的4种常见优势植物,短柄袍(Quercusglandulifera Thunb.var.brevipetiolata Nakai),槲树(Q.dentnta Thunb.),...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暖温带落叶栎林植被特征与现状
1.2 落叶栎林的有关研究
1.3 森林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关键问题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地点、内容和实验方法
2.1 研究地点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土壤样品采集
2.4 实验方法
2.4.1 土壤基本性质分析
2.4.2 土壤DNA的提取
2.5 数据处理
2.5.1 基本数据处理
2.5.2 测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2.5.3 多样性指数(Alpha-diversity)
2.5.4 群落heatmap图
2.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不同栎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3.1 细菌与古菌的多样性分析
3.1.1 细菌与古菌的α-多样性
3.1.2 细菌与古菌的β-多样性
3.2 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组成
3.2.1 细菌群落组成
3.2.2 古菌群落组成
3.3 决定微生物群落的环境因素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拔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1 不同海拔样品采集
4.2 古菌和细菌的多样性
4.3 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
4.4 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4039131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前言
1.1 暖温带落叶栎林植被特征与现状
1.2 落叶栎林的有关研究
1.3 森林土壤微生物研究进展
1.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目的、关键问题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地点、内容和实验方法
2.1 研究地点概况
2.2 研究内容
2.3 土壤样品采集
2.4 实验方法
2.4.1 土壤基本性质分析
2.4.2 土壤DNA的提取
2.5 数据处理
2.5.1 基本数据处理
2.5.2 测序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2.5.3 多样性指数(Alpha-diversity)
2.5.4 群落heatmap图
2.6 技术路线图
第三章 不同栎类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3.1 细菌与古菌的多样性分析
3.1.1 细菌与古菌的α-多样性
3.1.2 细菌与古菌的β-多样性
3.2 细菌和古菌的群落组成
3.2.1 细菌群落组成
3.2.2 古菌群落组成
3.3 决定微生物群落的环境因素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海拔对根际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4.1 不同海拔样品采集
4.2 古菌和细菌的多样性
4.3 细菌和古菌群落结构
4.4 影响根际微生物群落的重要因素
4.5 讨论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创新点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本文编号:4039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nykjbs/4039131.html
上一篇:瘤胃丁酸灌注促进山羊瘤胃上皮乳头生长及其机理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