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
发布时间:2017-03-28 11:04
本文关键词: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术界对历史上云南民族关系的研究较为关注,而对于当代云南民族关系及其未来走向的研究却相对薄弱。特别是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作长时段综合研究的更少。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云南民族政策和民族发展历史过程的考察较多,但是对不同时期民族关系的基本类型、特征和格局及形成原因研究不够,特别是关于云南各民族长期保持友好和谐的内外因素探讨相当不足。继承民族关系和谐的传统因子,促进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与实现意义。云南民族关系主要由国家政权与云南各民族之间的关系、云南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各民族内部的关系三个维度组成。古代云南民族关系是由历史上的王朝国家与云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互动,云南各民族与其他民族之间的交融、云南各民族内部之间的互动等综合作用的结果,并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因素使这些关系得到发展和稳固。而近代云南民族关系由古代云南民族关系发展而来,同时与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的转型密切相关,是近代民族国家构建进程的重要内容。云南各民族在反抗外来侵略的过程中加强了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增强国家认同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平等团结的民族政策指导实践中,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重构了当代云南的民族政治、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关系,各民族关系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并将走向更高层次的多元一体格局;同时,民族关系趋同性和趋异性两种趋势的发展规律,也将影响着云南民族关系的未来发展。总之,云南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本文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作深入系统的探讨,可为深刻认识与理解云南民族关系发展的复杂历程与基本规律提供借鉴或参考。
【关键词】:云南 民族关系 历史形成 现实发展 未来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K2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2
- 导论12-28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2-13
- 二、概念解释及研究范围界定13-14
- 三、研究史回顾14-24
- (一) 国外研究的发展历程14-15
- (二) 国内研究的发展历程15-17
- (三) 关于云南民族关系研究的主要成果17-22
- (四) 现有研究状况述评22-24
- 四、研究的思路与主要观点24-27
- 五、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运用27-28
- 第一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28-72
- 第一节 云南民族关系的渊源28-34
- 一、中原与云南的民族关系28-30
- 二、蜀国与云南的民族关系30-31
- 三、滇国、句町国的民族关系31-34
- 第二节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权与云南的民族关系34-45
- 一、政治关系的建立35-38
- 二、经济交往关系的发展38-43
- 三、文化的交流和传播43-45
- 第三节 民族关系的调适与冲突45-57
- 一、中央政权与云南地区各民族之间关系的相互调适45-47
- 二、南中大姓和夷帅割据称雄47-57
- 第四节 云南地区各民族的关系57-72
- 一、多元民族关系的源流57-61
- 二、多样民族关系的发展61-67
- 三、汉族与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67-72
- 第二章 唐宋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72-122
- 第一节 隋唐对云南的统治与云南民族关系72-78
- 一、隋朝的州县统治与云南民族关系72-74
- 二、唐朝前中期的羁縻州县统治与云南民族关系74-78
- 第二节 多民族政权关系的互动78-94
- 一、南诏与唐朝的关系79-86
- 二、南诏与吐蕃的关系86-91
- 三、大理国与宋朝的关系91-94
- 第三节 南诏国内部的民族关系94-110
- 一、南诏政权的民族政策95-104
- 二、南诏国境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104-110
- 第四节 大理国内部的民族关系110-122
- 一、大理国的民族政策110-119
- 二、大理国时期云南境内各民族之间的关系119-122
- 第三章 元明清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122-163
- 第一节 王朝国家中央政权与云南的民族关系122-141
- 一、民族关系调适的制度建设122-125
- 二、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125-132
- 三、卫所制度对民族关系的影响132-134
- 四、文化教育的发展与云南的民族关系134-141
- 第二节 云南各民族的反抗与国家的应对141-152
- 一、云南各民族的反抗斗争141-146
- 二、民族割据势力的反叛与国家的应对146-152
- 第三节 各族移民与云南的民族关系152-163
- 一、汉族移民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152-154
- 二、其他各族移民对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154-163
- 第四章 古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163-188
- 第一节 古代云南民族关系的类型163-178
- 一、友好和谐型民族关系164-173
- 二、矛盾冲突型民族关系173-178
- 第二节 古代云南民族关系的特点178-184
- 一、和谐的民族关系178-179
- 二、复杂的民族关系179-181
- 三、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亲密融洽181-184
- 第三节 古代云南民族关系的传统格局184-188
- 一、多元一体的和谐共处184-185
- 二、内聚中华的亲密关系185-186
- 三、相互依存的互补合作186-188
- 第五章 古代云南民族关系形成的原因188-199
- 第一节 自然环境的作用188-189
