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
发布时间:2017-03-21 12:05
本文关键词: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包容性增长是以教育进步、收入公平增长、经济可持续增长为核心内容,全民公平参与社会发展、平等分享发展成果的有道义的增长。教育进步、收入公平增长与经济可持续增长与优化人力资本结构、缩小收入差距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有内在一致性、对应性。藉此,本文将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置于包容性增长理论分析框架下,不仅能更系统地探索三者均衡协同发展的经验与策略,还能极大地丰富包容性增长理论体系。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首先,,系统梳理了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基本廓清了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分析框架与主要内容,为全文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定调;同时,基本廓清了人力资本的内涵与主要特征、人力资本结构划分等人力资本理论核心内容;并且,通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成因、测评与演进路径以及作用机理等内容的梳理与阐释,初步建构了收入差距理论体系。 其次,根据统计特征与本文实证研究结论,找出并阐释了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的演进路径与演化机理,进一步拱卫和明晰了三者的演变规律。结果显示,经济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的演变路径均呈现出“倒U型”曲线的特征,而经济增长后劲在三个经济发展阶段均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但人力资本结构的演进与经济发展阶段并无显著的关联关系。 再次,从产业结构变迁视角,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驱动人力资本投资机制运行,进而改善人力资本结构、缩小收入差距的理论分析框架,认为在长期产业结构优化会推动居民人力资本投资强度与结构不断调整,一方面促进区域人力资本结构调整与优化;另一方面显著提升居民就业能力与平均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实证研究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最后,厘清了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和经济增长后劲之间的关联作用机理,并通过内生分布滞后联立方程模型,找出了三者之间在即期和长期存在的直接、间接以及总的关联关系,三者内在的作用机理得到了部分验证。基于统计研究与计量研究,得出四点有益启示,并给出了促进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均衡协同发展的五个政策含义。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 人力资本结构 人力资本投资 收入差距 经济增长后劲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F124.7;F249.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1章 绪论13-31
- 1.1 研究背景13-15
- 1.2 研究意义15-17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7-27
- 1.3.1 人力资本结构与收入差距的关联18-19
- 1.3.2 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差异的关联19-23
- 1.3.3 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的关联23-24
- 1.3.4 收入差距、人力资本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24-26
- 1.3.5 简评26-27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27-29
- 1.4.1 主要研究内容27-28
- 1.4.2 研究方法28-29
- 1.4.3 技术路线29
- 1.5 创新点29-31
- 第2章 经济增长与包容性增长理论31-54
- 2.1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31-40
- 2.1.1 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发展的基本脉络31-34
- 2.1.2 人力资本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模型34-39
- 2.1.3 简评39-40
- 2.2 包容性增长理论40-52
- 2.2.1 包容性增长的理论渊源40-43
- 2.2.2 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件:教育进步、收入公平增长与经济增长43-47
- 2.2.3 包容性增长的测度与评价47-50
- 2.2.4 包容性增长策略与政策安排50-52
- 2.3 本章小结52-54
- 第3章 人力资本理论的“根”与“干”54-89
- 3.1 人力资本的内涵与外延55-64
- 3.1.1 人力资本的内涵——人力资本理论的“根”55-61
- 3.1.2 人力资本的突出特征61-64
- 3.2 人力资本结构的划分与演进64-74
- 3.2.1 人力资本结构的划分依据64-67
- 3.2.2 人力资本结构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67-70
- 3.2.3 人力资本结构的测算与演进轨迹70-74
- 3.3 人力资本投资机制——人力资本理论的“干”74-82
- 3.3.1 人力资本投资动力机制74-75
- 3.3.2 人力资本投资运行机制75-77
- 3.3.3 体力资本、智能资本与道德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77-82
