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印度女性运动研究 ——探索国家、身份建构与女性运动发展之间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1-01-28 03:15
  印度女性问题由来已久。尽管印度女性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一段发展的黄金期,但几千年来父权体制以及社会宗教文化等因素的相互作用,致使印度女性长期处境艰难。与此同时,印度女性对所受压迫的反抗运动在其国内此起彼伏,从未停止。在针对发展中国家的女性研究中,对女性地位的探讨以及分析女性所面对的如压迫和侵害等问题的研究较多,对女性抗击父权制以及参与、发起运动为自身争取权益的相关研究较少。研究者倾向于将发展中国家女性视为“受害者”,而不是自我命运的主体。对印度女性运动的阐述和分析,有助于厘清印度女性运动的发展逻辑,突出该国女性所拥有的女性觉醒和主体意识。另外,印度与不少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化习俗等方面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因此印度女性运动的经验,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女性谋求权益、提高地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迪意义。此次研究所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以及虚拟民族志法。本文先纵向梳理、分析印度女性运动的发展历程,厘清发展逻辑:早期在印度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对“新女性”的倡导下,童婚、撒提、禁止寡妇再婚等传统陋习受到了冲击,女性得已接受教育、进入公共空间的窗口被打开;民族独立运动时期,... 

【文章来源】: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现状综述
        1. 国内研究
        2. 国外研究
    三、关键概念阐述分析
        1. 女权主义(Feminism)
        2. 女性运动(Women’s Movement)
        3. 性别利益诉求理论及身份理论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 研究思路
        2.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印度资产阶级社会改革运动中对中上层女性的塑造
    一、英殖民文化入侵下女性被赋予守护印度精神家园的责任
    二、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对“新女性”的塑造
    三、印度早期资产阶级社会运动对印度女性的积极影响与不足
第二章 女性自主意识的萌芽及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期间的女性运动
    一、早期印度女性组织的建立
    二、印度独立运动中甘地对印度女性身份的革命性再定义
        1. 甘地赋予印度女性“印度母亲”地位
        2. 在甘地倡导下印度女性参与民族独立运动
    三、民族独立运动对印度女性的积极影响与不足
第三章 印度独立后的女性运动
    一、经济政治危机下与阶级运动相融合的印度女性运动“附属”阶段
        1.“自满”情绪下印度女性运动的短暂停滞与经济危机的裹挟
        2. 抱树运动(Chipko Movement)与反涨价运动中的印度女性
    二、以反强奸运动为代表的印度女性运动“自主”阶段与印度宗教原教旨主义的冲击
        1.1974 印度女性地位报告《走向平等》揭示的严重性别不平等现实
        2. 反强奸运动吹响以女性议题为中心的全国性运动号角
        3. 宗教原教旨主义与政治右翼势力对印度女性运动的冲击
    三、印度经济自由化背景下的女性赋权:印度女性运动的“持续发展”阶段
        1. 女性组织依托政府发展项目为女性赋权
        2. 发出女性声音,影响政府政治和经济议程。
第四章 印度女性运动当前所面临的挑战与活动家们所采取的应对策略
    一、女性仍是印度政治边缘群体中的一部分
        1. 主流政治中的女性视角——以《公民身份法》修正案为例
争取“女性利益”">        2. 女权主义>争取“女性利益”
        3. 富有“创意性”的行动策略
    二、印度女性运动仍需强调本土化的构建
        1. 以女性为主体还原印度女性运动历史
        2. 交叉性女权主义理论指导下对边缘女性议题的关注
    三、父权制观念仍根深蒂固
        1. 揭示父权制观念在女性中的“内化”
        2. 揭示父权制“竞争”观念背后对女性群体的分离
        3. 寻求男性支持,建立对抗父权制统一战线
第五章 关于印度女性运动的思考和启示
    一、女性运动在思想层面需要进一步促进女性自我意识、自主意识、女性群体意识的觉醒
    二、女性运动在融入国家政策、其他运动和社会大环境以寻求发展契机的同时保持自身在议程和组织上的独立性
    三、女性运动需要进一步敦促政府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并加强性别主流化观念的落实
    四、本土女性运动需与国际女性运动建立和保持联系,从他国的运动中汲取经验并尝试建立女性命运共同体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004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004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d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