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4:02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价值观呈现出了多元化特征。这使得尚处于价值观形成中的大学生在选择价值观时面临严峻挑战,极易变得迷茫和困惑。因此,如何结合不同时期社会发展需求,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已经成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公民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从理论总结、现状分析、时代课题、战略构想、路径选择五大部分展开论述。具体而言,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基本内容总结中展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现状、问题、原因的分析中提炼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意义和作用;从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社会和谐、生态文明五个方面阐述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从本质、目标、内容、原则、维度五个层面构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战略构想;从政治理论课堂主渠道路径、组织建设路径、校园文化路径、网络技术路径、社会实践路径五个方面提出实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本文主要的工作如下: 第一,梳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中国化的历程。 第二,解析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及历史轨迹。 第三,阐述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面临的时代课题。 第四,构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体系。 第五,,凝练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 在梳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基本内容及其中国化的基础上构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理论体系,通过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并提出培育的路径选择,力图为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广泛开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研究提供新思路、新见解。
【关键词】:大学生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 培育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第一章 引言12-29
  • 1.1 研究缘起12-15
  • 1.1.1 选题背景12-14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4-15
  • 1.2 研究综述15-25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5-17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7-24
  • 1.2.3 研究现状评价24-25
  •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创新、方法和结构25-29
  • 1.3.1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内容25-27
  • 1.3.2 本文的创新之处27
  • 1.3.3 综合方法的运用27-29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9-45
  • 2.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和特征29-34
  • 2.1.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内涵29-32
  • 2.1.2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特征32-34
  • 2.2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思想34-38
  • 2.2.1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诉求35-36
  • 2.2.2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归宿36-37
  • 2.2.3 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37
  • 2.2.4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贯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各个阶段37-38
  • 2.3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与时俱进38-40
  • 2.4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40-43
  • 2.4.1 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40-41
  • 2.4.2 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41-42
  • 2.4.3 江泽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42
  • 2.4.4 胡锦涛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42-43
  • 2.5 本章小结43-45
  •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及培育的现实分析45-57
  • 3.1 调查设计45-48
  • 3.1.1 问卷设计45-46
  • 3.1.2 问卷信度和效度讨论46-47
  • 3.1.3 问卷发放和统计47-48
  • 3.2 现阶段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现状48-51
  • 3.2.1 注重自我实现,主体意识增强48-49
  • 3.2.2 讲求务实奋进,创新奉献49-50
  • 3.2.3 理想与现实有机整合,理性客观定位价值目标50-51
  • 3.3 当今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存在的问题51-52
  • 3.3.1 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教育重视不够51
  • 3.3.2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内容深度不够51-52
  • 3.3.3 教育途径与载体相对单一52
  • 3.3.4 社会思潮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实效的削弱52
  • 3.4 培育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重要意义52-56
  • 3.4.1 是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理论的创新53
  • 3.4.2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53-54
  • 3.4.3 为塑造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供价值支柱54-55
  • 3.4.4 为大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价值指引55-56
  • 3.5 本章小结56-57
  • 第四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挑战与新要求57-95
  • 4.1 经济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挑战57-62
  • 4.1.1 经济全球化给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提出的新要求58-60
  • 4.1.2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新内容60-62
  • 4.2 多元文化给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带来的挑战62-69
  • 4.2.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面临的挑战63-65
  • 4.2.2 多元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提出的新要求65-69
  • 4.3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与政治民主化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的结合69-77
  • 4.3.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在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70-71
  • 4.3.2 政治民主化过程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影响71-73
  • 4.3.3 政治文明建设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中的体现73-77
  • 4.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77-85
  • 4.4.1 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78-81
  • 4.4.2 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提出的新时代准则81-85
  • 4.5 生态文明与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85-94
  • 4.5.1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视阈下的生态文明要求86-89
  • 4.5.2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生态价值及其实现89-91
  • 4.5.3 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91-94
  • 4.6 本章小结94-95
  • 第五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战略构想95-126
  • 5.1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多重维度95-102
  • 5.1.1 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批判和超越95-98
  • 5.1.2 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扬弃98-101
  • 5.1.3 对市场经济价值观的继承和发展101-102
  • 5.2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原则102-106
  • 5.2.1 服务社会进步与促进学生发展相结合102-103
  • 5.2.2 主导性与多样性的对立统一103-104
  • 5.2.3 先进性与层次性有机结合104-105
  • 5.2.4 自主选择与积极引导相结合105
  • 5.2.5 系统教育与全面渗透相互贯穿105-106
  • 5.3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目标106-111
  • 5.3.1 基本目标106-108
  • 5.3.2 主导目标108-110
  • 5.3.3 理想目标110-111
  • 5.4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指导思想111-115
  • 5.4.1 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111-112
  • 5.4.2 基本价值理念:以人为本112-113
  • 5.4.3 精神核心:民族思想与时代精神113-114
  • 5.4.4 基本道德规范:八荣八耻114-115
  • 5.4.5 远大价值理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15
  • 5.5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内容115-125
  • 5.5.1 树立坚定的价值信仰115-117
  • 5.5.2 追求崇高的价值理想117-118
  • 5.5.3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118-119
  • 5.5.4 践行科学的价值规范119-120
  • 5.5.5 培育理性的爱国主义价值观120-122
  • 5.5.6 崇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22-125
  • 5.6 本章小结125-126
  • 第六章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的路径选择126-145
  • 6.1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途径作用126-130
  • 6.1.1 设计教学体系126-127
  • 6.1.2 创新课堂教学127-129
  • 6.1.3 开展专题讲座129-130
  • 6.2 加强组织的凝聚力作用130-135
  • 6.2.1 大学生党团组织建设130-132
  • 6.2.2 班级组织的建设132-133
  • 6.2.3 学生社团的建设133-134
  • 6.2.4 学生宿舍的思想建设134-135
  • 6.3 丰富校园文化建设135-139
  • 6.3.1 校园文化路径的可行性136-137
  • 6.3.2 多种形式实施校园文化路径137
  • 6.3.3 校园文化路径的保障体制137-139
  • 6.4 发挥网络引导作用139-141
  • 6.4.1 建立健全网络教育机制139-140
  • 6.4.2 建立健全网络传播机制140-141
  • 6.4.3 建立健全网络监督机制141
  • 6.5 注重社会实践效果141-144
  • 6.5.1 开展寒暑假社会调研,深化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141-142
  • 6.5.2 加强教学实习,深入生产一线践行核心价值观142-143
  • 6.5.3 普及“三下乡”活动,传播核心价值观143-144
  • 6.6 本章小结144-145
  • 结论145-147
  • 致谢147-148
  • 参考文献148-154
  • 附录154-157
  • 攻博期间取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研究成果157-1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杰;尹丽娜;;文化的多元发展与大学生主流价值观构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2 姜华;;大众文化对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应对[J];道德与文明;2007年04期

3 俞宝书,贾瑞萍,王劲松;浅析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89年01期

4 张道理,阚乃虎;大学生价值观的优化[J];高校理论战线;1995年08期

5 王培根,吴时明;社会环境与大学生价值观[J];高等教育研究;1992年04期

6 余双好;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变化发展特点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1993年04期

7 张玉梅;;儒家道德思想在大学生价值观建构中的现代价值[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0期

8 王秀章;余启全;;论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10期

9 李秀珍;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导向探微[J];黑龙江高教研究;1994年01期

10 姜丽华;;大学生价值观变化成因及其引导[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培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97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597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8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