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06:10
本文关键词: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博 舆论监督 意见领袖 引导策略 政务微博
【摘要】:本文从网络自媒体时代的媒介环境入手,结合新闻学、传播学、舆论学的相关理论,深入探究了微博出现以后对舆论监督活动的影响,并针对微博舆论监督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了细致分析,同时也对如何引导微博舆论监督规范、长效发展提出了探索性的解决方案。 本文第一章首先对微博舆论监督的相关情况进行了概述,并且在指出了微博舆论监督具有强大社会推动力的同时,重点分析了微博舆论监督过程中存在的虚假信息、暴力言论、越界“审判”、舆论侵权等不良现象。 本文第二大部分重点分析了对微博舆论监督进行引导存在的诸多难点,以及在引导和调控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原则:即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准则、以追求和传播事实真相为重要目标、以不损害公众话语权和参与舆论监督的热情为基本原则以及以协调和疏导为主,以控制和惩戒为辅的处理原则。 本文核心部分即第三章中全面探讨了对微博舆论监督行为进行引导的具体策略:媒体应充当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的中坚力量,利用媒介优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以事实真相引导微博舆论。同时,微博意见领袖也要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发声、谨慎发言,引导公众舆论向正确、理性的方向发展。政府部门需建立完善的微博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功能,及时公开信息,引导舆论;还应全面分析总结具体的微博舆论监督引导案例,建立案例资料库,以便政府部门在以后引导微博舆论监督的工作中借鉴。在网络技术方面,微博运营商要不断加强微博身份认证,同时也要优化微博管理手段,从而以网络技术助推微博舆论监督的规范发展。此外,法律方面的监管同样不可缺席,要以法律机制保障微博舆论监督活动。
【关键词】:微博 舆论监督 意见领袖 引导策略 政务微博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D630.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5
- 目录5-7
- 绪论7-13
- 第一节 微博舆论监督的研究背景和意义7-8
- 一、研究背景7
- 二、研究意义7-8
- 第二节 研究现状8-12
-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9-11
-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11-12
- 第三节 主要研究方法12-13
- 第一章 微博舆论监督概述13-25
- 第一节 微博舆论监督的界定13-16
- 一、微博舆论监督的概念界定13-15
- 二、微博舆论监督的主体与客体分析15-16
- 第二节 微博舆论监督作用模式分析16-18
- 第三节 微博舆论监督的特征与社会功能分析18-19
- 第四节 微博舆论监督的负面社会效应及成因19-25
- 一、微博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19-22
- 二、微博舆论监督问题成因探析22-25
- 第二章 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的必要性、难点以及原则25-34
- 第一节 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的必要性和难点25-29
- 一、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5-27
- 二、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的难点27-29
- 第二节 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的主体29-32
- 一、决策主体——政府29
- 二、执行主体——媒体29-31
- 三、参与主体——微博意见领袖31-32
- 第三节 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的基本原则32-34
- 一、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根本准则32
- 二、以追求和传播事实真相为重要目标32-33
- 三、以不损害公众话语权和参与舆论监督的热情为基本原则33
- 四、以协调和疏导为主,控制和惩戒为辅为处理准则33-34
- 第三章 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策略34-46
- 第一节 以新闻传播手段引导微博舆论监督34-37
- 一、传统媒体应充当微博舆论监督引导的中坚力量34-35
- 二、网络媒体依靠平台优势发挥微博舆论监督引导作用35-36
- 三、意见领袖充分发挥微博舆论监督参与性引导作用36-37
- 第二节 以政府行政手段协调微博舆论监督37-40
- 一、建立完善的微博舆情监测机制,及时发现问题37
- 二、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功能,,及时公开信息,引导舆论37-39
- 三、建立和完善微博舆论监督引导案例的资料库39-40
- 第三节 以网络技术助推微博舆论监督规范发展40-42
- 一、严格微博身份认证40-41
- 二、优化微博管理手段41-42
- 第四节 加强微博立法,保障微博舆论监督长效发展42-46
- 一、加强立法,不断完善微博相关法律规约42-43
- 二、积极普法,提升微博法规公约影响力43-44
- 三、严格执法,依法严惩违规行为44-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51-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殷俊;孟育耀;;微博的传播特性与发展趋势[J];今传媒;2010年04期
2 任志明;王文f;;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与方式探究[J];当代传播;2009年04期
3 党静萍;;网民传媒素养对舆论监督水平的影响[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年06期
4 郑晓燕;;我国公民媒介素养教育发展路径探析[J];老区建设;2012年16期
5 王智慧;;从李萌萌事件看微博的舆论监督[J];视听纵横;2010年06期
6 靖鸣;李姗姗;;微博开展舆论监督的权利与义务[J];青年记者;2012年22期
7 谢耘耕;荣婷;;微博舆论生成演变机制和舆论引导策略[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8 万丽萍;;微博的特性及其舆论监督功能[J];新闻爱好者;2012年05期
9 曾嘉;翟文茜;;浅论微博客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J];军事记者;2010年06期
10 高源;;自媒体语境下微博舆论监督的功能及模式研究[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1年01期
本文编号:1111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11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