- 第二节 坝子与山地共生互补关系的影响189-190
- 第三节 云南古代初级复合型经济的影响190-192
- 第四节 宗教和顺关系的影响192-194
- 第五节 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渐进式融合194-196
- 第六节 云南与内地的密切联系196-199
- 第六章 近代云南民族关系199-232
- 第一节 国家政权对云南的治理与云南民族关系199-215
- 一、近代云南的土司制度与改土归流199-202
- 二、云南治理的现代化转型与云南民族关系202-208
- 三、中国共产党与云南的民族关系208-215
- 第二节 云南各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215-222
- 一、云南各族人民反抗外来侵略215-221
- 二、云南各族人民反宗教侵略的斗争221-222
- 第三节 近代云南民族关系的特点222-226
- 一、友好和谐与矛盾冲突并存222-225
- 二、国家和中华民族认同得到强化225-226
- 第四节 近代云南民族关系形成的原因226-232
- 一、古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影响226-227
- 二、云南特殊地理环境的影响227-228
- 三、云南特殊地缘政治的影响228-229
- 四、帝国主义侵略的影响229-230
- 五、近代化进程的推动230-232
- 第七章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历程232-266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云南民族关系的构建232-245
- 一、新型民族政治关系的构建232-242
- 二、新型民族经济关系的构建242-243
- 三、新型民族文化关系的构建243-245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245-253
- 一、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245-249
- 二、云南民族关系受到挫折249-250
- 三、云南民族关系的调整250-253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云南民族关系253-257
- 一、推行“政治边防”253-254
- 二、开展“二次土改”254-256
- 三、民族关系遭受严重破坏256-257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云南民族关系257-266
- 一、民族政治关系的新发展257-261
- 二、民族经济关系的新发展261-263
- 三、民族文化关系的新发展263-266
- 第八章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266-282
- 第一节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类型266-269
- 一、友好和谐的民族关系266-268
- 二、竞争的民族关系268-269
- 第二节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269-276
- 一、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269-271
- 二、结成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271-272
- 三、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72-273
- 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73-275
- 五、各民族形成“三个离不开”的关系275-276
- 第三节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格局276-282
-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276-278
- 二、各民族高度融合发展278-279
- 三、民族共治与民族区域自治协调发展279-282
- 第九章 当代云南民族关系形成的原因282-290
- 第一节 党和国家对云南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282-284
- 第二节 坚持“慎重稳进”方针和分类指导原则284-285
- 第三节 着力解决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285-287
- 第四节 不断完善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87-290
- 第十章 云南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290-302
- 第一节 影响云南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因素290-297
- 一、国际因素的影响290-294
- 二、国内因素的影响294-295
- 三、云南民族发展自身因素的影响295-297
- 第二节 云南民族关系的基本走向297-302
- 一、云南民族关系更加团结和谐297-298
- 二、云南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会日益强化298-299
- 三、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会长期保持299
- 四、云南跨境民族的向心力将进一步增强299-300
- 五、输入性因素引发民族矛盾的风险日益增大300
- 六、趋异性趋势将长期存在300-302
- 结语 云南民族关系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的总结与思考302-318
- 一、云南民族关系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的特殊性302-305
- 二、云南民族关系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的影响305-311
- (一) 关系国家的治乱安危305-308
- (二) 对全国民族团结的示范308-310
- (三) 关系全省的稳定和发展310-311
- 三、云南民族关系历史形成和现实发展的启示311-318
- (一) 从国家治边战略高度调整民族关系311-312
- (二) 因地制宜制定民族政策312-314
- (三) 重视民族地区的开发建设314-315
- (四) 正确处理好各民族间的关系315-316
- (五) 重视民族地区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使用316-318
- 参考文献318-33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334-335
- 后记33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文光,龙晓燕;中国西南民族关系研究散论[J];思想战线;2001年02期
本文关键词:云南民族关系的历史形成与现实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21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72109.html

