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旅游发展背景下周庄古镇社会空间变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1 18:02

  本文关键词:旅游发展背景下周庄古镇社会空间变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旅游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及环境的复杂的社会现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全球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它所产生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旅游影响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语国家,并发展形成了旅游经济、旅游社会文化和旅游环境三个旅游影响研究领域,逐渐成为旅游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和热点问题。旅游社会文化影响是指旅游对旅游地在价值体系、观念习俗、个体行为、家庭关系、生活方式、安全水平、道德导向、沟通方式、传统礼仪、社会结构等方面的改变中所发挥的作用。 我国古镇保存着大量的、完好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信息,古镇旅游地已经成为我国具有重要意义的旅游地类型。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增加和居住环境改善,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古镇旅游、工作和生活,使得古镇的社会空间发生了巨大变化,对古镇旅游地的人地关系、社会文化变迁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本研究选择我国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为案例,从旅游地理学、社会地理学相结合的新视角,运用社会空间新理论,综合地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研究方法,分析古镇旅游地人口流动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考察居住、商业和游憩等社会空间的变迁过程,探寻社会空间主体和社会关系类型,社会关系与社会空间的交互作用机制,揭示社会关系与社会空间时空转换的一般规律。 基于此,本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说明研究的背景、意义,提出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阐明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并提出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人口流动与社会结构变化,分析古镇原住居民、外来人口、游客的变化过程,比较旅游发展以来周庄古镇社会结构的变化。第三章居住、商业和游憩空间的变迁,了解周庄古镇土地利用、历史古镇内外建筑基本情况,分析居住空间、商业与游憩空间的历史变迁,归纳旅游发展以来新型社会空间类型。第四章社会关系与社会空间的交互作用,考察旅游发展以来周庄古镇社会空间主体,归纳社会关系类型,刻画社会关系与社会空间的交互作用,即社会关系的空间依赖性和社会空间的关系习性。第五章社会空间与社会关系的时空转换,深入分析社会空间与社会关系的时空转换的四种类型。第六章是本研究的结论与讨论,主要是提炼本研究的结论,对核心问题与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同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研究基本结论:⑴外来人口流入周庄古镇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早期的零星到来、中期的持续增加和近期的相对稳定;游客增长逐年攀升,2003年由于SARS的打击,旅游业受到压制,2004年又迅速恢复,平稳上升;古镇区当地居民数量比较稳定。周庄古镇社会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年龄结构的年轻化和老龄化程度的缓解;家庭代际结构呈现简单化趋势,一代独居家庭和二代典型家庭有所增大,三代群居家庭和四代混居家庭有所减少;职业结构多样化,,家庭收入主要和部分来自于旅游业超过半数,从收入的水平看绝大多数集中在1001-5000元之间。⑵周庄古镇建筑的特征、类型和功能发生变迁。现代民居逐渐从历史镇区内部向外围扩散;商业与游憩空间得到快速发展;历史镇区保护范围有所扩大,游憩点不断增加,随着游客、外来人口与古镇原住居民一起交往、工作、生活,周庄古镇新型社会空间的初步形成,并表现为七大类型:虚拟空间、神圣空间、民俗文化空间、历史文化空间、文化创意空间、休闲娱乐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等,每种类型有其自身的氛围、主体及其社会关系。⑶周庄古镇社会空间主体类型主要有:政府工作人员、开发商、游客、本地居民、外来人口、艺术家等,不同的空间主体扮演不同的角色,对古镇社会空间施加不同程度的影响。周庄古镇存在多种社会关系:主客关系、客客关系,既有传统意义上血缘关系、邻里关系、朋友关系、婚姻关系等,又有旅游引起的多种社会关系,尤其是雇佣关系,如老板在场雇佣关系、老板缺场的雇佣关系、师徒雇佣关系、亲情雇佣关系、乡缘雇佣或合作关系等等。不同类型的社会空间具有不同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对特定的社会空间具有依赖性,社会空间具有关系习性,并且存在不同的主导形式,如资本、权力、技术主导;知识、故事、艺术主导;信仰、民俗、生活主导。⑷周庄古镇社会空间与社会关系的相互作用产生时空转换性,可以归纳为四种类型:类型一、随着时间的推移,同一主体会在不同的社会空间产生不同的社会关系;类型二、同一主体在相同的社会空间,灵活地运用时间,实现社会关系的转换;类型三、对同一社会空间的分割或合理组织,产生多类亚空间,形成多样社会关系;类型四、不同主体及其关系促使相同社会空间的性质转化。 