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人口政策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0 19:10
本文关键词:江浙人口政策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20年来,有关人口政策的总结与反思备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而有关气候变化的争议则使人口政策更加瞩目。随着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中国客观上要求人口结构和数量向适度、合理的方向发展,人口政策的演进正在经历重要的历史转折期。在此背景下,开展人口政策的比较研究和评估生育政策的选择与走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主题。本文除引言和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八章来展开。引言部分论述了本文选题的五大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一章对国内外有关人口政策的研究文献进行了详细梳理和述评,将国内有关生育政策调整的观点划分为“严控紧缩”、“量化宽松”、“鼓励扩张”和“自主抉择”等四大学派;第二章交代了三组重要概念及本文的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及创新之处:鉴于印度是全球第一个由强制性计划生育向自愿性家庭计划转型的国家,第三章从国际视角先对印度国家人口政策的历史演进作了个案诠释和经验分析,从该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进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中突出了制定人口政策要遵循人口过程的客观规律性;第四章基于人口事件的细节罗列论述了中国人口政策演进的历史过程并进行了相应的阶段,将中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演进特征归纳为四大特征;第五章分析了江浙两省人口政策的形成过程,将两省地方性人口政策的演进粗略划分为七个不同阶段,并从政策调整时间、政策内容及实施细节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第六章借助人口普查资料和统计年鉴资料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生育水平、人口分布等方面对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现状及其历史变动做了详细对比,显示了江浙两省不同人口政策殊途同归的发展趋势:极低的总和生育率和巨大的人口负增长惯性;第七章运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对江浙两省196个区县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政策性因素和非政策性因素对两省总和生育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政策区别仍起作用但效果极微,导致生育率水平差异的根本性原因还在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的不同;第八章运用人口预测模型对江浙两省执行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后的人口总量、出生人口、人口结构及变动趋势进行了展望,预测结果显示,生育政策调整不会形成大规模出生堆积,单独两孩政策不仅无法阻止江浙两省人口趋向负增长的发展态势,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人口的结构性危机。考虑到江浙两省所呈现的超低生育率及“政策遇冷”现象,本文认为应尽快实施更为宽松的人口政策,政策的调整和完善应努力实现三个重要转换:即从计划经济指令型的人口政策向市场经济引导型的人口政策转换;从显性的人口政策向隐性的人口政策转换;从直接干预型的人口政策向间接参与型的人口政策转换。
【关键词】:江浙两省 人口政策 比较研究 总和生育率 单独两孩政策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24.21
【目录】:
- 内容提要3-5
- ABSTRACT5-16
- 引言16-39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6-36
- 一、国际社会对全球家庭计划的总结与反思17-22
- 二、全球气候变化与发达国家对人口政策的再度关注22-26
-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人口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26-30
- 四、中国人口政策和人口过程正在经历重要的历史转折30-32
- 五、国内外对于中国人口政策的第四次学术大讨论32-36
- 第二节 研究意义36-39
- 一、理性回顾中国计划生育之历史36
- 二、比较分析省域不同人口政策之效果36-37
- 三、研究探讨未来中国人口政策之取向37-39
- 第一章 文献研究与述评39-90
- 第一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概念界定39-43
- 第二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目标43-48
- 第三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研究方法48-55
- 一、人口政策的定性研究方法49
- 二、人口政策的定量研究方法49-52
- 三、人口政策的比较研究方法52-53
- 四、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53-55
- 第四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决策机制与程序55-57
- 一、关于《公开信》的历史地位和作用55-56
- 二、关于中国人口政策的决策程序56-57
- 第五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效果57-68
- 一、人口政策的经济效益论57-62
- 二、人口政策的社会成本论62-65
- 三、人口政策的国家安全论65-68
- 第六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反思68-72
- 第七节 关于人口政策的调整72-86
- 一、人口政策是否应调整?73-81
- 二、人口政策应如何调整?81-86
- 第八节 文献研究评述小结86-90
- 第二章 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基本思路与创新之处90-107
- 第一节 基本概念90-97
- 一、人口政策与生育政策90-91
- 二、家庭计划与计划生育91-95
- 三、总生育率与总和生育率95-97
- 第二节 研究方法97-102
- 一、比较研究法97-99
- 二、文献分析法99-100
- 三、计量经济方法100-101
- 四、人口预测方法101
- 五、其他研究方法101-102
- 第三节 研究思路102-103
- 第四节 创新之处103-107
- 一、基于国际经验的人口政策演进影响因素分析103-104
- 二、基于江浙两省不同人口政策的比较与效果评估104-105
- 三、江浙两省执行单独两孩政策后的人口发展模拟预测105
- 四、人口政策调整与优化应重视“三个转换”105-107
- 第三章 人口政策演进及其影响因素:国际经验107-162
- 第一节 人口政策演进的政策学诠释107-112