- 3.4 人力资本结构对收入差距、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82-86
- 3.4.1 人力资本结构对收入差距的作用机理82-85
- 3.4.2 人力资本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85-86
- 3.5 本章小结86-89
- 第4章 收入差距的成因、演进及作用机制89-100
- 4.1 收入差距的成因89-92
- 4.1.1 解释收入差距成因的三种主要理论范式89-91
- 4.1.2 收入差距成因的三个维度91-92
- 4.2 收入差距的测评与演进轨迹92-97
- 4.2.1 收入差距的测算方法92-93
- 4.2.2 收入差距合理性的评判基准93-95
- 4.2.3 收入差距演进轨迹:“倒U型”曲线还是“U型”曲线?95-97
- 4.3 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结构、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97-99
- 4.3.1 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结构的作用机理97-98
- 4.3.2 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98-99
- 4.4 本章小结99-100
- 第5章 中国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的评价与演进100-126
- 5.1 各地区人力资本结构的测评101-105
- 5.1.1 平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力资本结构的测算101-103
- 5.1.2 人力资本结构的评价103-105
- 5.2 各地区收入差距的测评105-107
- 5.2.1 城乡收入增长比与收入差距的测算105
- 5.2.2 城乡收入差距的评价105-107
- 5.3 各地区经济增长后劲的测评107-111
- 5.3.1 经济增长后劲的测算107-108
- 5.3.2 经济增长后劲评价108-111
- 5.4 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的演化111-124
- 5.4.1 人力资本结构演进路径与演化机理112-116
- 5.4.2 收入差距的演进路径与演化机理116-120
- 5.4.3 经济增长后劲的演进路径与演化机理120-122
- 5.4.4 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的关联演化机理122-124
- 5.5 本章小结124-126
- 第6章 人力资本结构与收入差距:产业结构优化视角126-147
- 6.1 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与收入差距的关联机制127-129
- 6.2 变量、数据与模型129-133
- 6.2.1 变量描述129-130
- 6.2.2 数据说明130-131
- 6.2.3 模型设定131-133
- 6.3 估计结果与经验分析133-141
- 6.3.1 估计方法与结果133-135
- 6.3.2 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结构和收入差距的动态关联135-137
- 6.3.3 影响产业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与收入差距的其他因素137-141
- 6.4 本章小结141-147
- 6.4.1 主要结论141-142
- 6.4.2 政策涵义142-144
- 6.4.3 进一步的讨论:缩小收入差距的主要策略144-147
- 第7章 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的动态关联关系147-176
- 7.1 变量描述与数据说明148-150
- 7.1.1 变量描述148
- 7.1.2 数据说明148-150
- 7.2 理论模型150-152
- 7.3 实证结果152-158
- 7.3.1 估计方法与结果152-154
- 7.3.2 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之间直接的关联154-156
- 7.3.3 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之间间接的关联156-158
- 7.4 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之间总的关联关系158-171
- 7.4.1 人力资本结构对收入差距、经济增长后劲总的影响158-162
- 7.4.2 收入差距对人力资本结构、经济增长后劲总的影响162-164
- 7.4.3 经济增长后劲对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总的影响164-167
- 7.4.4 影响人力资本结构、收入差距与经济增长后劲的其他因素167-171
- 7.5 主要结论、启示及政策建议171-176
- 7.5.1 主要结论171-172
- 7.5.2 启示172-174
- 7.5.3 政策建议174-176
- 第8章 结语176-181
- 8.1 全文总结176-179
- 8.2 研究展望179-181
- 致谢181-182
- 参考文献182-195
- 附录195-203
- 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20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工;陈伟明;陈习定;;收入不平等、人力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J];财贸经济;2011年02期
2 杨新铭;;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形成的宏观机制分析——中国存在Kuznets倒“U”曲线吗[J];当代经济科学;2012年01期
3 金碚;;1978年以来中国发展的轨迹与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5期
4 王弟海;龚六堂;邹恒甫;;物质资本积累和健康人力资本投资:两部门经济模型[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5 欧阳\
本文编号:2596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59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