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雷锋形象的文化建构

发布时间:2017-08-11 14:30

  本文关键词:雷锋形象的文化建构


  更多相关文章: 雷锋 文化建构 政治符号 革命想象


【摘要】: 雷锋,一个革命时代被塑造的政治符号,在告别革命的后革命时代却重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这本身就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雷锋形象的文化建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本文从历史主义的视角出发,用文化研究的方法,把雷锋形象放在具体的社会语境中加以关照,试图以此明晰雷锋这个政治符号产生的历史根源,探究雷锋形象的变化所传达的意义,揭示其中蕴涵的当代社会文化症候。 本文绪言部分主要概括了雷锋形象的文化建构的基本情况,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前人的研究成果。正文分为两个部分。上半部分重在重返历史现场,分析革命时代雷锋被建构成政治符号的背景、思想基础、个人特征、受众及其形象在1961年至1989年《人民日报》中的变化;下半部分对社会转型期的雷锋形象做了主流话语与大众文化两个方面的描述,分析其发生语境,并对网络恶搞的雷锋形象作了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分析在后革命时代,雷锋形象是如何被建构的,以及为什么这样建构。
【关键词】:雷锋 文化建构 政治符号 革命想象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4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2
  • 上篇 革命时代的政治符号12-26
  • 一、民族国家想象:雷锋形象建构的背景12-14
  • 二、毛泽东思想:雷锋形象建构的基础14-16
  • 三、个性特征:雷锋成为革命典型的个人原因16-19
  • 四、选择与重构:《人民日报》中雷锋形象的变化19-24
  • 五、身份认同:雷锋形象的接受24-26
  • 下篇 后革命时代的革命想象26-46
  • 一、“后革命”时代与革命文化26-27
  • 二、后革命时代雷锋形象概说27-37
  • (一) 主流话语建构的雷锋形象27-32
  • (二) 大众文化中的雷锋形象32-37
  • 三、后革命时代雷锋形象的发生语境37-40
  • 四、大众文化中网络恶搞雷锋形象的外延分析40-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2
  • 附录 雷锋生平大事年表52-54
  • 后记54-55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盛芳;张文杰;;典型人物报道与政治文化传播[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阳;当代文学生产机制转型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蕾;建国初期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之塑造[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靳赫;党报学雷锋报道的嬗变[D];兰州大学;2012年

3 蒋潇;《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研究[D];南京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566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6566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9a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