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以朔州市城区三所小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23 19:29
  小学语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它是连接课内外阅读的桥梁,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内外阅读资源还未实现有效整合,阅读合作未达到“形”“质”合一的效果,阅读教学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学习共同体强调在共同愿景下,参与者通过制度共建,信息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发展,这对解决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学习共同体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并以学习共同体为视角,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要素和呈现方式。再对当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合作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思考与建议。本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理论部分,主要概述了学习共同体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论述,发现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具有以下特征:参与者具有共同阅读愿景、共享的阅读机制、合作的阅读方式、多元的评价和反思方法。二是现状调查研究部分。笔者立足于学习共同体下的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理想状态,选取朔州市朔城区三所小...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以朔州市城区三所小学为例


研究思路

阅读教学,语文


硕士学位论文26用网络上的图片、视频资源等素材进行重组;也可以直接学习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联合相关社会教育机构,组织学生走进社区进行语文阅读实践活动。第三节学习共同体视角下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要素分析传统教学观认为教学中主要有三要素,即“教师、学生、教材”,这这种认识直截了当的抓住了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被大多数人所认可。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研究者和实践者开始进行更系统化、精细化的研究,将教学的要素不断细化,出现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教学内容等更具有针对性的要素。结合高年级语文阅读的特点以及学习共同体的特点,笔者认为可以依据教学活动中教学要素之间的关系,分为以下三大类:主体要素、客体要素、资源要素。(如图2-1)主体要素通过资源要素作用于客体要素来完成整个阅读教学活动。图2-1语文阅读教学要素

分类图,阅读教学,分类图,方法


硕士学位论文30图2-2阅读教学方法分类图文学作品大致分为四类: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在高年级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以前诗歌和散文为主,文学作品的特点是,追求艺术的真实,具有虚拟现实、夸张比喻的特性,其真实性往往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服从于人类情感世界的真实。①应用文有一定的结构,遵循一定的叙述方法,通过一篇文章能了解一类文章的学习。文言文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中也占有一定的篇幅,看似与我们当下的生活相距甚远,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汲取优良的文化传统,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三)阅读教材的策略学习阅读教学不能只注重其表达的主旨和其文体类别,还要教授一定的方法策略。为了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在教材编写的时候,还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加入了阅读策略的单元。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的主题便是“提高阅读速度”,教学生迅速抓取关键信息的方法,提高其速度能力;五年级第三单元主要是通过对汉字的学习,掌握收集资料的方法,提高其自主阅读能力;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则是“有目的阅读”,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方法;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则进一步提高学生整理阅读资料的能力。三、资源要素:条件、环境①张卫国著,双语学纲要,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03,第44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对话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探究[J]. 王莉,梁守燕,魏风云.  课程教育研究. 2019(51)
[2]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应用分析[J]. 居继顶.  才智. 2019(03)
[3]论学科核心素养——兼论信息时代的学科教育[J]. 张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1)
[4]分析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J]. 白茹.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6)
[5]培养读者: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基于审美视角的阅读教学策略改进[J]. 陈刚.  中国教育学刊. 2017(05)
[6]超越课堂:课程学习共同体的建构[J]. 文军萍,陈晓端.  课程.教材.教法. 2017(04)
[7]基于知识地图的MOOC学习共同体的学习研究[J]. 刘红晶,谭良.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3)
[8]大学“师生共同体”:概念辨析与现实重构[J]. 龚放.  中国高教研究. 2016(12)
[9]“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J]. 温儒敏.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1)
[10]基于社会网络视角的学习共同体构建与相关因素分析[J]. 张红波,徐福荫.  电化教育研究. 2016(10)

博士论文
[1]非正式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机制研究[D]. 刘子恒.华中师范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班级建设的范式变革:由“班集体”到“班级共同体”[D]. 李慧.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学习共同体的教学实践研究[D]. 余雯洁.上海师范大学 2017
[3]“学习共同体”视角下体验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实践研究[D]. 刘晓旎.上海师范大学 2017
[4]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语文教学实践研究[D]. 余唯一.上海师范大学 2017
[5]高中语文课堂学习共同体的构建研究[D]. 关海娟.青海师范大学 2016
[6]构建课堂学习共同体的实证研究[D]. 王露.西北大学 2014
[7]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田春艳.东北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050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6050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3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