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体育品牌赛事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复杂的经济文化现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个城市培育发展体育品牌赛事并为之展开竞争,其真正意义在于获得和增进城市竞争力。培育体育品牌赛事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而城市体育品牌赛事快速发展离不开繁荣的赛事市场及积极政府作用,处理好二者关系是保持品牌赛事活力,扩大赛事影响以及拓张赛事辐射能力的关键所在。体育赛事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赛事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体育品牌赛事是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一张名片。打造一个响亮的体育名片,对于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意义重大。体育品牌赛事作为城市各类体育赛事的领跑者,其运营管理水平影响着城市体育赛事产业的发展水平。在赛事培育中“政府监管、社会承办、市场运作”理念下,进一步处理好资源配置中政府与市场作用相互关系是重点。因此,在从注重市场在赛事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到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使市场在赛事资源配置中决定性过程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对于完善城市品牌赛事培育方式及机制,实现城市体育赛事产业更快更好发展的意义显而易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访谈调查、实地调查、个案分析、数据包络分析(DEA)、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中政府作用动因、方式、绩效等内容展开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体育品牌赛事是在地区乃至世界范围内享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市场运作能力良好,能够吸引公众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及参与,拥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并持续举办的体育赛事。可根据知名度和辐射区域、赛事权利获取方式、赛事生命周期、运动项目设置特征、运营主体等不同予以划分。其具有文化性、持续性、领导型和集聚性特征。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是指针对北京当前竞赛表演市场发育不完善的实际,北京市政府部门采用一些经济手段及行政措施介入赛事市场,鼓励和刺激部分尚未发育、残缺或运行失灵的市场机制,通过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带动多样化市场主体参与赛事申办、组织和运作,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及有效利用,以此促进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的发展,满足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需求。2.从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历程来看,可分为起步萌发(1990-2001)、初步探索(2002-2008)、发展完善(2009-至今)三个阶段,不同阶段基于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政策及赛事体制改革呈现出不同特点。从品牌赛事培育主体来看,既包括北京市政府,也涉及市体育局、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旅游局等政府直属部门,而作为主管部门,北京市体育局更多实施具体的培育措施;从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整体特征来看,赛事大部分为国际单项最高级别赛事,以引进赛事为主、自创赛事为辅,赛事项目类别呈现多元化,固定品牌赛事、一次性国际品牌赛事交叉互动。从市场化运营情况来看,品牌赛事私人产品属性及赛事产品及服务的供需特征决定了需加强市场化运营,但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开发收入及结构不尽理想,除个别赛事外大部分处于亏损状态,且市场开发收入中以赞助收入为主,未来赛事市场化运营将处于渐进性、多样态、不平衡态势。尽管赛事本身市场化运营存在困境,从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对城市影响来看,包含提升城市知名度及城市形象、带动公益事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奥运场馆利用、助力申办冬奥会等诸多方面。3.北京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动因包含赛事市场失灵、市场缺失及赛事组织管理特殊性等。体育品牌赛事不仅由于存在公共产品、外部性、垄断、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市场失灵问题导致赛事资源配置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现阶段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还存在着诸多的市场欠缺以及非营利组织参与赛事运营的志愿失灵问题;此外,体育品牌赛事组织管理复杂,牵涉众多。在体育体制转轨及机制转型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场在体育赛事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培育体育企业组织及非营利体育组织,政府部门还扮演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要解决赛事市场失灵及市场欠缺问题,还要解决品牌赛事供给中的志愿失灵问题。