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佳木斯市广场舞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4 16:17
健康是促进人民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实现国民健康长寿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愿望,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其目的就是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广场舞作为全民健身运动中普及项目,已经成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佳木斯广场舞兴起于200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舞蹈类型,其动作简单易学,快速制动,全面身体锻炼,功能性强,老少皆宜,音乐优美动听等特点,深深的吸引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并已经成为佳木斯城市群众体育文化的一张名片。随着人民日益增长体育健身需求,该项目也暴露出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佳木斯市广场舞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以佳木斯市广场舞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佳木斯市广场舞的发展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梳理,分析佳木斯市广场舞存在的问题,结合“健康中国”发展战略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佳木斯市广场舞的健康发展提供可行参考。研究结果表明:(1)...
【文章来源】: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佳木斯市居民广场舞年龄分布(N=458人)
锻炼动机是造成广场舞参与者进行广场舞活动这一结果的内部起因,也是促进人们参与广场舞的原动力。调查中参与者的参与动机统计结果见图4-2参与者的参与动机是对广场舞在某些方面功能和作用的认可。在调查的参与者中,有91.27%的人认为参加广场舞能够顾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有45.85%的人群参与广场舞运动时为了保持自己的体型,他们之中或为久坐的上班族、或为退休清闲的老年人,原因一方面在于广场舞运动是一项全身性运动,能够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同时腰腹部的锻炼动作较多,能够帮助避免或改善梨型身材。有25.76%的人参与广场舞是为了预防疾病。可见绝大多数参与者对广场舞作为一项健康运动的健身效果上的认同。而在精神生活方面,以人际交往为目的的参与人数占比为34.06%,表明人们对广场舞社会交往属性的认可,在广场舞前后以及休息的过程中,来自不同生活和工作群体的参与者们可以彼此之间聊天谈心,增强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娱乐休闲、兴趣爱好为参与动机的人数占比分别为26.64%和18.78%,显示出佳木斯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也注重精神生活上的充实,在身心全面健康上的认识有所提高[34]。而以打发时间为目的人群也不在少数,占比为22.49%,表明与睡觉、看电视、玩游戏、打牌等消遣活动相比,广场舞成为了人们打发时间的新的选择,这对于提高我国居民身体素质是有益的。以提高广场舞技能为参与动机的人占6.77%,占比较低,表明目前广场舞对于佳木斯市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更倾向于一项娱乐休闲运动,而将其视为专业运动或比赛并注重不断提升的人相对少。
对广场舞参与者每周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长的调查结果统计见图4-3、图4-4。结果表明,每周参与3-5次锻炼的人群最多,占比54.15%,而单次锻炼平均时长在30-60分钟的人有21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7.60%。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广场舞的健身效果需要在一定时长锻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特别是想要达到减脂塑身的目的,首先要先消耗自身体内的糖原,一般这一过程需要30分钟左右,然后身体才会大量消耗脂肪内储存的能量,从而达到健身目标。从这一点来看,大多数参与者都能通过广场舞运动达到减脂的目的。然而并不是运动的时间越长越好,首先有氧运动时间过长,一般超过七十分钟左右,身体肌肉也会开始产生较为显著的消耗。对于正值壮年的人群来说可能影响较小,但对于身体机能逐渐退化的老年人来说,长期下去肌肉量减少会带来力量的减弱和免疫力降低[36],进而影响其身体健康。同时单次长时间运动可能超出其身体承受能力,造成运动损伤或长期累积伤害。相关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每周最佳锻炼频率和时间为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对于维持甚至改善中老年人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图4-4广场舞参与者每次参与时间长度调查结果统计(N=458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康中国视阈下采茶舞在广场舞中推广的可行性研究[J]. 海维芳,刘阳. 福建茶叶. 2019(02)
[2]广场舞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及注意事项[J]. 安庆,Bikash Kumar Sah,刘国雄,曹洪. 社区医学杂志. 2019(02)
[3]健康中国背景下广场舞传承与发展研究[J]. 叶玲. 当代音乐. 2018(11)
[4]广场舞对中老年人健康体适能影响的文献综述[J]. 肖蝶,徐玉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7)
[5]聊城市城区广场舞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于红,张洪栋.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12)
[6]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J]. 社会与公益. 2018(04)
[7]体育融入大健康:健康中国治理的“双轨并行”战略模式[J]. 董传升,汪毅,郑松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02)
[8]从国家治理视角看实施健康中国战略[J]. 李玲,傅虹桥,胡钰曦. 中国卫生经济. 2018(01)
[9]健康中国建设:战略意义、当前形势与推进关键[J]. 华颖.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06)
[10]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广场舞发展评价指标体系[J]. 曲琳,刘君,王晓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7(31)
硕士论文
[1]健康中国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研究[D]. 刘晴.湖南工业大学 2018
