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eme编程技术在算法作曲中的应用研究 ——以对艾诺波普作品的分析和本人的创作实践为例

发布时间:2025-06-24 00:56
  本文主要以传统编程技术在算法作曲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探讨音乐创作与音乐分析“局部自动化”等问题。因此,本文首先结合相应的实践方法,针对现今计算机介入作曲的各种方式进行分类与比较。本文认为,虽然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自动化作曲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是综合现有的各方面条件,它还存在一定的缺陷,譬如其应用落地的使用场景过于单一,作曲家无法准确介入到音乐的具体产生过程环节等。传统的编程技术对于作曲家实现创作的局部自动化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笔者根据不同的创作需求,建立了一些常用的功能模块,并已经成功地运用在了几部新作品中。当然,对于音乐专业的人来说计算机的编程知识相对匮乏,于是,一些不懂编程的作曲家寻求与计算机工程师的合作,建立研究团队来共同完成一部艺术作品。但是年轻一代的作曲家群体,应该积极掌握计算机辅助创作领域的各项技能,力求成为计算机与作曲两个交叉领域的综合型人才。因为只有作曲家本人才最清楚到底想要在作品中呈现怎样的“艺术需求”,也只有作曲家本人,才清楚计算机应在创作过程中的哪些环节、哪个创作参数处,需要进行什么形式的辅助。作曲家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掌握着相对大的主动权,把个人...

【文章页数】:18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上篇:传统编程理论的语言、建模与运用
    第一章 创作编程化的发展趋势
        第一节 编程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第二节 计算机辅助创作的两种主要类型
        第三节 SCHEME的历史及来源
        第四节 SCHEME语法特点
    第二章 对SCHEME辅助算法作曲的潜力探索
        第一节 编程风格的思考
        第二节 节奏在代码上的实现
            一、单一线条模拟
            二、双线条模拟
            三、函数格式的规范
            四、多声部模拟
        第三节 音高在代码上的实现
            一、如何从和声中提取出音高
            二、音高函数所需的数据格式
            三、音高函数的三个参数
            四、音高函数的内置函数
下篇: 作曲实践与音乐分析
    第三章 算法辅助创作实践——以个人作品《轴离》为例
        第一节 作品《轴离》的创作理念
            一、传统戏曲对《轴离》的音高设计及结构影响
            二、模块化创作思维
        第二节 曲式结构
            一、基础段落(模块)的构建
            二、《轴离》的整体结构布局及创作编程化的运用
    第四章 艾诺波普《SPEICHER Ⅱ》的算法作曲技术分析
        第一节 艾诺波普的创作理念
        第二节 艾诺波普作品《SPEICHER Ⅱ》的算法技术分析
            一、艾诺波普对于《SPEICHERⅡ》的创作理念
            二、《SPEICHERⅡ》的内部组织关联性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轴离》
致谢



本文编号:40522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rwkxbs/4052254.html

上一篇:权威的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e3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