尤其是在市场机制及社会机制不能到位的较长时期内,一定条件下,尚需政府部门在品牌赛事培育中实施积极政策引导、搭建赛事供给多元化格局。4.就体育品牌赛事整体运营模式而言,北京市政府部门在赛事运营过程一直探索并完善政府监管、社会承办、市场运作的办赛模式。但在个体赛事培育实践过程中,赛事运营模式已不断呈现多元化,除部分重大品牌赛事政府部门主导运营外,既有国有企业主导运营赛事,也有集体所有制企业及民营企业主导运营赛事。不同运营模式下,政府的介入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而从政府作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来看,北京市政府部门通过实施赛事整体规划部署、培植多元化赛事运营主体、通过政策及法规支持申办赛事、给予赛事经济资助、参与赛事组织协调、为赛事搭建商业推广平台、推动与相关行业融合对接等措施积极培育并促进品牌赛事发展。但通过梳理,政府作用尚存在一定困境,包括赛事审批制度改革需要加速、品牌赛事相关管理体制及法规不适应新形势、赛事的整体战略规划尚需加强、品牌赛事培育效果的评价监督不完善、赛事市场影响力及与城市契合度有待提升等方面。5.政府资助作为政府作用方式之一,是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中重要的制度创新。为积极培育体育品牌赛事北京市通过设立专门管理机构、建立完整的制度体系、制定清晰的评审程序、形成严格的监督机制、借助相关多方力量等举措对赛事资助展开了积极探索,并积累了宝贵经验。虽然北京市品牌赛事政府资助体量、设置时间、监督检查等多方面要领先于全国,但在政府资助实践中还存在着对资助赛事缺乏合理的分类管理、民营资本参与赛事运营进入动力不足、赛事效益评估欠缺及国有资本参与赛事运作的论证不充分等问题;未来赛事资助中应致力于形成赛事规划与资助的合力、拓展民营资本在赛事组织运营的空间、借助第三方机构开展赛事各方面影响的评估、不断解决赛事的公共物品及外部性问题、做好国有资本进入赛事领域的论证等方面,不断发挥政府资助的效用,促进北京市品牌赛事发展成熟。6.绩效提升是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城市体育品牌赛事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动力源泉。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的CCR、BBC、SE-DEA模型对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投入相关效率进行了初步测量评估,并对体育品牌赛事投入效率与其他体育赛事投入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从DEA效率得分测算的结果看,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投入效率相对较高,无论是综合效率,还是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均要高于其他参考赛事,并且体育品牌赛事之间投入效率的差异小于其他参考赛事,但体育品牌赛事中也有部分赛事需要扩大及缩小相应规模;超效率模型使体育品牌赛事的投入效率差异更加明显及差异化,前六位的赛事有中国网球公开赛、中国马球公开赛、北京马拉松、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TIM意大利超级杯赛、环北京职业公路自行车赛,其中,中国网球公开赛的投入效率最高。基于赛事投入效率差异,应采取不同赛事投入策略。7.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在政府部门的积极培育下不断发展壮大,各方面效益逐步显现,但政府作用尚存在一定困境,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强赛事服务,从政府角色定位来看,北京市政府部门在赛事培育中应发挥赛事服务安排者、适度生产者、扶持者、监督者、政策制定者、绩效评估者、多元供给主体协调者及赛事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者角色;基于此,政府作用优化方向应着眼于积极开展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加快赛事相关管理体制改革及法制建设、加强有关体育品牌赛事的整体规划、提升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政府绩效、探索实施品牌赛事服务标准化等方面,以此更好促进北京体育品牌赛事发展,满足多样化公共体育需求。
【关键词】:体育品牌赛事 政府作用 绩效评估 北京市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2.7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8
- 第一章 绪论18-66
- 第一节 选题依据18-29
- 一、体育赛事产业的勃兴是城市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内容18-21
- 二、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是城市体育赛事产业繁荣的关键21-23
- 三、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是北京建设国际化体育中心城市的客观需要23-25
- 四、北京体育产业实现包容增长需加强体育品牌赛事运营管理25-28
- 五、北京体育品牌赛事可持续发展有赖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28-29
- 第二节 研究目的、意义29-32
- 一、研究目的29-30
- 二、研究意义30-32
- 第三节 文献综述32-58
- 一、有关体育赛事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32-35
- 二、有关品牌及体育赛事品牌的研究35-38
- 三、有关城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发展的研究38-41
- 四、有关体育赛事运营管理的研究41-44
- 五、有关体育赛事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44-49
- 六、有关城市体育赛事培育中政府作用的研究49-53
- 七、有关体育赛事政府作用相关绩效(效率)的研究53-58
