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规合一”实践、问题和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13:13
本文关键词:我国“三规合一”实践、问题和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当前,规划在公共事务管理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但由于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定实施和管理由不同职能公共部门负责,在工作实践中也存在技术标准与规划内容上的差异,三者之间有不少矛盾或不协调之处。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和耕地保护之间的土地问题日益被学术界和实践部门所重视,上述三个规划在空间安排上的冲突也日渐激烈。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界学者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对推进“三规合一”工作的呼声日益高涨。 本文采取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分析“三规”概念,明确“三规”的内容、对象、目的和任务,以及三者的区别和联系,通过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理论、城市增长管理理论和协同理论等相关理论的介绍,为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规划融合工作的实践进展,分析了从上海市城市规划与土地规划的“两规协调”,到广东省河源、云浮、广州三市从技术创新到制度创新的“三规合一”,再到重庆市以发改部门牵头的旨在推进城乡统筹的“四规叠合”各个案例的不同特点。其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三规合一”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其原因,指出当前国内“三规合一”改革实践面临着规划管理体系不协调、规划制度体系不完善、技术标准不统一、规划协同管理部门信息化基础薄弱和公众参与及第三方评估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从创新规划管理机制、完善规划编制管理体系、统一技术标准、加强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和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及第三方评估监督机制等五方面着手,推进“三规合一”工作的系统建议。
【关键词】:三规合一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299.2;D630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序论8-16
- (一) 研究背景8-9
- (二) 研究现状9-14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14-16
- 二、三规合一的理论基础16-20
-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16-17
- (二) 系统理论17-18
- (三) 城市增长管理理论18
- (四) 协同理论18-20
- 三、三规合一实践的现状20-28
- (一) 我国三规合一实践的发展历程20-22
- (二) 我国三规合一实践的案例22-28
- 四、三规合一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28-39
- (一) 规划管理机制不协调28-32
- (二) 规划制度体系不健全32-35
- (三) 编制技术标准不统一35-36
- (四) 协同管理信息化基础薄弱36-37
- (五) 公众参与和评估监督机制缺失37-39
- 五、完善三规合一的对策建议39-49
- (一) 创新社会管理和规划协调机制39-41
- (二) 健全规划制度体系41-42
- (三) 制定三规合一编制技术规范42-44
- (四) 构建三规合一信息化联动平台44-47
- (五) 建立健全公众参与和第三方评估监督机制47-49
- 结束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建喜;;建国以来我国区域规划出现的3次高潮及原因[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5期
2 吕维娟,杨陆铭,李延新;试析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相互协调[J];城市规划;2004年04期
3 牛慧恩;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论三者关系及其协调发展[J];城市规划;2004年11期
4 尹向东;;“两规”协调体系初探[J];城市规划;2008年12期
5 王勇;;论“两规”冲突的体制根源——兼论地方政府“圈地”的内在逻辑[J];城市规划;2009年10期
6 胡俊;;规划的变革与变革的规划——上海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两规合一”的实践与思考[J];城市规划;2010年06期
7 王俊;何正国;;“三规合一”基础地理信息平台研究与实践──以云浮市“三规合一”地理信息平台建设为例[J];城市规划;2011年S1期
8 吕维娟;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异同点初探[J];城市规划;1998年01期
9 朱才斌;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协调机制[J];城市规划汇刊;1999年04期
10 王唯山;;“三规”关系与城市总体规划技术重点的转移[J];城市规划学刊;2009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三规合一”实践、问题和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87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4687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