- 一、人口政策的产生与发展107-108
- 二、人口政策演进中的组织及其作用108-112
- 第二节 人口政策演进的国际案例112-113
- 第三节 印度人口政策的演进过程113-131
- 一、印度人口增长趋势113-115
- 二、印度人口政策缘起115-117
- 三、印度人口政策的演进过程117-131
- 第四节 影响印度人口政策演进的因素分析131-149
- 一、殖民因素与马尔萨斯主义132-133
- 二、区域差异和城乡分割133-135
- 三、土地制度与土地关系135-138
- 四、宗教制度与传统文化138-140
- 五、识字率及受教育机会140-142
- 六、人口构成特征的影响142-145
- 七、外国政府与国际组织援助的影响145-147
- 八、政府结构和政治斗争147-149
- 第五节 人口政策演进的国际启示149-162
- 一、人口政策的制定应充分认识人口的社会性和历史性149-151
- 二、人口政策的目标取向应更全面地关注人口发展151-153
- 三、人口政策的实施应充分尊重人民的生育意愿和权利153-155
- 四、人口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应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155-158
- 五、人口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应充分借鉴计划生育示范项目的经验成果158-160
- 六、人口政策的制定应紧密契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160-162
- 第四章 中国人口政策演进:过程、阶段与特征162-200
- 第一节 从全球家庭计划运动看中国计划生育开端162-171
- 一、新独立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家庭计划运动163-164
- 二、美国是全球家庭计划运动的始作俑者164-166
- 三、全球家庭计划运动背景下的中国计划生育166-171
- 第二节 中国人口政策的演进过程171-184
- 第三节 中国人口政策演进的阶段划分184-189
- 第四节 中国人口政策演进的基本特征189-200
- 一、中国人口政策的选择具有鲜明的政治博弈特征189-192
- 二、中国人口政策的实施具有显著的国家控制特征192-194
- 三、中国人口政策的内容具有突出的计划性特征194-196
- 四、中国人口政策的规制具有严格的强制性特征196-200
- 第五章 江浙两省人口政策的形成、发展与比较200-243
- 第一节 江浙两省地理区位及人口概况200-204
- 一、江苏省地理区位与人口概况200-202
- 二、浙江省地理区位与人口概况202-204
- 第二节 地方性人口政策的形成204-210
- 第三节 江苏人口政策的发展过程210-220
- 一、1949-1954年:放任人口生育阶段213
- 二、1955-1961年:节制生育起步阶段213-214
- 三、1962-1970年:计划生育试点阶段214-215
- 四、1971-1978年:推行计划生育时期215
- 五、1979-1989年:计划生育深入发展时期215-217
- 六、1990-2005年:指标管理与法制建设时期217-219
- 七、2006-2014年:计划生育综合改革与政策微调时期219-220
- 第四节 浙江人口政策的发展过程220-232
- 一、1949-1953年:限制节育时期220-224
- 二、1954-1961年:提倡节制生育时期224-225
- 三、1962-1970年:试行计划生育时期225-226
- 四、1971-1978年:全面开展计划生育时期226
- 五、1979-1989年:计划生育法制化时期226-228
- 六、1990-2005年:计划生育强化时期228-229
- 七、2006-2014年:综合改革与政策微调时期229-232
- 第五节 江浙两省人口政策发展比较232-243
- 一、江浙两省人口政策形成与调整时间比较232-234
- 二、江浙两省现行生育政策内容比较234-238
- 三、江浙两省单独两孩政策实施细则比较238-243
- 第六章 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现状及历史变动比较243-297
- 第一节 江浙两省人口规模及历史变动比较243-255
- 一、江浙两省人口总量与历史变动比较243-245
- 二、江浙两省人口自然变动比较245-250
- 三、江浙两省人口机械变动比较250-255
- 第二节 江浙两省人口结构及历史变动比较255-276
- 一、江浙两省性别结构及其历史变动比较255-261
- 二、江浙两省人口年龄构成及历史变动比较261-268
- 三、江浙两省人口教育构成及历史变动比较268-272
- 四、江浙两省人口城乡构成及历史变动比较272-276
- 第三节 江浙两省生育水平及历史变动比较276-286
- 一、江浙两省育龄妇女一般生育率比较277-279
- 二、江浙两省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变动比较279-282
- 三、江浙两省育龄妇女年龄别生育率变动比较282-286
- 第四节 江浙两省人口分布及人口负增长区域比较286-292
- 一、江浙两省人口密度与分布比较286-289
- 二、江浙两省常住人口负增长区域分布与比较289-292
- 第五节 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综合水平比较292-297
- 一、江浙两省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比较292-293
- 二、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综合评价指数比较293-295
- 三、江浙两省人类发展指数比较295-297
- 第七章 江浙人口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与比较297-311
- 第一节 理论分析297-300
- 第二节 模型构建300-306
- 一、模型描述300-302
- 二、指标和数据302-306
- 第三节 实证分析306-311
- 一、回归结果及讨论306-308
- 二、稳健性检验及其他问题308-309
- 三、结论和启示309-311
- 第八章 生育政策调整与江浙两省人口展望311-338
- 第一节 单独两孩生育预测模型312-317
- 一、基本假设与数学模型312-317
- 二、基础数据317
- 第二节 生育政策调整对江浙两省人口发展的影响预测317-331
- 一、生育政策调整后江浙两省出生人口预测317-319
- 二、生育政策调整后江浙两省人口出生率与生育率预测319-322
- 三、生育政策调整后江浙两省人口抚养比预测322-327
- 四、生育政策调整对江浙两省各年龄组人口的影响预测327-330
- 五、生育政策调整对江浙两省各年龄组人口的影响预测330-331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331-338
- 一、基本结论331-333
- 二、相关讨论333-338
- 结语338-342
- 参考文献342-374
- 致谢37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程恩富;王新建;;先控后减的“新人口策论”——与六个不同观点商榷[J];人口研究;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董尚荣 湖北省人口计生委副主任;[N];中国人口报;2010年
本文关键词:江浙人口政策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3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5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