- 第四节 研究对象、方法、思路及内容58-65
- 一、研究对象58-60
- 二、研究方法60-63
- 三、研究技术路线及思路63-65
- 本章小结65-66
- 第二章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概述66-93
- 第一节 体育品牌赛事概述66-86
- 一、体育赛事概述66-72
- 二、品牌概述72-81
- 三、体育品牌赛事定义、分类、特征81-86
- 第二节 政府作用概述86-92
- 一、政府作用理论基础86-90
- 二、政府作用概念界定90-91
- 三、体育品牌赛事多元化供给中政府作用91-92
- 本章小结92-93
- 第三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概况93-142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历程——从包办到扶持93-105
- 一、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起步萌芽阶段(1990-2001)93-96
- 二、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初步探索阶段(2002-2008)96-100
- 三、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发展完善阶段(2009-至今)100-105
- 第二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相关主体及整体特征105-109
- 一、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相关主体105-106
- 二、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整体特征106-109
- 第三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概况109-113
- 一、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必要性109-110
- 二、北京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具体情况110-112
- 三、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化运营趋势112-113
- 第四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对城市影响113-120
- 一、提升城市知名度及城市形象113-114
- 二、带动公益事业发展114-115
- 三、加速城市社会文化传播115-116
- 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116-117
- 五、促进奥运场馆利用117
- 六、提高城市安保业专业化水平117-118
- 七、助力申办冬奥会118-120
- 第五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动力分析120-138
- 一、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的培育外部动力120-130
- 二、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内部动力130-138
- 案例——北京马拉松培育概况138-140
- 本章小结140-142
- 第四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动因142-166
- 第一节 体育品牌赛事的市场失灵142-155
- 一、体育品牌赛事的公共产品性142-145
- 二、体育品牌赛事的正外部性145-149
- 三、体育品牌赛事的垄断特征149-152
- 四、体育品牌赛事信息不对称152-155
- 第二节 体育品牌赛事市场缺失155-157
- 一、市场缺失与政府作用155-156
- 二、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市场缺失156-157
- 第三节 体育品牌赛事供给的志愿失灵157-163
- 一、非营利组织志愿失灵与政府作用158-159
- 二、体育品牌赛事服务供给中志愿失灵159-163
- 第四节 体育品牌赛事组织管理特性163-164
- 一、赛事申办163
- 二、赛事组织163-164
- 案例——沸雪北京世界单板滑雪锦标赛培育动因164-165
- 本章小结165-166
- 第五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方式及手段166-197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不同运营模式下政府作用166-169
- 一、政府主导运营166-167
- 二、国有企业主导运营167
- 三、集体所有制企业主导运营167-168
- 四、民营企业主导运营168-169
- 第二节、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方式及手段169-186
- 一、实施赛事整体规划部署170-176
- 二、培植多元化赛事运营主体176-178
- 三、通过政策及法规支持申办赛事178-179
- 四、给予赛事经济资助179-180
- 五、参与赛事组织协调180-182
- 六、为赛事搭建商业推广平台182-184
- 七、积极促进与相关行业融合对接184-186
- 第三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主要困境分析186-193
- 一、体育品牌赛事审批制度改革待加速187-188
- 二、体育品牌赛事相关管理体制及法规不适应新形势188-189
- 三、体育品赛事的整体战略规划尚需加强189-191
- 四、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绩效评价监督不完善191-192
- 五、赛事市场影响力及与城市契合度有待提升192-193
- 案例——中国网球公开赛培育中政府作用193-196
- 本章小结196-197
- 第六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的实证分析197-224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的探索197-208
- 一、设立赛事资助的管理机构197-199