[2]广场舞开展中权利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D]. 卜孟姣.河南大学 2018
[3]青州市城区广场舞开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D]. 巨丽媛.山东师范大学 2018
[4]中老年男性参与健身广场舞锻炼的调查研究[D]. 于锦婕.山东师范大学 2018
[5]贵州黔东南州苗族地区广场舞开展现状研究[D]. 娄兴容.成都体育学院 2018
[6]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视角下北京市中心与远郊城区老年人健身情况对比研究[D]. 陈新.首都体育学院 2018
[7]基于城市传播视角的广场舞现象研究[D]. 李艳云.中央民族大学 2017
[8]大连市广场舞发展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D]. 徐积强.大连理工大学 2017
[9]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供给研究[D]. 欧阳井凤.大连理工大学 2017
[10]全民健身视域下贵阳市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 黄自梅.贵州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9629
【文章来源】:哈尔滨体育学院黑龙江省
【文章页数】:5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佳木斯市居民广场舞年龄分布(N=458人)
锻炼动机是造成广场舞参与者进行广场舞活动这一结果的内部起因,也是促进人们参与广场舞的原动力。调查中参与者的参与动机统计结果见图4-2参与者的参与动机是对广场舞在某些方面功能和作用的认可。在调查的参与者中,有91.27%的人认为参加广场舞能够顾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有45.85%的人群参与广场舞运动时为了保持自己的体型,他们之中或为久坐的上班族、或为退休清闲的老年人,原因一方面在于广场舞运动是一项全身性运动,能够有效锻炼身体各部位,同时腰腹部的锻炼动作较多,能够帮助避免或改善梨型身材。有25.76%的人参与广场舞是为了预防疾病。可见绝大多数参与者对广场舞作为一项健康运动的健身效果上的认同。而在精神生活方面,以人际交往为目的的参与人数占比为34.06%,表明人们对广场舞社会交往属性的认可,在广场舞前后以及休息的过程中,来自不同生活和工作群体的参与者们可以彼此之间聊天谈心,增强自己的人际关系。以娱乐休闲、兴趣爱好为参与动机的人数占比分别为26.64%和18.78%,显示出佳木斯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也注重精神生活上的充实,在身心全面健康上的认识有所提高[34]。而以打发时间为目的人群也不在少数,占比为22.49%,表明与睡觉、看电视、玩游戏、打牌等消遣活动相比,广场舞成为了人们打发时间的新的选择,这对于提高我国居民身体素质是有益的。以提高广场舞技能为参与动机的人占6.77%,占比较低,表明目前广场舞对于佳木斯市广大人民群众来说更倾向于一项娱乐休闲运动,而将其视为专业运动或比赛并注重不断提升的人相对少。
对广场舞参与者每周锻炼次数和每次锻炼时长的调查结果统计见图4-3、图4-4。结果表明,每周参与3-5次锻炼的人群最多,占比54.15%,而单次锻炼平均时长在30-60分钟的人有21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7.60%。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广场舞的健身效果需要在一定时长锻炼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来。特别是想要达到减脂塑身的目的,首先要先消耗自身体内的糖原,一般这一过程需要30分钟左右,然后身体才会大量消耗脂肪内储存的能量,从而达到健身目标。从这一点来看,大多数参与者都能通过广场舞运动达到减脂的目的。然而并不是运动的时间越长越好,首先有氧运动时间过长,一般超过七十分钟左右,身体肌肉也会开始产生较为显著的消耗。对于正值壮年的人群来说可能影响较小,但对于身体机能逐渐退化的老年人来说,长期下去肌肉量减少会带来力量的减弱和免疫力降低[36],进而影响其身体健康。同时单次长时间运动可能超出其身体承受能力,造成运动损伤或长期累积伤害。相关研究表明,中老年人每周最佳锻炼频率和时间为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钟,对于维持甚至改善中老年人身体素质具有良好的作用。图4-4广场舞参与者每次参与时间长度调查结果统计(N=458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健康中国视阈下采茶舞在广场舞中推广的可行性研究[J]. 海维芳,刘阳. 福建茶叶. 2019(02)
[2]广场舞对中老年人健康影响及注意事项[J]. 安庆,Bikash Kumar Sah,刘国雄,曹洪. 社区医学杂志. 2019(02)
[3]健康中国背景下广场舞传承与发展研究[J]. 叶玲. 当代音乐. 2018(11)
[4]广场舞对中老年人健康体适能影响的文献综述[J]. 肖蝶,徐玉明. 当代体育科技. 2018(17)
[5]聊城市城区广场舞开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 于红,张洪栋.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12)
[6]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J]. 社会与公益. 2018(04)
[7]体育融入大健康:健康中国治理的“双轨并行”战略模式[J]. 董传升,汪毅,郑松波.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18(02)
[8]从国家治理视角看实施健康中国战略[J]. 李玲,傅虹桥,胡钰曦. 中国卫生经济. 2018(01)
[9]健康中国建设:战略意义、当前形势与推进关键[J]. 华颖.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7(06)
[10]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广场舞发展评价指标体系[J]. 曲琳,刘君,王晓玲. 当代体育科技. 2017(31)
硕士论文
[1]健康中国背景下长株潭城市群老年人体育服务需求研究[D]. 刘晴.湖南工业大学 2018
[2]广场舞开展中权利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D]. 卜孟姣.河南大学 2018
[3]青州市城区广场舞开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D]. 巨丽媛.山东师范大学 2018
[4]中老年男性参与健身广场舞锻炼的调查研究[D]. 于锦婕.山东师范大学 2018
[5]贵州黔东南州苗族地区广场舞开展现状研究[D]. 娄兴容.成都体育学院 2018
[6]基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视角下北京市中心与远郊城区老年人健身情况对比研究[D]. 陈新.首都体育学院 2018
[7]基于城市传播视角的广场舞现象研究[D]. 李艳云.中央民族大学 2017
[8]大连市广场舞发展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D]. 徐积强.大连理工大学 2017
[9]大连市居民健身公共空间供给研究[D]. 欧阳井凤.大连理工大学 2017
[10]全民健身视域下贵阳市广场舞开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D]. 黄自梅.贵州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96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049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