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基于综合大学视野的唐代国子监性质及其办学状况研究

发布时间:2025-04-15 00:03
  国子监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绵延千余年,是中国封建社会中晚期进行高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唐代国子监不仅是唐代具有综合大学性质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更是中国古代高等学校办学的典范。本文通过对唐代国子监综合大学性质的考辨、办学状况的分析以及办学特色的凝练,为我国建设一流大学提供办学之传统教育智慧借鉴。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历史研究法,在对相关史料进行翔实爬梳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现代高等教育学和现代课程论等理论,对唐代国子监的建立与发展情况、办学历史、办学性质、办学状况以及办学特色等方面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与探讨。首先从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以及文教政策等几个方面对唐代国子监的建立与发展背景进行分析,并从筹备规划、选址建校、组织建设等方面探讨其建立与发展情况。之后分“前世”、“今生”、“未来”三个时间段对国子监的发展变迁史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其次通过回溯中、西方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得出如下理论认识:(一)综合大学是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学科(知识)分化的产物,也是科学研究深化的产物;(二)高级性、高深性、专业性、研究性以及文理综合性是综合大学的本质属性。之后以...

【文章页数】:1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综合大学的研究
        二、关于唐代国子监的研究
        三、关于唐代国子监与欧洲中世纪巴黎大学的比较研究
        四、现有研究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一、研究内容
        二、概念界定
    第四节 理论依据与研究思路、方法
        一、理论依据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唐代国子监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唐代国子监的建立与发展背景
        一、战乱平息,政治局势稳定
        二、经济复苏,科学文化繁荣
        三、守成以文,文教政策既定
    第二节 唐代国子监的建立情况
        一、唐代国子监的筹备规划
        二、唐代国子监的选址建校
        三、唐代国子监的组织建设
    第三节 唐代国子监的变迁史
        一、唐代国子监的“前世”
        二、唐代国子监的“今生”
        三、唐代国子监的“未来”
第三章 唐代国子监的综合大学性质分析
    第一节 高级性
        一、政治地位显赫
        二、学术地位尊崇
        三、法律制度保障
    第二节 高深性
        一、课程内容艰深
        二、修业期限漫长
    第三节 专业性
        一、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专业教育的实施
        三、专业人才的培养
    第四节 研究性
        一、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
        二、研习学问为己任
    第五节 文理综合性
        一、文科
        二、理科
        三、文理综合性
第四章 唐代国子监的办学状况
    第一节 唐代国子监的招生制度
        一、招生方针与招生原则
        二、招生计划
        三、入学程序及具体实施办法
        四、学生待遇
    第二节 唐代国子监的课程设置
        一、通识课程
        二、专业课程
        三、基础课程
        四、实践课程
    第三节 唐代国子监的教学活动
        一、释奠讲学
        二、教学方法
        三、学生修业年限
    第四节 唐代国子监的教学管理
        一、考试管理
        二、假期管理
        三、学业管理
    第五节 唐代国子监的教师管理
        一、学官的种类、编制及职责
        二、学官的选任
        三、学官的考核与评价
    第六节 唐代国子监的学生出路
        一、入仕为官
        二、继续求学
        三、另谋他路
第五章 唐代国子监的办学特色
    第一节 国家举办,发展稳定
    第二节 分科授业,精准教学
    第三节 教学周详,主辅兼习
    第四节 恢弘开放,国际特色
第六章 附论:唐代国子监与中世纪巴黎大学办学比较
    第一节 学科、课程的比较
        一、儒学教育与神学教育比较分析
        二、律学教育与法学教育比较分析
        三、文学教育比较分析
        四、算学教育比较分析
        五、医学教育比较分析
    第二节 办学层次的比较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40397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40397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d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