- 二、创新赛事资助的制度体系199-202
- 三、制定赛事资助的评审程序202-204
- 四、建立赛事资助的监督机制204-207
- 五、发挥赛事资助的各方力量207-208
- 第二节 北京与其他省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对比分析208-216
- 一、政府资助的资金体量与设立时间208-210
- 二、政府资助的资金来源及管理机构210-211
- 三、政府资助的方式及监督检查211-212
- 四、政府资助赛事的数量及额度212-216
- 第三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实践中主要问题216-220
- 一、对资助赛事缺乏合理的分类管理216-217
- 二、民营资本参与赛事运营的动力不足217-218
- 三、有关赛事各方面效益尚待评估218-219
- 四、赛事的公益性资助方式欠缺考量219
- 五、国有资本进入赛事运作的论证不足219-220
- 第四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资助未来方向220-222
- 一、形成赛事规划与资助的合力220
- 二、拓展民营资本参与赛事运营的空间220-221
- 三、借助第三方机构实施赛事评估221-222
- 四、解决赛事的公共物品及外部性问题222
- 五、对国有资产进入赛事领域审慎考量222
- 本章小结222-224
- 第七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相关绩效分析224-244
- 第一节 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绩效概述224-225
- 第二节 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绩效评估模型及数据225-235
- 一、数据包络分析(DEA)概述225-226
- 二、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设置226-233
- 三、投入产出变量选取233-234
- 四、数据相关说明234-235
- 第三节 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绩效实证结果分析235-243
- 一、综合效率情况分析237
- 二、纯技术效率分析237
- 三、规模效率情况分析237-238
- 四、规模报酬情况分析238-239
- 五、投入冗余及产出不足情况分析239-240
- 六、投影情况分析240-241
- 七、目标改进方向分析241-243
- 八、投入产出有效赛事比较243
- 本章小结243-244
- 第八章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优化244-262
- 第一节 北京市体育品牌赛事政府角色定位244-254
- 一、体育品牌赛事公共服务安排者245-246
- 二、体育品牌赛事的适度生产者246-247
- 三、体育品牌赛事的扶持者247-248
- 四、体育品牌赛事的监督者248-249
- 五、体育品牌赛事的政策制定者249-250
- 六、体育品牌赛事培育的绩效评估者250-252
- 七、体育品牌赛事多元主体协调者252-253
- 八、体育品牌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积极推动者253-254
- 第二节 北京体育品牌赛事政府作用优化建议254-261
- 一、积极开展赛事审批制度改革254-256
- 二、加快赛事相关管理体制改革及法制建设256-258
- 三、加强有关体育品牌赛事的整体规划258-259
- 四、提升体育品牌赛事培育政府作用相关绩效259-260
- 五、探索实施品牌赛事服务标准化260-261
- 本章小结261-262
- 研究结论及进一步方向262-265
- 主要研究结论262-264
- 下一步研究方向264-265
- 致谢265-266
- 参考文献266-292
- 附件292-31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天伟;唐任伍;;中国政府技术效率测度:2001-2009[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2 臧乃康;论政府绩效[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1年11期
3 财政部科研所课题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理论与边界分析[J];财政研究;2014年03期
4 朱鸿伟;杜娅萍;;非行政许可审批的合理性[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张红琴;;北京地区中小会计师事务所运营效率分析[J];会计之友;2012年15期
6 刘志民;丁燕华;;大型体育赛事赞助对品牌的影响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孙有智;;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品牌提升的路径研究——基于城市空间理论视角的探索[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张顶浩;;公共服务市场化中的政府责任[J];理论导刊;2012年02期
9 任金秋;刘伟;;我国非政府组织志愿失灵问题探讨[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10 洪银兴;;关键是厘清市场与政府作用的边界——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后政府作用的转型[J];红旗文稿;201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叶庆晖;体育赛事运作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3年
2 刘希佳;我国高水平单项体育赛事组织结构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邢尊明;我国大型体育赛事优化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 蒋t熎
本文编号:2600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6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