本研究为揭示旅游驱动目的地社会文化变迁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对于丰富旅游地理学理论与方法体系,拓展与深化研究内容,推动旅游地理学与社会学、文化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实践上可以为我国传统古镇旅游地开发、规划,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合理引导、控制和创造和谐的古镇人地关系,促进古镇旅游地社会融合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社会空间 社会关系 社会文化影响 旅游 古镇 周庄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2.82;F592.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第一章 绪论13-3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14-25
  • 1.2.1 旅游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阶段划分14-15
  • 1.2.2 对居民感知行为的影响15-18
  • 1.2.3 对文化变迁的影响18-19
  • 1.2.4 对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19-21
  • 1.2.5 对地方认同的影响21-23
  • 1.2.6 理论与方法总结23
  • 1.2.7 对本研究的启示:社会空间视角的提出23-25
  •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与案例地选择25-26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26-28
  • 1.5 研究方法28-30
  • 1.6 本文特色与创新之处30-33
  • 第二章 人口流动与社会结构变化33-47
  • 2.1 周庄全镇人口基本情况33-34
  • 2.2 周庄古镇区当地居民变动情况34-35
  • 2.3 周庄古镇区外来人口变化35-41
  • 2.3.1 早期(1997 年以前)35-36
  • 2.3.2 中期(1998-2007 年)36-37
  • 2.3.3 近期(2008 年至今)37-41
  • 2.4 周庄古镇游客增长情况41-42
  • 2.5 周庄古镇社会结构的变化42-47
  • 2.5.1 年龄结构42-43
  • 2.5.2 家庭代际结构43-44
  • 2.5.3 职业和收入结构44-47
  • 第三章 居住、商业和游憩空间的变迁47-67
  • 3.1 周庄古镇城镇布局与土地利用总体情况47-48
  • 3.2 周庄古镇建筑的特征、类型、历史和功能变迁48-55
  • 3.2.1 总体风格特征48-49
  • 3.2.2 历史镇区建筑类型、年代与产权49-51
  • 3.2.3 历史镇区建筑的功能51
  • 3.2.4 历史镇区外围建筑时间、类型与功能51-55
  • 3.3 商业与游憩空间的历史发展55-64
  • 3.3.1 旅游投资与政策制定55-56
  • 3.3.2 商业空间扩张56-61
  • 3.3.2.1 旅游发展以前56
  • 3.3.2.2 旅游发展之初56
  • 3.3.2.3 2000 年商业统计56-57
  • 3.3.2.4 2012 年商业统计57-60
  • 3.3.2.5 历史对比60-61
  • 3.3.3 游憩空间增加61-64
  • 3.4 周庄古镇新型社会空间的形成64-67
  • 第四章 社会关系与社会空间的交互作用67-107
  • 4.1 社会空间主体67-71
  • 4.2 社会关系类型71-76
  • 4.3 社会空间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76-107
  • 4.3.1 社会关系的空间依赖性76-87
  • 4.3.1.1 圣神空间中的社会关系77
  • 4.3.1.2 民俗空间中的社会关系77-78
  • 4.3.1.3 历史文化空间中的社会关系78-79
  • 4.3.1.4 文化创意空间中的社会关系79-81
  • 4.3.1.5 休闲娱乐空间中的社会关系81-83
  • 4.3.1.6 日常生活空间中的社会关系83-85
  • 4.3.1.7 各类空间中想象的虚无关系85-87
  • 4.3.2 社会空间的关系习性87-104
  • 4.3.2.1 资本、权力、技术主导下的关系习性87-90
  • 4.3.2.2 知识、故事、艺术主导下的关系习性90-100
  • 4.3.2.3 信仰、民俗、生活主导下的关系习性100-104
  • 4.3.3 对社会关系与社会空间交互作用的总结104-107
  • 第五章 社会空间与社会关系的时空转换107-125
  • 5.1 时空转换的类型107
  • 5.2 类型一分析107-110
  • 5.3 类型二分析110-114
  • 5.4 类型三分析114-117
  • 5.5 类型四分析117-122
  • 5.6 对社会空间与社会关系时空转换的总结122-125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125-129
  • 6.1 结论125-126
  • 6.2 讨论126-127
  • 6.3 不足之处127-129
  • 参考文献129-139
  • 图表附录139-141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项目141-143
  • 致谢143-1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云才;李飞;陈田;;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以乌镇、西塘、南浔三镇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6期

2 熊侠仙,张松,周俭;江南古镇旅游开发的问题与对策——对周庄、同里、

本文编号:2600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600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c5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